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市城市经济改革稳步推进

潜江市城市经济改革稳步推进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4年6月14日县委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从7个方面对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作了明确规定,在简政放权、改革城镇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各类专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调节功能齐全的金融体系逐步完善。潜江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科技改革的精神,在科技领域进行了改革。1985年9月,全县教育体制改革开始。

潜江市城市经济改革稳步推进

国营企业。整顿工作在1983年全面铺开到1984年企业整顿工作结束,比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列入地区规划整顿验收的24家企业,全部验收合格,列入县整顿的31家企业(包含地区整顿的24家),验收合格26家,城镇和乡镇企业的整顿工作也有新进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1984年6月14日县委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从7个方面对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作了明确规定,在简政放权、改革城镇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于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国家与企业在分配问题上,企业仍然吃着国家的大锅饭,职工仍然吃着企业的大锅饭。国营企业全面推行了利改税。

1985年1月,县经委决定对县直26家公交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3月30日,县经委下发《关于实行厂长负责制三个工作细则(试行草案)的通知》,到7月底,18家企业先后实行厂长负责制,其中15家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实现利税比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1987年上半年开始,以改革企业经营机制为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得到全面推行,全市列入推行计划的240家工业企业全面实行了承包经营。在坚持“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全留、歉收自补”的原则下,以契约的形式把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确定下来,一定四年不变。承包的形式主要有:上缴利润递增包干、上缴利润基数包干、微利企业盈亏包干、委托经营等,同时完善了企业内部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大大增强了企业活力。

流通领域以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国营商业为主体,以城市为中心的集体、个体、联合体等多种商业形式的流通体制。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独立市场、购销渠道单一的局面被打破。1985年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停止,粮油经营实行合同定购和议购议销两种形式的“双轨制”,取消生猪派购制度,彻底开放生猪价格,搞活食品市场,结束了长期以来肉食供应的紧张局面。日用工业品“三固定”(固定供应对象、固定作价办法、固定商品分配形式)的购销模式被取消,合同定购,自由选购、生产者自销等购销形式确立。

多种所有制商业经济得到发展。1979年全县出现第一户村办集体商业,1980年全县出现第一家个体工商户,到1988年集体工商企业发展到3843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3403户。同时,供销部门改“官办”为“民办”,恢复集体商业性质,开始“还社于民,还权于民”。1988年,全县供销部门农民股金达254万元,相当于1978年的10倍,农民分红达96万元。为给农副产品流通提供良好市场条件,工商部门抓紧集贸市场建设,到1990年,全市集贸市场发展到74个,并由财办牵头,组建了一批专业市场。

改革计划、财政管理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管理体制改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计划管理形式。1985年4月28日,县政府下发《关于改革我县计划体制的暂行意见》,遵循“大的方向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农业生产计划、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物资分配计划、内外贸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科技文教卫生计划、财政信贷计划等进行改革。物价改革也迈出了新的步伐。1985年3月1日,全县放开猪肉价格,改善了市场供应,扭转了多年买肉难的问题;理顺了农村粮食价格,调整了汽车客运货运价格,放开了工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修订了日用工业品作价办法,放开了缝纫机等“老四大件”的价格,调整了医疗理发收费标准。适应物价改革的需要,1985年发放物价补贴款193万元。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进行了调类和套改,增加工资140余万元。对99家全民企业和17家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进行了归并减化,理顺了工资关系。

从1985年起,国家开始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新的财政体制。这种新的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有:按第二步利改税后的税种设置,以1983年决算收入数为基数,按照1983年的收入数和财政体制确定的分成比例数,以及某些调整因素,计算出地方应得的财力,作为支出包干基数。超基数收入实行分成比例,省定潜江县超收部分四六开,交四留六,收入达不到基数的不补,多收入可以多支出,少收入就要少支出,自求收支平衡。从1989年起,对各乡镇采取“核定收支基数,超基数递增包干”或“超收全留,超支不补”的分类管理办法,实行各项财政收支包干下放,在聚财、用财、理财上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进一步理顺了市政府与各乡镇之间的分配关系。(www.xing528.com)

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各类专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调节功能齐全的金融体系逐步完善。1980年1月,县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分设(县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城乡金融分工。1984年,保险公司从人民银行划出,为全面开展保险业务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86年,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分设,独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成为各类专业银行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对改善金融宏观控制起了积极作用。

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潜江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科技改革的精神,在科技领域进行了改革。1984年,县委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科委、科协联合办公室,大多数乡镇成立了科技普及协会。根据政技分设的原则,县林业局、农业局、水产局、畜牧局各自成立了技术推广中心,县科委、科协组建了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和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技术推广站。到1988年,恢复和建立各种学会21个,专业研究会22个,有会员3561人。乡、镇建立了技术综合服务公司,设立了92个服务点,开展了各种专业技术服务工作。还办起了农牧、农机、林业技术教育中心和农业中学,恢复了村级农民技术夜校330所,培养技术农民。

1985年9月,全县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全县400多所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操作技能课和劳动实验课,建立劳动基地496个,校办工厂252个。创办职业中学6所,设置实用专业19个。有7家企业同7所学校联合创办了职大、中专学校7所、技校3所。乡镇创办了38所农村成人技校。改革教育管理,改善办学条件。1985年到1988年4年间,共筹集资金4023.22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4年间,全县新建、扩建校舍10.87万平方米,更新和添置课桌椅5.82万套,中小学生人均面积达到3.7平方米,有77.4%的学校校舍地坪水泥化,413所中小学全部建立起了标准的“三室一园”(图书室、实验室、教具室、生物园)。1986年获得“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称号。

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合作与交流也逐步扩大,1989年5月,经省政府同意,潜江和德国海登海姆市签订关于医疗合作的意向书。当年,德方无偿援助给潜江市人民医院医疗、急救、交通方面的设备仪器共四批,价值100万马克。1991年起,为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市政府出台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予税收、规费、用地等多方面优惠,对招商引资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家,引进外资60多万美元,实现了“三资”企业零的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