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潜江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潜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汉江、东荆河防浪林、广华水杉公园,兴隆河水杉林带,泽口信心村、竹根滩美丽村等成为绿化典范。潜江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大力实施绿满潜江行动等,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幅年均达到6%以上,进一步改善潜江生态环境,潜江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20世纪80年代,潜江植树造林工作进入以村庄湾子林为基础、以速生丰产林为重点、以农田林网为主体,营造点片带网相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大力推进林木引种驯化和良种繁育工作。先后引进外地树种218种,成功150种,其中水杉扦插技术和良种繁育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全县共育水杉苗圃412.2公顷,产苗8730万株,全县栽植水杉1045万株,被誉为水杉第二故乡。联合国粮贸组织在这一时期对潜江林业进行现场考察,给予很高评价。
1994年7月,潜江市人民政府作出《建设高标准平原绿化,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的决定,提出“改造湾子林,发展果木林,建设小康园,户平过万元”口号,以分户小庭院,全市大基地的形式开发庭院经济。先后建成熊口中务垸村“十里长廊”梨园基地、后湖万亩果园基地,以及杨市金银河村、园林杨爱平高产果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现一批木材经营中介户,在活跃木材市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木材经营、加工个体的发展。到1995年,个体木材经营、加工已具规模。浩口镇依托318国道交通便利的条件建立木材经营市场,先后有26家个体户入驻挂牌营业,年经营加工商品材、乡土材达20000多立方米;园林城区东门由加工户自发组建形成门、窗加工批发市场;江汉大市场专门开辟木材批发市场。家具行业发展迅速,1995年仅园林城区有大小规模的家具生产车间(作坊)100多家,年加工能力10000立方米左右。
1996年国有公路林权下放到乡、镇、场。至此国家所有林权仅存汉江、东荆河及七大干渠和国有林场。大型河渠造林仍采取国队联营,收益比例分成,国有林场所属渠道林则按国家、村组、林站4∶5∶1的比例分成。到2000年林权体制发展到国有、集体、联营、个体4种。
2000年以后,联营造林和个人造林在林业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2年,开始林权登记并核发林权证,到2002年底登记换发林权证5073份,涉及面积189240亩。
2003年,潜江试行“林水结合”的办法解决垄、毛渠绿化问题。到2005年,采用“林水结合”的方式,累计疏挖渠道260多条,共795公里,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栽植杨树135万株。全市40%以上的村组垄、毛渠得到绿化改造,垄、毛渠绿化率达到80%。林水结合的新模式,取得农业、水利、林业三赢效果,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被“半月谈”专题报道,在全省、全国予以推广,成为林水结合这一模式的发祥地。2008年以来,又通过试点示范,推行了“树随田走、效益分成”的流转方式,成功解决了农田林网植树难的问题。之后,林业部门又根据群众实践经验,创造了“林路结合”“林渔结合”等多种流转模式。灵活多样的确权方式,大力促进潜江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全市共有100亩以上的私营造林大户214个,非公有制林业占全市林业面积的80%以上,共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69个,林业行业协会3个。
多年来,市财政将植树造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特别是近几年,市级财政每年投入2亿多元,建设318复线、新环城公路宽幅林带、兴隆水利枢纽生态修复及古章华台旅游景点绿化,为林业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结合“三万”活动、“双联双促”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年均义务植树超过20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93%以上。市境内兴隆河水杉公益林带是全省平原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江汉平原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资源普查,有效保护湿地生态。
乡村公路
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平原绿化。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高起点大力开展生态长廊建设、高标准进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推进新农村绿化建设。一是大力发展水生态建设,按照“一条河渠,一片林带,一道风景”的要求,对每年新疏挖的河渠高标准绿化,使水利工程在成为农业效益工程的同时,也成为农村生态面貌工程。高标准绿化了汉江、东荆河、百里长渠、万福河等大中型河渠总长度432公里。做到交通、林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形成了以汉宜高速公路、318国道、荆石公路、潜监公路为主干,县、乡级公路为骨架的路网及公路绿化格局。因地制宜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控制率92%。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林业部门具体指导的工作办法,在全市有步骤地实施新农村绿化建设,着力开展绿色示范村建设活动,全市共有390个村开展,逐步实现村庄绿化庭园化。建设宜居绿色都市,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协调推进。大力推进依水补绿、道路铺绿、庭院增绿、见缝插绿和拆墙透绿,快速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形成“大绿绕城”的生态屏障。初步形成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公路及水系绿化为骨干、城镇绿化为重点,网、带、片、点紧密结合的平原绿化体系。
