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市革命老区医疗合作扬名国际

潜江市革命老区医疗合作扬名国际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预防性的服务、基础医疗和疾病治疗服务。由于合作医疗制度在执行疾病预防计划方面非常有效,可以保证病人在早期就得到诊断、治疗。因此,党和政府大力鼓励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从4月开始,县革委会在农村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到6月,全县46个公社有26个公社办起了合作医疗。6月18日,县革委会在蚌湖公社召开了为期3天半的“合作医疗、个人防护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蚌湖公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

潜江市革命老区医疗合作扬名国际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长期饱受战争的蹂躏导致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人均均寿命不到35岁,初生婴儿死亡率很高。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总数少得可怜,无力解决当时人民群众大量的健康问题。从事医疗服务的主体是传统中医草药医生,许多都缺乏必要的培训和锻炼,无法应对和处理流行疾病和疫情潜江人民饱受天花血吸虫、血丝虫、钩虫、蛔虫、鞭虫、姜片虫、疟疾梅毒、癞痢、疥疮病虫害的侵蚀,据《潜江县血吸虫病疫情演变》记载,1938年到1948年,血吸虫病灭绝了520个台子(村落),共1.33万户,死亡3.84万人。浩口区太和乡总人口不到5000人,血吸虫患者多达3300人,死亡895人,死者男多于女,全乡有246名寡妇,一直到六十年代还流传着歌谣“太和乡的人,个个螳螂形,人还没进门,肚子先进门”。新中国成立后,潜江县委一直致力于改善人民的健康环境,使各种疫情有所缓解,天花在建国初被消灭,治疗血吸虫病13万多人次,其他几种对人民生命威胁极大的传染病也得到控制。在改进医疗体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在“大跃进”时期,全县6个公社18个管理区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具体办法是社员每年每人交2元,每次就医交挂号费0.05元,药费全免,由于亏损额很大,又遇灾荒,1961年停止。

1969年9月,全县有疟疾患者50926人,丝虫病患者34091人,血吸虫病患者26113人,新感染急性血吸虫病3372人。1970年县革委会成立血防领导小组,领导全县大规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1970年1月,县革委会制订《潜江县消灭血吸虫病规划(草案)》,决心从1970年开始,连续奋战2年,彻底消灭血吸虫病,要求“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落实规划,打一场‘送瘟神’的人民战争”,计划分三个阶段消灭血吸虫感染源钉螺,到1972年4月底前实现无螺县,同时保质保量治疗完病人。

1月18日至31日,全县卫生、血防工作会议召开,参加会议163人。会议主要是贯彻毛泽东“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决定把全县医疗卫生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到农村去,县直卫生单位除老弱病残外,卫生技术人员下放40%约50人,卫生行政、勤杂人员下放60%约30人,或充实到区卫生院、公社卫生所,或分配到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和血吸虫病重疫区,少数也可以到大队做“赤脚医生”,下放人员工资待遇不变,留在城关地区的也要经常轮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贫下中农服务。下放人员尽可能配戴一部分医疗器械,县直卫生单位进行清库,抽出部分医疗器械支援农村;卫生事业经费优先安排农村,重点建设区卫生院;推广合作医疗化、赤脚医生化、新医疗化、中草药化,公社革委会要组成由干部、贫下中农、医务人员参加的三结合管理委员会,合作医疗可采取公社办分级管理或公社统一核算,提倡自力更生,勤俭办医药,推广“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和“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发动群众献草药、献秘方;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以消灭血吸虫病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建立新的医疗卫生体制,彻底转变“关门办院”“重治轻防”的方向,区、场卫生院,在区、场革委会的领导下,担负本地的合作医疗、卫生防疫、医疗、血防、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和培训赤脚医生、不脱产卫生员等工作;大力进行中西医结合,创造我国的新医药学。这次会议制定了潜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比较完备的卫生政策,确立了地方医院(卫生院)在革委会领导下的卫生事业管理权,改变了各地卫生状况无人抓无人管的状况。按照毛泽东“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省革委会先后派遣了3个医疗队(其中包含沙市医疗队)来潜江熊口、张金、浩口为贫下中农治病,4月,县革委会选拔部分医务人员组成2个医疗队到渔洋、老新开展医务工作,此后陆续组织县、区、社三级医疗部门共240人到农村服务。

