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在地质构造上主要属于潜江凹陷,沉积厚度大,成油地质条件好,成为湖北省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湖北省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和第一口自喷油流井都是在潜江探测建成的。
自1958年起,国家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县委和全县人民密切配合,大力支援,对潜江凹陷进行地质普查勘探。1958年,地质部湖北石油地质队和中原石油物探大队,石油工业部四川两湖勘探大队101地质队、华北石油勘探处106地质队等单位先后在江汉盆地进行石油勘探。1961年7月,湖北石油地质队在王1井发现4层共6.95米厚的含油砂岩,为湖北省石油地质勘探史上的重要发现。
1961年11月,石油工业部在潜江县城成立江汉石油勘探处,陆续从四川石油管理局、贵州石油勘探局、银川石油勘探处、海南石油勘探大队抽调人员、设备,加强对潜江凹陷的勘探力量。1962年,地质部将原湖北石油地质队和中原石油物探大队分别组建为第五普查勘探大队和第四普查勘探大队,投入综合勘探。
我为祖国献石油
1964年5月到11月,江汉石油勘探处1251钻井队在钟市构造发现钟1井4层共4.8米和钟3井5层共5.3米厚的油层。1965年5月,第五普查勘探大队在王2井发现9层共8.3米厚的油层,7月测试获得日产1.28吨的工业油流,成为湖北省第一口工业油流井;不久在王3井获得工业油流。同年9月,江汉石油勘探处3204钻井队在钟11井发现15层共11.8米厚的油层,完钻测试获得日产6.7吨的自喷油流,成为湖北省第一口自喷油流井,不久在潭口的潭1井也获得工业油流。为尽快勘探含油面积,石油工业部从1965年起陆续从广东茂名石油公司,玉门、新疆、四川石油管理局和大港抽调人员、设备,加强对江汉石油的勘探。1965年12月,以原江汉石油勘探处为基础,成立江汉石油勘探指挥部,下属8个地震队和11个钻井队,重点勘探钟市、潭口和张港地区。第五勘察大队重点勘探王场构造。1966年上半年发现钟市油田和王场油田,其中有两口井分别获得日产201吨和533.5吨的高产油流。
1965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三线”的国防工业、原料、材料、燃料、动力、机械、化学工业以及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设起来,使“三线”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大后方。这里所说的“三线”是一个具有军事和经济地理含义的区域概念。当时将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后方地区的地理区域划分为一、二、三线,“三线”即后方地区。江汉地区即属于“三线”,这里的石油勘探成果加速了上层在此会战的决心。
1966年8月,江汉石油小型会战开始。石油工业部在今五七地区成立江汉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是年有职工7900多人,技术设备1419台,重点勘探王场、沙市两个构造。到1967年上半年,在王场构造共钻井24口,其中18口井获得工业油流。1967年下半年到1969年上半年,在潜江凹陷和江陵凹陷共打探井43口,除王场、钟市构造外,又在广华寺、浩口、高场等构造上的17口探井中见到油气显示。同时第五勘探大队也钻井28口,其中3203钻井队在广华寺构造钻探的潜深7井,经测试获日产76吨的工业油流。(www.xing528.com)
1969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计划座谈会上对潜江地区的江汉石油会战做出重要指示,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进行石油会战。8月1日,由武汉军区、石油工业部联合组建江汉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11月14日更名为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在潜江五七地区正式成立。江汉石油会战是我国石油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战,历时2年零9个月,初步形成了由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炼制、石油机械制造和科学研究等单位组成的综合石油基地。这次会战,从全国各石油单位抽调了5.28万名职工、武汉军区2.54万复转军人参加会战,会战人数一度达到12.89万余人,从全国各地调进114部钻机,设备10103台,各种钢材15.1万吨,木材7.3万立方米,水泥17.5万吨,采购资金达7.86亿元。经过会战,不仅在江汉平原建设起一个初具规模的综合石油基地,而且揭开了中部地区找油找气的序幕,改善了我国石油工业布局。1972年4月会战结束后,成立了江汉石油管理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兴办农场,开展农副业生产,建立城镇,安置职工家属,在东荆河以西的潜江境内逐渐建成了广华、向阳、五七、王场、周矶等小城镇,井架立于5个小镇之间,形成了一座松散的石油城,与潜江县城隔河(东荆河)相望,彻底改变了潜江的面貌。