推进家具、花卉苗木、杨木深加工和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高林业综合经济效益。一是建设华中家居产业园,打造中国家具产业的第五极。二是花卉苗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滕头园林来潜投资,建设高档花卉苗木基地8000亩,在龙头带动作用下,全市花卉苗木生产面积达到8.1万亩。三是杨木精深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引进湖北巨江实业有限公司投入2.6亿元建设全省最大的一条25万立方米连续压机纤维板项目,将原有乐水林纸的纸浆项目进行技改升级,进一步加快我市杨木加工业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全市七成林地开展林下种(养),为促进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发展,我市积极开展相关科研攻关,全省第一张黑斑蛙养殖证颁给潜江。
注重林业基础科学研究和林业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在杨树新品种的引种选育方面,切实加大力度,认真搞好试验示范,为全市造林绿化提供了优质的杨树大壮苗。潜江建起了一批杨树对比试验林,并完成了“中潜3号”杨树的提纯复壮,开展了丹红杨等第四代杨树新品种引种选育和扩繁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造林绿化良种供应率和使用率分别达到95%和100%。在造林绿化技术应用方面,大力推广杨树大苗定向培育、杨树留根育苗、插干造林、大树移栽、林地间作套种等林业实用新技术,提高杨树苗木生产质量。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潜江目前林地面积达到54.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8.5%,活立木蓄积量226万立方米,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69%,道路绿化率96.2%,水系绿化率93.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4%。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荣誉93项,1985年、2010年两次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2015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潜江由平原林业资源大市变成了林业产业强市,林业相关产业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形成了家居、苗木、杨木加工、林下经济四驾齐驱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潜江林业产业成为“十二五”之后潜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点。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建立相对独立完善的防洪、灌溉、排涝工程体系,以水利可持续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目标,全市开展大规模治水活动,兴建大量水利工程,河渠、涵闸、泵站配套成龙,构成崭新的排、灌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十年淹九水,十种九不收”的局面。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2014年底,全市168.2公里长的汉江干堤和东荆河堤累计完成土石方6684.57万立方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每年大干,开挖干、支、斗渠4808条,总长6628公里,排水流量达2352立方米每秒。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市累计改造渍害低产田40万亩,水利结合灭螺46.73万亩,河湖渠道治理结合灭螺农村工程完成土方2278.88万m3;兴建55千瓦以上电力排灌泵站246处,493台,装机60373千瓦,排灌流量达到每秒799.58立方米。兴建大中小型排水涵闸588座,大中小型灌溉涵闸657座,自排流量达1442立方米每秒。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累计达80.74万人,饮水安全普及率达95.04%,基本实现户户通。
初步形成了“一江,两大灌区,三大流域,五大排区,六大干渠”的水系网络。一江,即汉江从北部擦肩而过,汉江全长1557公里,潜江境内流程51.7公里,是全市灌溉主要水源,其最大的分流河道东荆河全长186.5公里,自北向南纵贯全市。两大灌区,即全市灌溉工程基本形成了兴隆和泽口两大灌区,内含耕地面积100万亩,其中兴隆灌区70万亩,泽口灌区30万亩。三大流域,即全市防洪分为汉江、东荆河、四湖三个流域体系,外江堤防全长168.3公里,其中汉江干堤82.9公里,东荆河堤85.4公里,主要防汉江洪水;内垸防洪河堤总长88.5公里,其中长湖库堤长2.1公里,上西荆河堤长28.2公里,田关河堤长58.2公里,主要防荆门山洪和长湖渍水。五大排区,“两北、三南”既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5个排区,“两北”:通顺河以北,辖竹根滩镇和潜江开发区一部分的通北排区,田关河以北,辖高石碑、积玉口、王场和周矶等地的田北排区;“三南”:田关河以南,辖熊口、浩口、老新、龙湾和张金等地田南排区,中干渠以南,辖张金镇一部分干南排区,通顺河以南,辖渔洋、杨市、园林和潜江开发区等地汉南排区。六大干渠,即南北走向的大型干渠汉南河、百里长渠、兴隆河、中沙河、东干渠、中干渠。(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潜江主要致力于水利建设与水利改革,全市重要的水利工程在这段时间兴建完成,水利经济也得到发展。