为完成各项卫生计划,县革委会结合水利工作进行灭螺,成立由革委会主任杨名学任组长的水利灭螺指挥部。革委会副主任程子英带着被子、打着赤脚多次深入疫区进行调查,全县16个区、场、镇、校有13家领导亲自抓,并且参加灭螺,16个单位的分管领导同灭螺工地的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在1970年的9月和10月,全县固定6万人的灭钉螺队伍,10多万人参加突击。参加灭螺的队伍除潜江县干部群众、学生外,驻本县人民解放军、中央各五七干校干部和江汉油田工人,共消灭钉螺3.2万亩,占钉螺总面积的47%,有3个区、2个农场、1个镇、17个公社、122个大队实现了基本无螺区,治疗血吸虫病人1.3万人,并集中培训了一批赤脚医生和赤脚兽医,管水、管粪工作开始展开。

1971年8月和10月,连续两次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为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1971年各种预防接种(服药)的数量是历年最多的一年,共接种牛痘73万人,乙脑疫苗18.51万人,流脑疫苗49.55万人,钩端螺旋体疫苗3.17万人,伤寒三联菌苗3.2万人,霍乱疫苗3万人,麻疹疫苗6万人,小儿麻痹症糖丸33万份,疟疾休止期治疗9.8万人,抗复发治疗6万人,而采用各种中草药预防传染病的数量更大。几种传染病与1970年同期相比,乙脑下降24.4%,疟疾下降46.2%,流脑下降54.8%。1971年全县共治疗血吸虫病患者27584人,消灭钉螺面积8.5万亩。在卫生事业经费使用上,全年共支出66.43万元,直接用于农村的41.18万元。

在响应毛泽东提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中,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起来。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预防性的服务、基础医疗和疾病治疗服务。由于合作医疗制度在执行疾病预防计划方面非常有效,可以保证病人在早期就得到诊断、治疗。因此,党和政府大力鼓励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1969年初,潜江县城西、张金、蚌湖等公社率先办起了合作医疗。从4月开始,县革委会在农村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到6月,全县46个公社有26个公社办起了合作医疗。6月18日,县革委会在蚌湖公社召开了为期3天半的“合作医疗、个人防护经验交流现场会”,推广蚌湖公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根据蚌湖公社《合作医疗制度暂行管理办法》,参加合作医疗采取自愿的原则。合作医疗基金为每人每年3元,由集体和个人共同担负,社员出2元,大队和生产队各担负0.5元,烈军属和贫下中农因经济困难确实交不起的可以减免。合作医疗基金实行社队两级管理和核算,公社提交总额的30%,作为在中心卫生所病房住院和转外地治疗的药费开支,另70%由各大队作医药费开支。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每次就诊只交挂号费0.05元,其余全免,原则上只能到本大队卫生室就诊,必须转院治疗的,由大队卫生室出证明,中心卫生所根据病情确定留院治疗或转院治疗,医药费由中心卫生所解决,住院费由患者自理。

开始办合作医疗的时候,有些地方单靠买药治病,结果造成合作医疗经费超支。后来各地总结了“三土”(土医、土药、土法)上马,“四自”(自采、自种、自养、自制中草药)创业的自力更生、勤俭办医的经验,普遍采用中草药和新针疗法治病。许多社队从零星采集中草药,发展到有计划地采集和种植中草药;从中草药直接煎服,发展到加工成膏、丹、丸、散、酊等各种剂型的成药。一个个“百药园”“土药厂”在农村涌现。到1970年底,全县433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的有386个,其中办得比较好的有95个,一般的237个,差的54个。公社办土药厂42个,生产大队办280个,生产队办32个。在药品生产中,贯彻“三主”方针,即以生产中草药为主、防病治病需要的药品为主、确有疗效的药品为主,为各地合作医疗事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药品。还为合作医疗种植药材454亩,发动群众采集药材135.3万斤,其中专为合作医疗采126万斤。按照自力更生,勤俭办医药的方针,县革委会办起了一个制药厂并且初具规模,填补了潜江医药卫生无药厂的空白。(www.xing528.com)

1971年全县349个大队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对合作医疗的体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有24个公社由公社办合作医疗,实行统一管理;有16个公社实行公社和大队分级管理,公社可以统一调配医务人员,在财务上分公社和大队两级管理和核算;有5个公社39个大队由大队办,人、财、物全由大队领导、管理和核算;有1个公社(莫市)实行半合作医疗,社员看病,自己出50%,另50%在生产队公益金中解决。合作医疗基金也不完全统一,有些大队每人每年只出1元,有些出2元。

