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全日制在校生27,773人,其中本科生15,411人、硕士研究生8,442人、博士研究生3,920人;另有留学生1,893人,远程教育学生123,591人。
教职工总数3,932人,其中专任教师2,05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806人、副高职称827人,博士学位1,811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65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01人、硕士生导师851人。
学校占地面积445.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8.0万平方米。
资产总计1,238,689万元,净资产1,096,507万元。2018年入校科研经费60,562万元。其中,理工科52,327万元、人文社会科学8,235万元。
图书馆藏书385.7万册。
学科和专业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学、数学、化学、光学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光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农药学、企业管理。
天津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2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古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公共管理。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不在以上一级学科覆盖下的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农药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植物保护、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光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控制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学与档案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院26个: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物理科学学院、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
本科专业86个: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环境设计、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逻辑学、哲学、宗教学、城市管理、国际政治、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学、应用心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德语、俄语、法语、翻译、日语、西班牙语、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经济学、国际商务、保险学、金融工程、金融学、投资学、精算学、财务管理、档案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分子科学与工程(合办)、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软件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智能医学工程、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药学、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教学平台和团队
教育部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历史、哲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生命技术。
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基础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经济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电子信息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文博考古实验教学中心。(www.xing528.com)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应用社会科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材料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无机化学创新教学团队 申泮文,2007年度,2017年申泮文院士去世),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顾沛,2007年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策教学团队(朱光磊,2008年度),大学语文教学团队(陈洪,2008年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佟家栋,2008年度),微生物类课程教学团队(刘方,2009年度),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高立模,2009年度),化学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吴世华,2010年度),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鞠美庭,2010年度)。
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4个: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阮文娟,2013年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乐国安,2013年度),创新与创业管理教学团队(张玉利,2013年度),金融工程教学团队(周爱民,2013年度),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教学团队(张伟刚,2013年度),“世界通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陈志强,2014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乔以钢,2014年度),大学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宋峰,2014年度),电子技术类课程及实验、实践教学团队(孙桂玲,2015年度),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周启星,2016年度),南开大学经济实验教学团队(张伯伟,2016年度),南开大学物理学术竞赛教学团队(李川勇,2017年度),“大学英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团队(李霞,2018年度),物理伯苓班班导师教学团队(余华,2018年度)。
科研平台和团队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中国APEC研究院、世界近代史研究中心、公司治理研究院、人权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活性材料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心数学和组合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薄膜光电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功能基因组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生物医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新能源材料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光学与光子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城市交通污染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新型光伏发电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肿瘤免疫与生物疫苗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8个:天津市信息光子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能源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分子药物研究实验室、天津市生物活性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传感与分子识别实验室、天津市光电传感器与传感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微环境和神经血管调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稀土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医药数据分析与统计研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生物质类固废资源化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钢铁冶金及制品清洁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城市环境污染诊断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生物基材料绿色制造工程技术中心。
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城市交通污染防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与治疗策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功能蛋白质生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材料和清洁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病原菌生物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型污染物暴露组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先进水处理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生物质固废资源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南开大学中—日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免疫药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功能高分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土壤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调控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微污染水体深度净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瑞钢铁行业智能化控制与清洁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媒体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环境污染与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加水与环境安全联合研发中心(中加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4个:“功能有机分子的构筑与构效关系”创新研究群体(程津培,2004年度),“微分几何”创新研究群体(张伟平,2007年度),“杂原子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周其林,2011年度),“无机固体材料与能源化学”创新研究群体(卜显和,2014年度)。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10个:微分几何(张伟平),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效应、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许京军),组合数学(李学良),新能源材料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陈军),公司治理研究(李维安),微生物组学研究与分子进化(王磊),功能高分子材料(史林启),无机固体材料的构筑及物质存储与能量转化(卜显和),心血管组织工程(孔德领),污染生态化学(周启星)。
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7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2人,教育部“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9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0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5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0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6人。
(注:学生、教师数为本年度教育事业统计上报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