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折返线能力
折返站的折返能力即折返站在单位小时内能折返的最大列车数,它是由折返站折返间隔时间决定的。
2.折返线长度
折返线的有效长度主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停车线端距道岔基本轨端留有必要的距离,如该距离太短,将影响列车加速,从而影响列车折返能力。列车进入折返线通过最后一组道岔时,不希望降低速度以便尽快给其他列车开通线路,为此折返线的长度也不能太短。
根据以上情况,折返线留有足够的长度对保证列车折返安全和折返能力是必要的。为此,《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规定:折返线有效长度宜为远期列车长度加40m(不含车挡长度),其中40m为信号安全防护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占用。但是,这种规定必然造成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有效长度实际上不对等。如站前折返时,道岔防护信号机在列车端之前5m,不含在40m内;站后折返时,信号机与列车端部正好对齐,司机看不见信号,为了司机能看见信号,列车需后退5m,从而侵占了5m的安全距离。(www.xing528.com)
3.折返线平纵断面技术标准
(1)平面技术标准。列车进折返线仍处于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系统)保护下,一般会降低速度,并且随时准备停车。根据上海轨道交通线的行车规则,当侧向通过道岔时,最大速度不超过30km/h。因此,原则上其平面连接曲线半径可采用与正线相同的标准,但尾部需保证有一节车辆长度和车挡位于直线上。
(2)纵断面坡度设计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是动力分散型的动车组列车,各动车上具有独立的制动系统,制动能力大,可靠性高。隧道内的折返线,为保障车辆停放和检修作业的安全,线路坡度要求尽量平缓,但为保证隧道内的排水,线路又必须保持最小的排水坡度。在北京、上海的地铁工程中,均采用2‰的坡度,通过运营使用未发现其他问题。因此,《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规定:隧道内的坡度宜为2‰,地面和高架桥上的坡度不宜大于1.5‰。同时,为了防止列车向车站溜车,确保停车安全,折返线应布置在面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