部分潜江青年参加油田大会战时的合影
潜江县大力支援石油会战。1969年8月会战开始,潜江成立由县革委会副主任冯绍翼为组长的江汉油田会战办事组(12月19日更名为“五七油田会战办事组”),负责油田物资供应等服务工作。9月27日,县革委会、县武装部联合下发《关于成立为石油会战服务的办事机构及迅速组织基干民兵参加石油会战的通知》,要求蚌湖、浩口、熊口、老新、渔洋等区革委会成立为石油会战服务的办事小组,其他地区指定专人负责;蚌湖、老新、渔洋、浩口等区抽调民兵700人组成10个连队,参加地区组织的石油会战。10月5日至7日,荆州地区革委会召开有潜江、沙市、江陵、天门、沔阳等7个县参加的石油会战地方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发扬高度的共产主义风格,把方便让给人家,把困难留给自己,以保证石油会战的顺利进行”。为适应会战的需要,潜江县会战地区的商业、银行、邮电、服务行业等机构相应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增设,并派得力干部加强领导。1970年11月,潜江组织4个民兵团计11581人(其中女民兵3357人)参加修路、架桥、采沙、打井、修建水利倒虹管和民用、工业房屋7个项目的施工任务,至1971年3月共修筑大、小公路34条,长99.5公里;疏通水渠7条,长27.1公里,完成土方72万立方米;修建了长27.1公里、宽7.1米,流量为20立方米/秒的高场倒虹管工程。县商业、粮食等部门派出百余人,组建商店、食品、粮食等9个商业服务单位。1971年4月再次调集民兵2000人支援油田建设。从1969年8月至1972年5月,粮食部门向油田供应粮食2934万公斤、食油54.25万公斤;商业部门向油田供应活猪10.4万头、鲜蛋1.64万担、自行车957辆,销货总额达567.43万元。
为适应江汉石油会战的需要,省革委会根据国务院业务组的指示,决定对武汉至沙市路段进行全面改建,潜江负责完成县境内路段的改建任务,该段自沔阳深江站入境,途经莫市乡、城关镇、后湖农场、浩口区(镇),至丫角庙出境,长49.12公里,全段有大、中、小型桥梁11座,涵洞90处。1969年7月26日,县革委会成立公路修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政工组、工程组、后勤组等机构,由革委会副主任程子英任指挥长,组织1万多劳动力,于1970年10月改建竣工,路面结构为块石基础,泥结碎石嵌逢,沥青砂封面。汉沙公路是全省也是潜江县境第一条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
在修建汉沙公路过程中,1969年9月10日成立“东荆大桥指挥部”,开始修建东荆河大桥。东荆河大桥位于县城西4公里、汉沙公路东荆河上。在桥建成前,虽有车渡,但极为不便,有民谣“东渡日头出,西渡日头落,行人心焦急,渡工莫奈何”,两岸交通经常因涨水中断。1966年春,省人民政府决定修建东荆河大桥,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1969年省公路管理局在经过勘探后将设计方案上报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8月即批准执行,10月10日破土动工,次年5月建成,历时8个月,动用标工61万个,投资293万元。该桥长1104.64米,桥面宽9米,桥身由43孔组成,其中2孔跨径27米,5孔跨径40米,36孔跨径20米,高水位时,桥下通航净空5.5米,净宽40米,为特大桥梁。汉沙公路潜江段的竣工和东荆河大桥的竣工极大地改变了潜江交通落后的面貌。
1971年4月21日,县革委会发出《关于组织民兵参加三线建设的通知》,按照上级安排确定调集6950人参加三线建设,其中参加6005工程4750人,五七油田建设2000人,地方水泥采石200人,参加三线建设的民兵月工资每人37.5元,其中交生产队记工分20元,发给个人17.5元。同日,刚刚恢复的潜江县委发出第一号文件《关于参加三线建设组建民兵师的指示》,决定组织一支支援三线建设的大军“潜江民兵师”,民兵各级组织按照正规部队建制,配齐班、排、连、营、团各级骨干,团部成立临时党(团)委,营部成立临时党(团)总支,连部建立党(团)支部,以充分发挥党员在三线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到11月,全县按部队建制组成1个民兵师(辖5个团),12101人(其中女民兵1162人),开赴谷城旭东工程建设第一线。4个月共挖河4677米,改田、造田496亩,新建和扩建桥梁5座,修涵洞水坝14处,修筑公路7.5公里,筑铁路路基、铺铁轨720米,干(浆)砌石块2.15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2600立方米,开山平场28处,埋水管2197米,完成土石方共51.8立方米。另外还架设各种线路24公里,装卸运输物资9.35万吨,锯木1939立方米,配合专业队施工建房6290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