堤防建设,按省“三度一填”标准继续进行加高培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搞配套挖潜和小型水利。疏挖兴隆闸内外引渠、万福河、新干渠、曾大河、红星河等工程,兴建田关泵站、长百渠泵站等大中型一、二级电力排水站24座,单机63台,总容量24875千瓦,排水能力284立方米每秒,总造价4591.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334.5万元)。兴建刘桥电灌站、王拐电灌站、朱家台电灌站等中型一、二级电力提灌站16座,36台,总容量2830千瓦,提水能力23.5立方米每秒,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9万亩,其中91.8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
1985年冬,田关大型一级电力排水站开始施工,装机2800千瓦配直径2.8米大泵6台套,总容量16800千瓦,排水流量220立方米每秒,是荆州地区容量最大的泵站。它在东荆河洪水位顶托、田关河不能开闸自排的情况下,泵站开机提排,大大提高了四湖上区的排涝能力。1987年,破东荆河堤兴建朱家台排水闸和朱家台电灌站,疏挖变闸内外引渠。1989年冬,上十万民工,疏挖东干渠,进度快,质量好,受到湖北省、荆州地区表扬。1991年冬至1994年春,潜江市组织机械121台套,采用机械化施工,对田关河全线进行扩挖,河底宽由84米增至115米,河底高程达到27.7至27.2米,堤顶高程达到34.31米,3年共完成土方344.1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开展了渍害低产田排水改良试验,1983年在浩口镇田湖大垸进行改造渍害低产的田间试验;1984年被列为湖北省水利厅重点科研项目。试验所采取的明沟与地下暗管鼠洞配套系统,能有效控制调节田间水分分布状况,改变土壤理化性状,6年间改造渍害低产田23.8万亩。此项成果,198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湖北省科委星火一等奖。
工业供水及城乡居民供水工程建设迅速发展。至1995年,全市共建大小水厂328座,总供水能力每日为52万吨,饮用自来水人数达到85.7万人,占总人口93.2万人的92%。全市水改化程序和饮用自来水人数,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995年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要达到85%的标准。
1997年,开始疏挖全市主要排灌渠道,高标准开展了农田水利建设。7年间,全市共完成投资2.5亿元,土方10480万,其中完成堤防加固工程2100万土,呈现出规模、投入、工程量和效益“四超”历史的局面。其中1996年潜江与荆州、荆门三市共同疏挖了省办重点水利工程田关河,高峰期共组织了15万劳动大军,占全市农村总劳力的85%以上,是潜江水利史上群众投劳最多的一年。2001年建成的兴隆二闸成为全市重点引水工程。
从2003年以来,潜江持续的大投入,特别是在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治理工程兴隆水利枢续、引江济江、闸站改造等工程建设推动下,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水系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现代水利、生态水利建设理念和规模基本形成。
针对防汛抗旱排涝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全市以改善排灌条件,提高抗灾减灾能力为重点,累计完成水利建设资金317946.61万元,实施了东荆河倒虹吸,灌区续建配套,四湖流域综合治理,水利血防,中小河流整治,老新、幸福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全国第一批、第四批小农水建设项目,汉江堤防整险加固等一大批事关潜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水利工程;对万福河、西荆河、百里长渠等34条主要排灌干渠进行了疏浚加固,极大地提高了全市整体防汛抗旱能力,创造了林水结合、人机结合、建管结合、项目整合等具有水乡特色的工作经验,从2010年起水利建设每年完成土方1400万方左右,初步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格局。2012年全市大战100天,完成了下西荆河、城南河、中沙河、荆幺河、新干渠、新北形河、红星河引水渠等7条市级渠道疏浚固堤建设任务。2013年集中奋战69天,分4个战区对市办工程城东河、竹市河、通城河、西荆河、三益河、兴隆河等市级河渠进行了统一疏浚固堤,于12月9日完成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了11天。2014年市级工程建设分5个战区对新运粮河、新干渠、通城河、幸福电排河、罗潭河等27条河渠进行集中疏浚固堤,规模超前。
坚持将水利建设与农业产业化、旅游风景带、城市景观带建设有机结合,全面开展了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灌区建设、中小河流整治、泵站更新改造、水利血防、河湖生态治理、兴隆河水利生态建设、四湖流域排涝泵站、城区六水连通等工程,内垸防洪排涝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达到了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2014年5月建成通水的东荆河倒虹吸工程将兴隆河、沿堤河、百里长渠全线贯通,将兴隆库区水源引入全市各地,彻底解决灌溉水源。
