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南襄北党政军机构建设-潜江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襄南襄北党政军机构建设-潜江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攻势下,下午5点,朱秉坤被迫宣布投降,开赴指定的洪宋场集合待命。根据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五师师部的决定,十五旅与三军分区合并,对内取消十五旅名义,撤销襄河地委襄南代表团,襄南地区抗日斗争由襄河地委和军分区直接领导。同时,撤销襄南中心县委和襄南指挥部,成立江陵中心县指挥部、中心县委、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书记吴云鹏,县委机关设在龙湾。

襄南襄北党政军机构建设-潜江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襄南,即襄河(汉江)以南的江汉平原,北靠襄河,南临长江,包括江陵潜江监利、沔阳、汉阳等县和天门、汉川荆门石首等县的一部分。境内洪湖、排湖、白鹭湖、三湖、长湖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河湖港汊地带,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盛产粮棉鱼藕,是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自古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1942年10月,为了加强对襄河地区的领导,鄂豫边区党委成立中共襄河地委,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即各级党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各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襄河地委、襄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襄河军分区(又称三地委、三专署、三军分区)同时组建。1942年12月,襄河军分区派遣彭怀堂、王建桥两次率部从汉沔渡河南进,在日伪的夹击中返回。1943年1月,王珊带3个连再次度过襄河进军襄南,不到一周,就被日军“扫荡”回襄北。接着沈清带4个连的兵力从张新场渡河进入潜西,同样没有站住脚跟退回襄北。

1943年3月下旬,三军分区参谋长李人林、四十五团政委戈平奉命率四十五团一营,从潜北泗港、多宝湾两敌据点之间的巴家台夜渡襄河。此前,分区派遣天京潜县副县长张家振、朱显伟多次同聂吕滩的伪蚌湖区区长聂国柱谈判达成了协议,由聂为进军襄南的新四军部队提供船只,因此部队很顺利度过襄河。随即留下一部分在潜西建立荆潜边抗日根据地,接着部队在敌人缝隙中前进,经万里镇、太和场,进入三湖边的土地口驻扎,因邓理的关系,部队很快即与土地口、张金河、洪宋场等地的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1943年4月上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真、十五旅政治部主任刘放率一批干部和四十五团二营,从襄北观音湖到聂吕滩过襄河,经万里镇、太和场、浩口进入洪宋场,由张礼成、赵远松联络带路,来到徐李榨房湾和李人林部会合。不久,四十五团参谋长青雄虎亦奉命率一个营从京山南山赶到襄南开辟白鹭湖以南地区。根据边区党委和地委的指示,中共襄河地委襄南工作委员会和襄南指挥部在徐李市组建,负责全面领导开辟襄南的工作。

新四军在土地口、洪宋场一带,收编了原国民党一二八师独立团倪辑伍部。5月9日,李人林率部包围长湖土匪头子刘银国的司令部驻地——白鹭湖边的牛佬湾,经过激战,将其击溃,刘银国率残部逃走,徐李市、张金河成为新四军的根据地。5月10日,李人林率部击退了潜江、丫角敌伪300余人的进攻,乘胜打退了日伪对土地口、徐李市等地的“扫荡”,歼灭伪军李生坤之监利保安大队一部。5月下旬,经过多方工作,驻扎潜江的伪军暂编第6师第3旅第7团团长李正乾率领全团800多人接受新四军的改编。李人林部经过1个多月的军事斗争和瓦解伪军的工作,在江陵、潜江边的三湖、白鹭湖地区站稳了脚跟。

1943年6月6日夜晚,新四军发起熊口战斗,集中力量歼灭伪军六师第二旅朱秉坤部。7日拂晓向熊口、周家矶、新阳家场等据点发起攻击。周家矶据点之沈锡庚部突破荆潜地方武装的重围,向潜江县城方向狼狈而逃。驻守熊口的两个团则顽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十五旅30多名指战员受伤。上午9点,驻守街北头阵地的伪军王启瑞营在火线起义,让出北街防御阵地,新四军四十四团一营乘势攻入街内,消灭敌人1个中队,四十五团也在街南头打开缺口,将伪军压到街北一角,伪军仍凭借工事进行抵抗。十五旅一面进攻,一面通过李正乾、王启瑞在阵前喊话,指挥部一再写信劝朱秉坤投降。在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攻势下,下午5点,朱秉坤被迫宣布投降,开赴指定的洪宋场集合待命。

