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平原湖区农业特色路

潜江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平原湖区农业特色路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9年,潜江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全市围绕中低产田改造,以增加粮棉油商品的有效供给、科技兴农奔小康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平原湖区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有各类农产品运销组织1600多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销量占农产品总量的30%。

潜江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平原湖区农业特色路

1989年,潜江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全市围绕中低产田改造,以增加粮棉油商品的有效供给、科技兴农奔小康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平原湖区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

农业综合开发。1992年开始,计划3年完成。开发区项目7个,涉及9个乡镇,17个村,136个小组,计划总投资1085万元,其中农发基金534万元,群众集资284.45万元,农行专贷276万元。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实施“三五工程”、建设八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的中长期计划,即高标准办好5000亩试验田,高标准建设5万亩示范片,高效益建设“六区两带”(洲滩、淤沙、滨湖、高亢和低湿平地、沼泽低湖区,以及汉沙公路走廊,沿汉江、东荆河大堤)组成的50万亩开发区。市政府与各乡镇场主要负责人签订农业综合开发责任状,实行年度考核,分期验收结账,同时建立农业综合开发专家组,负责开发项目的科学研究、科技决策、规划论证和技术指导,培训农技人员6.25万人次,完成课题研究42项,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56份,推广渍害低产田改良试验等新技术、新模式20项,其中14项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到1994年底,总投资1160万元,投入标工210个,完成土石方309万方,改造中低产田3.9万亩,新建泵站11座,疏挖排灌渠道482公里,砌灌渠15公里,田间桥涵闸配套1971处,硬化田间道路69公里,林网植树27万株,创造出农业综合开发以科技为载体,与农业工程技术结合,与良种繁育基地结合,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与农业机械化建设结合,与血防灭螺结合等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改善了生产条件,通过对项目区实行连片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呈现出渠成网、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桥涵闸配套齐全的新格局,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如大苏湖项目区曾经地势低洼,十年九灾,农民不能温饱,经过综合治理,1994年该项目区新南村增产粮食100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95元。二是提高了生产水平,项目区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肉类比开发前都有很大提高,分别比开发前增产86.5%、100%、116%、188%、25%。新增产值3281.2万元,比开发前增长123.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开发前的811元增加到1530元。三是普及推广了科学技术,在综合开发区成为农村中推广高效益种植模式试验田、示范片,1994年潜江获得“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称号,并获得“全国农业综合开发样板”殊荣,是湖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四是调整了产业结构。综合开发区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高效种养模式,促进了农副产品市场的发育,如浩口的西瓜市场,龙湾的水产品市场,园林的蔬菜市场,实现了“开发一片土地,推广一项技术,调整一个结构,形成一个市场,致富一方百姓”的开发目的,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1995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视察潜江,对高场农业高效种植模式给予高度评价。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高场原种场甘家垸的农业生产情况。

农业产业化。1997年5月市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定》及建设畜禽、蔬菜、种子三个产业化的实施方案。此后5年间,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加快,棉花、粮食、水产品、畜禽、油料、速生丰产林等传统产业不断得到优化升级。到2003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由1998年的55∶45调整为27∶73,经济作物得到较快发展。建成稳产高产棉花田43万多亩,为农民增收1.4亿多元;油菜收获面积55.42万亩,总产139万担,为农民增收1亿多元,油菜生产被评为全国双低优质油菜大市,油菜、棉花进入全国、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范围。农业生产布局明显变化,形成了以熊口、总口、竹根滩、王场为重点的40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以高石碑、熊口、浩口为重点的50万亩油菜生产基地,以周矶、王场为重点的7万亩优质花生基地,以园林、泽口、杨市等城郊为重点的2万亩专业蔬菜基地,以龙湾、浩口、积玉口、渔洋、熊口为重点的10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以老新、张金为重点40万头良种猪和600万只江汉鸡养殖基地,以浩口、高场、后湖等318国道沿线的2万亩果用瓜生产基地。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占纯收入15%以上。有各类农产品运销组织1600多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销量占农产品总量的30%。各地还筹资1亿多元兴建了蔬菜、畜禽、水产品、油料、粮食等农产品市场118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8个,产地季节市场45个,外埠窗口55个。有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36家,拥有固定资产6亿多元,年加工各类农产品2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畜牧业、渔业养殖业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3%,农产品优质率提高到70%。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998年,市委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麦瓜菜、油稻稻、藕稻、麦豆棉、果菜间套等10多种高效种植模式的种植面积10万亩,粮食生产在保定购、保口粮、保饲料用粮的基础上,根据早稻品种质量差、市场滞销的实际,调减低湖早稻种植面积5万亩,压缩面占早稻总面积的50%,用于发展莲藕荸荠菱角、水芋头等高效经济作物,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玉米、黄豆、绿豆荞麦等秋杂粮。棉花生产实行“北棉南延”的布局调整政策,压缩“两萎病”棉田,发展南部新棉区,普及棉花包衣种子和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扩种瓜果菜等种植面积。(www.xing528.com)

