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潜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经受住考验,潜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进展,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工业经济相对农业发展较快。197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2527万元,是1965年的7.2倍,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4%。全部从业人员从1965年的2.8万多人发展到1976年的10万多人,职工年人均工资从1965年的373元上升到1976年的539元,在广泛就业的情况下,职工工资仍然有所增加。
潜江人民在全力支援国家“三线”建设的同时,还结合本县实际,开展了“小三线”(即地方的三线)建设,力求建立独立完整的“小而全”的工业体系,积极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即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炭、小水泥等,先后扩建、兴建了田关砖瓦厂、县化肥厂、水泥厂、磷肥厂、制药厂、麻纺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等。到1976年,全县可以生产中小型脱粒机、水泥、各类纺织品、机制板及纸板、塑料制品等,这些工业产品都是“文革”前所没有的。
食品工业方面。酿酒、制糖、糕点、糖果、禽蛋加工、酱品制作、植物油加工业都有新进展。1971年,总口农场兴建本县第一座大型制糖厂,由省一轻局投资124万多元,当年生产红糖25.2吨。1972年,县酒厂试制成功大曲酒,并以曲酒为基础,仿照竹叶青的工艺,研制出园林青酒。1973年县副食品加工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功效比“文革”前提高10多倍。
化学工业方面。1970年5月,开始修建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潜江县化肥厂,1971年11月,兴建年产硫酸2000吨的潜江县磷肥厂,1973年建成1万吨硫酸系统和1.5万吨的普通过磷酸钙化成生产设置,生产由人工搅拌实现机械搅拌,两厂投产后对支援农业生产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生产能力小,设备不配套,加上外购原料和电力不足,管理不善,年年出现亏损,由国家予以政策性补贴。
医药工业方面。1973年3月潜江县制药厂正式成立,产、销均纳入国家计划,1974年年产眼药水72万支、大输液22万瓶,1975年成为湖北省医药公司生产眼药水的定点厂家。
机械工业方面。1972年,城关农具修造厂研制成功70型人力两用插秧机,1973年该机在江西井冈山举办的全国插秧机比武会上获奖。1975年,全县有7个农机修配厂,固定资产近200万元,另外有11个公社拖拉机站,1976年时各修配厂和拖拉机站增加了铸造粘补、曲轴拉削、活塞销扩张等项目。县通用机械厂1970年开始生产不同规格的交流电动机和变压器等产品。1970年,以下放本县的武汉黄鹤楼汽车修理厂为主组成潜江县汽车修配厂,1974年利用边角废料生产汽车窗升降器,次年被省、地两级汽车配件公司定为“双定(定点修理,定点供应零配件)”厂。(www.xing528.com)
社队企业得到发展。1975年,社队企业发展到1166个,从业人员1.4万人,年产值1551万多元,1976年,县委成立社队企业管理局,1976年仅公社办企业即有156家,职工9475人,完成产值1460万元,完成利润131万元,占公社、大队、小队三级总收入的14%。
电力和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自1971年徐角变电站建成投运开始,全县生产、生活用电全部由国家供应。全县建成千伏输变电站有徐角、浩口、龙湾、蚌湖、老新、泽口、范新、浩口、广华、丫角、钟市、钻头厂等12个35千伏变电站。1974年8月在高场建成荆州电网第二座220千伏变电站,同时接通钟祥胡集至高场87.5公里输电线路(225基铁塔结构,LGJ—240型导线),设主变压器1台,容量为9万千伏安,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县境内等级最高的变电站。1976年供电量达到250万度,是1965年的4.3倍。交通方面,1969年对汉沙公路(即318国道)进行了全面改建,1970年王(场)荆(门)输油管道建成,为境内增添了新的运输方式。航运甩掉风帆、篙、橹、纤绳,实现机动拖带化。泽口、红庙两港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邮电业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业务总量仍有所上升,1976年比1966年增加2.31倍。1976年城镇电话实现自动拨号的用户有195户。