全力支持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治理工程。潜江是南水北调汉江四项治理工程建设的主战场。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潜江市承担了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征地拆迁、协调服务和引江济汉12标段的建设等工作。共承担汉江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闸站改造工程,征占潜江市土地面积1.29万亩(占地实物指标不含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其中永久性占地4782.91亩,淹没河滩地500亩;拆迁安置383户、1446人,建设3个集中安置点,4个分散安置点,承担了丹江口库区1.3万移民安置工作。
2014年,潜江被确定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围绕优化水空间、节约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提升水环境、保障水安全这一目标,潜江创新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加大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保护力度,擦亮水乡园林城市名片。按照“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要求,结合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整体规划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潜江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规划在3年内,投资28.2亿元,实施农村水环境整治、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修复、防护林及自然小区保护、小龙虾“生态养殖”及水文化与水景观提升等十项工程建设,建设高品质滨水新城;按照水资源、水工程、水管理、水生态、水景观“五个体系”建设的要求,统筹水利、林业、交通、国土、财政等部门,合力开展兴隆河、襄岳线和潜监线现代生态水利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市管河道和重点湖泊的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提升河湖管护水平。
各类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先后夺取了1954年大水、1959涝旱、1964年大汛、1966年大旱、1979年旱涝、1980年涝灾、1983年洪汛、1986年旱灾、1991年防汛排涝、1998年防汛、1999年内涝、2000年大旱、2001和2002年连续干旱、2003年防汛抗旱排涝、2004年特大内涝,2005年汉江18年来最大洪水、2008年田关河1984年来最大洪水、2010年内涝、2011和2013年百年一遇大旱、2014年和2015年砣子雨等极端天气等防汛抗旱排涝工作的全面胜利。其中在2011年全省60年一遇干旱和2014年全省百年特大干旱中,东荆河断流,田关河水位持续下降,全市充分发挥水利灌溉设施的作用,以骨干水利设施为重点,多处引水、多级提水,并在汉江边架机搬水,从最北端兴隆河,到最南端的老新电排河,虽然长达60公里,但是经过逐年的疏挖,河道畅通无阻,及时将救命水送到田间地头。
农村饮水建立了潜江模式,全面实现村村通。据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底,潜江市总人口1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1.2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3.9万人,占农村人口66.38%。2006年,市委、市政府每年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全力推进,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经营、股权多元、市场运作”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新路子,被水利部、中央各大主流媒体称为农村饮水安全“潜江模式”。全市累计投资2.6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8处,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5.04%,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全面实现村村通,基本完成户户通,工程建设和管理全面向提质增效迈进。由于饮用水水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大大降低了血吸虫病等介水疾病的发生率,有效遏制了农村因病致贫问题,农民的生活品质正在不断提高。
潜江水利3次受到国家级表彰,数10次受到全省表彰,水利事业呈现了发展加快、管理加强、服务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1988年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光荣称号,2006年、2008年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市光荣称号,2010年被评为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先进单位,2014年被水利部纳入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2011年、2012年荣获全省大江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胜单位,自2006年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