1999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主要方向是扩油减粮棉,调增菜瓜果,发展畜禽渔,主攻名特优,推广新模式,力求高效益。主要是突出规模特色的要求,选准优势项目,区域布局,连片开发,高标准建设规模大、效益好、有特色的产业基地。基本思路是实现农产品生产由数量调增向品种调优的战略转移,优质农产品的比重提高到60%;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由拼资源拼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大方向转移,每亩纯收入1000元以上的高效种养模式的比重提高到60%;实现农民收入由政策保护到多头并进的增长方式的战略转移,农民从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获得收入比重提高到80%。到2000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到达2700元以上。根据这一原则,秋播计划夏粮砍一半,保留20万亩左右;油菜面积增加15万亩左右,蔬菜力争扩大2万亩以上。

2000年继续调减棉花和黄豆种植面积,花生面积确保5万亩以上,开发低湖田扩大水生经济作物面积,继续开挖精养鱼池,继续扩大蔬菜、果用瓜、玉米等作物面积,生猪生产保持稳定,饲养以小型大规模、种养综合发展、鱼猪鸭立体养殖为主,扩大家禽生产市场空间,抓好板鸭、禽蛋加工,加大河蟹香菇肉鸽长毛兔等名特优产品开发力度。以竹根滩、王场、高石碑、积玉口、为主的产棉区,逐步形成油料(油菜、花生)、饲料粮(玉米、红薯)、畜禽、劳务输出为主体的经济区;以浩口、龙湾、铁匠沟、徐李为主的水稻产区,逐步形成优质水稻、油菜、水产及水生蔬菜、果用瓜为主的经济区;以周矶、熊口、老新、渔洋为主的两兼区,逐步形成水果食用菌、稻谷、油菜为主体的经济区;以园林、泽口、杨市为主的城郊区,逐步建立蔬菜、商贸为主体的经济区。

经过几年的调整,到2000年,农、林、牧、渔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关系得到进一步调整,纯农业和传统牧业比重下降,渔业比重上升。在199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林业、牧业分别占51.9%、1.3%、33.3%,渔业占13.5%,到2000年,农业、林业、牧业分别占50.2%、0.8%、27.8%,分别下降了1.7、0.5和5.5个百分点,渔业占21.2%,上升了7.7个百分点。多种经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65.9%上升到2000年的69.9%,提高了4个百分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成为种植业调整的主线。粮食播种面积由1995年52.4%下降到2000年的40.7%,棉花面积由13.5%下降到12.7%,而油料、蔬菜面积则分别由20.9%、7.9%上升为29.2%、12%。2000年粮食总产接近40万吨,比上年减少20.7%,棉花总产2.3万吨,比上年增产14.6%,油料总产创历史新高,达到9.2万吨,比上年增长2.3%,各种水果产量2.9万吨,比上年增产3.4%。2000年农民收入经受了农产品价格下降、抗灾费用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大部分农产品产量增加,畜牧、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加上劳务输出力度的增加,农民收入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541元。2015年,潜江入围全国百名农业生产大县,名列第96位。经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评价中心评选,潜江为全国100个棉花总产量最高县市,名列第33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