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化肥、农药使用量上升,并建成了一批农田水利工程。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耕面积不断扩大,1976年有52.54万亩的耕地实现了机械耕种,占国营集体耕地面积的43.36%(高于全国平均数10多个百分点)。在农田水利方面,建成了一批防洪、灌溉、排涝、发电的工程设施,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其中部分在“文化大革命”前动工的,也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全县开挖大型排水干、支渠有上西荆河、西八支渠、万福河、潜监河、老新电排河、城东河、竹市河等11条长134.5公里;修建大中型排水涵闸有高场倒虹管、鲁桥倒虹管、幸福闸、跃进闸、吴家榨闸等5个,排水面积达751.5平方公里;修建电力排水站有老新站、沙洋二农场荒姚站、沙洋二农场五号站、樊场站、向阳站、洪宋站、万福河西站、万福河东站、前湖站、东大垸站、八大垸站、中沟站等18个,总排水能力达到每秒148.4立方米;开挖灌溉干支渠有荆腰河、广积河、湘柳河、赤岸河、三五河、胜利河、解放河、南新河、龙湾河、龙西河、伍高渠、永长渠、杨市五支渠、刘桥河、总农六支渠、莫解渠等26条,总长259.4公里。修建大中型灌溉涵闸有张腰嘴倒虹管、张腰嘴涵闸、董店闸、浩口闸、中沙河倒虹管、黄家场闸、湘柳闸、东风闸、解放闸、伍高闸、运农红卫闸、沙月子闸、牛马嘴闸、中支闸、红星河倒虹管、莫解渠进水闸等20个,总流量达到每秒271.4立方米。在各大中型渠道上兴建公路桥如东荆河大桥、南门桥、金城桥、光明桥、信心桥、工农桥、红旗二桥、浩口桥等20多座。全县排灌网络基本形成,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大部分农田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因此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粮食产量有较大增长。
教育方面。1975年4月创办了潜江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当年招收学员101人,开办有农作、农机、财会等专业班。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课教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全县中小学普遍开展了体育达标活动。1976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652所(不含共大1所学生301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高中97所,初中155所,小学405所,在校学生数达到2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8%。
文化方面。有线广播得到快速发展,1971年12月广播载波试验成功,解决了广播、电话共线音频干扰的矛盾。1972年,省广播局召开载波技术现场会,推广潜江经验。1973年区社广播站增加到53个,喇叭近万只,喇叭入户率达到85%,实现了社社有广播放大站,队队通广播,家家有喇叭。1976年全县有334个业余宣传队,918个宣传组,166个文艺创作组,2962所政治夜校,960个图书室。
科学技术方面。在农机具科研方面,1967年县机械厂试制成功TB—60型半复式脱粒机并投入批量生产,该机以脱稻麦为主,突出特点是脱净率高,达到99%以上,破碎率1%以下,1972年被评为省同类产品第一名。县机械厂参照日本样机试制出4台江汉—150型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主要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该机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同时试制成功的有TB—1000型脱粒机,“江汉牌”前悬挂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城关镇五金修配厂试制成功的TB—5型双圆盘播种机,可播大麦、小麦、玉米、高粱、大豆,在全县推广使用多年。在农业科研方面,1970以后先后试验了薄膜育秧、温室育秧、无土育秧、棉花早苗培育和营养钵育苗、水旱轮作、合理施肥、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测报、生物防治、综合防治、改造低产冷浸田等项技术,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了良种化,试验推广了水稻、棉花、大豆、芝麻等优良高产品种。熊口农科所在1971年选育的熊芝1号芝麻,亩产可达150公斤以上,连续3年参加全国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各试验点平均单产居第三位,被列为全国芝麻优良品种,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1974年县植保站技术人员以土法试验提取棉花红铃虫激素诱杀红铃虫获得成功,在全县推广。1972年8月全县开始推广“优选法”,印发“优选法”讲义5000多册,播放数学家华罗庚在荆州宣讲优选法的录音报告5次,听众达8000人次,成立应用优选法领导小组65个,到1974年,全县取得优选法应用成果23项。全县还从1972年开始修建沼气池,1973年在三江办沼气试验点,1974年和1975年在后湖等地进行过推广,到1976年底,全县建成沼气池245个,沼气池具有节约燃料、增加肥料、安全卫生等优点,为解决农村的燃料和肥料开辟了新的途径,但由于技术问题,坚持使用的比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