6月9日夜,襄河地委襄南代表团在洪宋场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处置朱秉坤的办法。正在权衡之际,王启瑞送来了朱秉坤在秘密部署向长湖逃窜的紧急情报。鉴于朱坚持与新四军为敌,会议决定将其包围缴械。于是,十五旅开赴洪宋场将朱部围歼,俘获人枪千余,伪六师二旅全部被歼,仅朱秉坤带随从逃走。至此,熊口附近的阳家场、马家场、吴家场、周家矶等10多个敌伪据点均被拔除,潜西、潜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通向洪湖的通道终被打开,熊口战斗取得完全胜利。

为了就近对襄南地区进行指挥和领导,襄河地委和三军分区的领导机关于1943年9月从潜北夏家场(现属天门)移驻浩口一带。根据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五师师部的决定,十五旅与三军分区合并,对内取消十五旅名义,撤销襄河地委襄南代表团,襄南地区抗日斗争由襄河地委和军分区直接领导。张执一任襄河地委书记兼三军分区政委,方正平任军分区副政委,方正任军分区参谋长,刘放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杨经曲任司令员。

在襄河地委移驻浩口的同时,地委在熊口孙桥一带组建中共襄南中心县委、襄南政务委员会和襄南指挥部,由李人林任中心县委书记、指挥长兼政委,刘真任副书记兼副政委,刘宝田为常委兼任襄南政务委员会主席。襄南政务委员会下辖江陵、荆潜、监沔、天潜沔、汉(川)沔等县,并相应建立了区乡一级政权,每县都有二三百人的武装。襄南政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襄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正式形成。(www.xing528.com)

新四军在襄河地区对日军的军事行动,东面威胁着日军控制的平汉、粤汉铁路,西扼长江,缚住了敌人手脚,配合了友军正面战场作战,迟滞了日军进攻南亚的时间,也支援了盟军作战。此间,襄河地委一直驻扎在浩口、熊口一带领导广大襄河地区的抗日斗争,潜江及其周边地区成为襄河抗日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中共襄南地委、襄南行政专员公署、襄南军分区旧址

襄南地委印发的《襄河报》

随着襄南抗日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和巩固,1944年11月25日,鄂豫边区党委和五师首长决定以襄河为界,将襄河地区划分为襄南、襄北两个地区,其党政军机构一分为二:襄河地委划分为襄南、襄北两个地委;第三军分区划分为第三、第五两个军分区;襄河行政专员公署划分为第三、第五两个行政专员公署。同时,撤销襄南中心县委和襄南指挥部,成立江陵中心县指挥部、中心县委、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书记吴云鹏,县委机关设在龙湾。

襄南地区下辖江陵、监利、监沔、天潜沔、川沔、嘉蒲、石公华、荆潜、荆钟北山当阳10县(共140个乡、1445个保),共有面积48078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区约15075平方公里,占37.8%,游击区约25703平方公里,占62.2%,人口255万(为1945年9月数字)。襄南党政军机关设潜江熊口,方正平任襄南地委书记,李守宪任副书记,吴云鹏任组织部长,萧松年任宣传部长;李守宪任第三行政专员公署专员,潘哲夫、刘宝田任副专员;吴世安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地委书记方正平兼任政治委员,刘放任政治部主任,方正任参谋长。三军分区下辖45团、30团、31团、32团、33团、襄西中心指挥部、江陵中心指挥部、汉沔中心指挥部、嘉蒲支队、江南中心指挥部、天潜沔总队、荆潜总队、监利总队、川沔支队、江南挺进支队、池西游击大队。

襄北地区下辖京北、天汉、京钟、天京潜、天北、应西6县(共125个乡、1518个保),共有面积7300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区3209平方公里,占43.82%,游击区约4091平方公里,占56.18%,人口130万(1945年9月的数字)。襄北党政军机关设在潜北夏家场。郑绍文任襄北党委书记,谢威任组织部长;张谦光任第五行政专员公署专员,谢威任副专员;吴林焕任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地委书记郑绍文兼任政委,李人林任参谋长,侯政任政治部主任。五军分区下辖43团、44团、天汉总队、天京潜总队、京北总队、应西总队、天北大队。

襄南、襄北党政军机构的成立,为加强对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加强各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和准备战略反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