随着合作医疗的出现,“赤脚医生”应运而生。“赤脚”这个说法反映了合作医疗的医务人员的主要身份是农民。1968年夏,上海文汇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首次提到“赤脚医生”这个名词,并定义为“不拿工资,帮助种地,亦工亦农,赤脚行医”。9月,《红旗》杂志转载此文并加发社论。从此,农村卫生员一律被称为“赤脚医生”。为适应合作医疗的需要,各级派遣专业医生下乡举办短期培训班,培训“赤脚医生”。“赤脚医生”都以不脱产的方式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卫生与医疗的服务。县革委会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培训出大量的赤脚医生,到1970年底,全县有“赤脚医生”806人,加上卫生部门下放到农村当“赤脚医生”的人员,平均一个大队能有“赤脚医生”超过2人,另外培训不脱产新法接生人员490人,使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最大化,可以从容面对农村专业医疗人员严重短缺形成的挑战。1975年全县“赤脚医生”达到1200多人。“赤脚医生”既学中医,又学西医,搜集了大量民间单方、验方。土方土药治病疗效好,费用低,使农民对昂贵的医疗高科技或高技能医疗人员的依赖最小化,大大节约了合作医疗经费,减轻了集体和社员的负担。

到1976年,初步形成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县设医院,公社设卫生院,大队(村)设卫生室。对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1976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的人数为5801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家属、子女实行统筹医疗(半费医疗);对农村实行合作医疗。1976年,有292个大队实现了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49.5万人,基本上做到了“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医有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中药方面,开发利用野生药源成效显著,人民医院自制黄连柴胡、白薇等注射液十多个品种,1970年制成膏、丸、丹、散打53个品种,其中胃痛丸、消炎散、牙痛霜、白带膏等20个品种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西医队伍也不断壮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到70年代初实现了以西医为主的县、区、社、队医疗网。在卫生防疫方面,以治本为主,集镇整顿市容,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两管”(管理粪便和饮用水源)、“五改”(改良厕所、畜圈、水井、环境和炉灶)等工作。政府拨出专款免费为群众治疗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病和预防接种,1966年到1976年每年平均为2.4万人进行治疗。很多传统的流行病如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卫生环境的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也大为提高,人均寿命从1949年前的40岁增加到1975年的65岁,人口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也大为降低。

1977年,在疟疾发病高峰期,全县卫生系统总动员,县直机关抽出医务人员138人,公社(镇)卫生院抽出医务人员600人,大队赤脚医生1086人,生产队卫生员3055人,共计4879人,人群集体治疗56.6万人,预防服药50万人,中药预防服药37.6万人,服药率达到97%,疟疾发病控制在1.1万人,发病率比1976年下降55.3%。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品检验室组成工作组,到杨市公社勤劳大队办“十无”(无疟疾、无出血热、无白喉、无流脑、无麻疹、无小儿麻痹症、无农药中毒、无伤寒、无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点,县委三次组织全县卫生会议的代表参观学习“十无”经验。1978年5月至7月,再次集中全县医务人员突击治疗疟疾,发病控制到6800人,发病率比1977年下降40%。13种常见的传染病有8种发病率比1977年有了下降。

1978年全县有各类医药机构116个,有医务人员3671人,有床位数2812张。合作医疗的程度大为提高,群众看病不要钱的体制基本形成。1978年全县12个公社(镇)290个大队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50多万,占全县应参加合作医疗人口的99%。在290个大队中,在大队本级看病只支出挂号费的有269个大队,支出药费10%的有2个大队,支出50%的有19个大队。转到公社以上医院看病全费报销的有4个大队,仅报销医药费不报销其他费用的57个大队,报销医药费70%的有136个大队,报销医药费50%的有93个大队。

潜江的卫生工作得到广泛的肯定。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亚洲传统医学考察组一行17人,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尼泊尔、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巴布亚新几内亚等13个国家的医学专家,以温克基为团长,考察的重点是传统医学的作用。考察组在湖北仅停留3天,参观武汉市第一医院后,于5月27日至28日冒雨考察了县人民医院、药检所、制药厂、浩口卫生院、杨市卫生院和勤劳大队卫生室6个单位。考察组对潜江传统医学的发展和应用给予高度赞扬。1978年6月,作为全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潜江县出席了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医药工作得到国家卫生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