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的一系列政策,克服传统的狭义农业的观念,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发展多种经营的关系,大胆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按三个层次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两个转化,第一个层次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单纯靠种粮食棉花翻一番的局面,建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合理比例,适当缩小粮棉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第二个层次是调整大农业,使“短腿”的林、牧、渔业得到发展,形成农业的良性循环,重点发展养猪、养鱼、养鸡、养鸭;第三个层次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个体办为主的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1984年9月17日至20日,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四个挑重担”“四个掉头”,“四个挑重担”就是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要翻番,工业要挑重担;一个乡要翻番,乡镇企业要挑重担;农业要翻番,多种经营要挑重担;农民收入要翻番,家庭工副业要挑重担。在国民经济中各项的比重要实现“四个掉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要占大头;在工业产值中,乡镇企业要占大头;在农业产值中,多种经营要占大头;在农民收入中,家庭工副业要占大头。一是要认真开展“十、百、千”活动,即每个区的产值要提高到千万元,每个乡的产值要提高到百万元,每个村的产值要提高到十万元,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工业;二是要利用本地优势,“四养两加”有新的突破,养鸡、养鸭、养鱼、养猪,特别是养猪要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以“四坊”(粉坊、糖坊、糟坊、豆腐坊)为基础发展食品加工业;三是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退田还湖,开发荒滩、荒水、零星荒地,放宽农民种植自主权,县委决定不再下达作物种植面积计划,由群众自己决定。四要增强企业后劲,集中精力完成挖改革项目。此外,还要继续搞活流通领域,把承包责任制推广到林、牧、副、渔各业,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强科学技术服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村经济的转变,旧有的畜牧业体制从上到下统得过死,基层组织缺乏活力;分配上的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兽医人员的积极性;服务范围的狭窄,影响了畜牧生产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1985年3月16日,县委下发《关于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主要是把畜牧兽医组织变成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营服务型的经济实体,彻底改变“大锅饭”,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总体要求是,以乡建站,四级承包,交足积累,自负盈亏,保证防疫,综合服务。管理体制方面,建立县、区、乡三级畜牧兽医服务组织,县畜牧兽医站是农牧业局的二级单位;区兽医站改为畜牧兽医服务公司,属于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事企合一的经济实体,业务方面接受县农牧局的指导,行政方面由区(镇)领导,经济上独立自主;乡建立畜牧兽医站,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经济上与县、区脱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行政上属乡政府领导;允许个体兽医开业,但须经农牧局考核、县工商局批准,取得行医许可证,并接受业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对防疫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划片包干。推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责任制。
1985年2月,县委批转农工部、林业局《关于浩口区田湖村推行林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调查报告》,到4月底,全县已经落实各种林业承包责任制的村民小组1869个,占全县2688个村民小组的70%,承包林地面积69247亩,占全县应承包面积14.4万亩的48%。林业承包责任制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按照田湖经营,实行专业承包,二是兼业承包,三是设护林员管理。实行塘堰承包责任制,所有塘堰一律实行专业户或专业劳动力承包,承包期可延长到15至20年以上。(www.xing528.com)
1985年与1984年相比,全县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呈现“两减十增”,两减是棉花和粮食减产,十增是油料、麻类、生猪、鸡鸭等家禽、水产、瓜类、水果、蔬菜和其他多种经济类,工业产值、农民纯收入都有增加。此外,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村小集镇建设都有发展。
1986年,农村出现种、养、加综合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态势。一是多种经营生产的几个主要项目大幅度增长。生猪生产扭转了1979年以来长期徘徊的局面,各项指标上升,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黄、红麻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当家产品之一,多种经营产值达到1.6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比上年增幅为47.6%。二是立足本地优势,发展了特色产品。王场镇根据油田对农副产品消费的大量需要,重点抓了养鸡和食用菌生产;高石碑、浩口的苎麻生产为全县大面积发展摸索了经验;老新根据低湖田多的特点,发展了稻田养鱼,取得成效;龙湾水产资源丰富,私人养鱼户发展到总农户的84%,熊口利用生产食用菌的经验,积极组织近2千户农民从事生产,农民收入增加。三是国家、集体、个人同时发展,专业户、联合体、专业村出现了“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专业户带动专业片”的好势头,全县从事多种经营生产的专业户已经发展到13268户,比上年的4248户增加2.1倍,其中养殖专业户5582户,专业村、组70个,比上年的13个增加4.4倍,各类经济联合体589个。四是越来越多的农民面向市场开辟新的市场门路,如引进技术种养肉鸡,养殖小兔、牛蛙和鳖等。
1992年9月,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明确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手段,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兴办乡村企业,建设创汇基地,完善社会服务,实施小康工程”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杞柳、蚕桑、蔬菜、瓜果、特畜饲养、家禽养殖基地建设,并建设好网络全市的农工贸、产供销衔接的龙头企业。通过改革,在农村初步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条鞭,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运行机制。1993年 9月,在全省农村市场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市场农业”的经验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