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市革命老区的波澜壮阔经济社会建设历程

潜江市革命老区的波澜壮阔经济社会建设历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潜江县委、县人民政府遵照上级的部署,联系潜江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1949年前,潜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新政权建立之初的教育文化,是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相适宜的。与此同时,积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迅速建立文化机构,发展文艺事业。各地还有众多的专业和业余皮影戏演出队。

潜江市革命老区的波澜壮阔经济社会建设历程

从1949年10月至1952年底,新中国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共潜江县委、县人民政府遵照上级的部署,联系潜江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的工作。

抗灾救灾,恢复农业生产。1949年前,潜江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各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1912年至1949年发生溃口决堤146次。1948年8月30日,蚌湖堤决,9月康家店、柴家剅等地溃口,10月5日沙洋堤决,全县69万亩农田受灾,占农田总面积的74.5%。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随之而来的饥荒,县委把生产救灾作为工作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饥民度荒。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将其列为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以县委书记王克强为主任委员的县水利委员会,以加强县委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亦相应成立水利委员会。堤工按人、田、资负担,叫“人田出夫,人资出夫”(人:指男18岁到50岁,女18岁到45岁的劳力,每劳力派1至2个工。田:指户主家的土地数,每亩派2至4个工。资,指城镇工商业者,按每年11月份一个月的营业税负担),灾区民工每个工日获米2.8斤,非灾区民工每工日获米1.8斤。另外,对劳动强度大的民工(如踩工等)每个工日发米5至8斤。还按照“超工进米,欠工出粮”的办法,每超过一个工日发米4斤。全县2万劳力投入堤防岁修,治理了汉江干堤、东荆河堤,着重加固堤防以御外洪。同时开展了以治理水窝子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减少了洪水灾害的威胁;在堤防岁修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51年,省水利局设计,武汉信谊营造公司承建,农林部贷款38亿元(折合新人民币38万元),建设幸福闸,工程最大排水能力达21.84立方米每秒。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670万元,比1949年的2563万元增长43%;粮食总产量达到123437吨,比1949年的88985吨增长39%;棉花总产达到4057吨,比1949年的2408吨增长68%。与1949年相比,新增劳动力23457个,新增耕地面积6.4万亩,新增农作物播种面积14.55万亩。

调整工商业和扩大城乡交流。潜江由于多年战乱和频繁天灾,物资匮乏,商业萧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把加强贸易运输、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激活农村经济、克服财政困难的重要措施的要求,县委、县政府以扩大市场流通为先导,以流通推动生产,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发挥各种经济成分在扩大商品流通方面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城乡物资交流。扶持和发展私营商业。1949年,全县有个体商业户1400户,从业人员2200人,1951年,根据中央关于调整公、私关系的指示,为扶持私营商业的发展,在资金和货源上予以照顾。1952年,全县私营商业发展到2463户,从业人员6658人。私营商业在建国初期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扶持私营商业的同时,全县合作商业和国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全县共有国营企业7家,固定资产8.1万元,工业总产值72.22万元(含1家公私合营产值10.35万元)。到1953年底,公私商业营业额比重发生变化,国营经济实力大为增强,逐渐占领了市场,各地市场活跃起来。商贸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有些游商开始固定到本地投资建厂。张港游商修建织布厂和农产品加工厂、锯木厂。黑流渡游商修建机制香烟厂、毛巾厂和针织厂。竹根滩游商建成织布厂、毛巾厂。铁、木、纺织、针织、成衣等手工业联营社,也迅速建立起来。全县初步形成了国营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教育文化事业的除旧布新。新政权建立之初的教育文化,是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相适宜的。为实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对旧的教育文化事业进行了改革,发展人民教育事业。1949年,全县没有一所完整的学校保存下来,党在战争的废墟上为工农大众子弟建设学习家园,到1953年春,全县建成各类学校105所,有学生1.9万人,教员700名。为提高工人农民和干部的文化水平,各地还成立了识字运动委员会、冬学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县委、县政府开办直属机关干部文化班。提高了工人、农民和干部的文化水平,为此后进行广泛的成人教育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积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迅速建立文化机构,发展文艺事业。1949年5月设立文教科,1950年2月建立县人民文化馆,次年5月,建立城关镇文化站,1953年又相继建立熊口、浩口等区文化站,每个文化站配专职文化干部2人。县(区)文化馆(站)主要从事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宣传和推广工作,组织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1950年1月组建潜江县复兴剧团,1953年该剧团由20多人增至30多人,这是当时潜江唯一的专业剧团。这期间,业余剧团得到发展,由1950年的6个增加到1953年的65个。各地还有众多的专业和业余皮影戏演出队。每逢节日和重大政治活动,各地群众或组织秧歌队、腰鼓队,扭秧歌、打腰鼓,载歌载舞,或舞龙灯,划彩船,演花鼓戏、皮影戏,喜庆隆重。这些文化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中心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政治氛围,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www.xing528.com)

卫生事业的起步。当时,由于缺医少药,加之霍乱、脑膜炎、疟疾天花传染病频发,血吸虫病等地方病肆虐,人民群众健康无保障。建国初期,新政权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致力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950年1月成立潜江县卫生院,行使全县医疗卫生工作行政管理职能,承担医疗、妇幼保健等业务工作。同月,设立潜江县卫生防疫委员会(1953年更名为潜江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全县卫生防疫工作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区镇从1951年起陆续建立卫生所和卫生防疫站。对个体行医者,县政府分别于1950年、1951年、1952年进行资格审查和技术考试,共有400多人经审查和考试合格,获得开业执照。1950年11月,竹根滩有4名中医合资开办潜江第一个联合诊所。1952年,中西医联营开办的诊所达到18家。至此,初步形成县医院、区(镇)卫生所和联合诊所的医疗卫生工作格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县政府还先后拨出专款,免费为群众治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接种。1950年秋,全县开始大规模接种牛痘,注射霍乱、伤寒混合疫苗。1950年接种41450人,1951年接种142067人,注射疫苗3269人。到1952年天花被彻底消灭。1952年8月,省政府拨给潜江医疗款1.5万元,免费为烈、军属,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及城乡贫民治病。从1952年11月1日起,全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文教卫生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革命伤残军人实行免费医疗,当年享受免费医疗人数为1723人。

此外,还开展“三反”“五反”和整风整党运动,对于遏制铺张浪费现象,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保持干部清正廉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打击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调整公私关系,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