一般而言,停车线布置形式可分为纵列式和横列式两种。为提高停车线使用的灵活性,又可分为贯通式停车线和尽头式停车线。贯通式停车线的末端可与一侧或两侧正线连通,形成3方向或4方向的停车线。尽头式停车线末端应设车挡:贯通式停车线末端连接正线时宜设安全线,在困难条件下可设置列车防溜设备。
1.纵列式停车线
(1)纵列式停车线的布置特点。停车线布置在车站的一端,与站台纵列,有尽头式和贯通式之分,如图5-2所示。
纵列尽头式停车线往往与折返线结合布置,在车站一端设两条尽头线。其中折返与存车各占1条。在使用上两者无严格的区分,可以混用。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系统)中,一般明确某线折返为优先模式。如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主折返模式就是以折3线为优先折返线,当折3线空闲时,列车折返首先使用折3线;当折3线存有车辆时,才使用折4线(见图5-3)。终端(折返)站多采用此布置形式,如上海地铁1号线的莘庄站、南京地铁2号线油坊桥站、武汉地铁1号线的宗关站等。
图5-2 纵列式停车线布置形式
图5-3 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停车线/折返线布置形式
贯通式停车线布置在车站的一端,可贯通两条运行正线,双方向的暂存列车进出更方便。对于岛式车站,在尽头式停车线末端增设渡线,即可构成贯通式停车线。如上海地铁7号线大华三路站、南京地铁2号线上海路站、广州地铁4号线万胜围站、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路站停车线均采用类似的布置形式。
(2)纵列式停车线的优缺点。
优点:旅客乘降与列车技术作业位置相分离,便于列车检查与工程车存放;对于岛式车站,可利用车站两端“喇叭口”地形条件设置停车线,工程量增加不多。(www.xing528.com)
缺点:一般而言,纵列式停车线的建设成本略高于横列式停车线。对于尽头式停车线,存放列车仅能从一端进出,不便于反方向列车出入停车线,不能采用故障列车重联牵引入停车线故障处理模式,作业灵活性较差。
2.横列式停车线
(1)横列式停车线的布置特点。停车线位于站台长度范围内,与站台成平行布置,有尽头式和贯通式之分,如图5-4所示。
图5-4 横列式停车线布置形式
横列尽头式停车线一般设于车站内侧或外侧,兼顾停车、存车和折返功能。这种类型的停车线使用较少,南京地铁1号线鼓楼站、北京地铁1号线公主坟站使用了此布置形式。
横列贯通式停车线,可使列车从两端进出,根据停车线与正线和站台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内侧式、外侧式和岛侧式。内侧贯通式(图5-4的横列贯通式I)双方向列车进出停车线顺畅,进路灵活,使用方便;上海地铁8号线曲阳路站采用了这种布置形式。外侧贯通式(见图5-4的横列贯通式Ⅱ)有一个方向的列车进出停车线不方便:上海地铁2号线威宁路站使用此设计方案。岛侧式(见图5-4的横列贯通式Ⅲ)与内侧横列式的不同点是车站站台布置采用了“两线夹两台”形式,停车线和正线均有站台面,其优点是具有停车兼折返功能,特殊情况下(如组织临时小交路折返)可当作折返线使用或白天运营期间当作折返线使用。这种布置形式使用较多,如德国慕尼黑地铁6条线路的35处停车线中,贯通式停车线设计有13处(近40%)。
(2)横列式停车线的优缺点。
优点:布置紧凑,相对纵列式工程量较小;尤其采用横列贯通式布置形式时,由于停车线贯通上下行正线,双方向列车进出停车线顺畅,使用方便。
缺点:车站横向距离宽,高架(或地下)车站建筑难度增加;横列尽头式布置的停车线,列车进出需要折返走行,对正线行车有一定的干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