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潜江:湘鄂西苏区保卫战的胜利

潜江:湘鄂西苏区保卫战的胜利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第十军军长、湘鄂川边“清乡”督办徐源泉,分三期对洪湖苏区进行“围剿”,在红军南征、洪湖苏区兵力空虚的情况下,潜江军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不畏强敌,排除干扰,顽强奋斗,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重大打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保卫苏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湘鄂西特委将这部分力量整编为新六军,段德昌任军长。加上7月份以来,洪湖苏区发生严重的水灾,苏区群众流离失所,红军的给养十分匮乏。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的震惊。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第十军军长、湘鄂川边“清乡”督办徐源泉,分三期对洪湖苏区进行“围剿”,在红军南征、洪湖苏区兵力空虚的情况下,潜江军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不畏强敌,排除干扰,顽强奋斗,给国民党反动统治以重大打击,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保卫苏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0年9月,湘鄂西特委书记兼红二军团政委邓中夏到老新口贺龙驻地和红二军团军部所在地,召开红二军团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要红二军团渡江南下,配合红一、三军团进攻长沙的指示。红二军团南征时,洪湖苏区各县的地方武装几乎全部被编走,在兵力十分空虚的形势下,洪湖苏区遭到徐源泉部的第一次“围剿”。

在此紧急关头,段德昌率领手枪队护送红二军团的一部分伤病员返回洪湖苏区。不久,在杨林市战斗中与主力红军失掉联系的红六军十七师五十一团陈光明、陈华山两个营、四十九团杨嘉瑞营以及四十八团和二军十二团的一部分指战员也陆续回到了根据地。湘鄂西特委将这部分力量整编为新六军,段德昌任军长。新六军的组建,为洪湖苏区反“围剿”斗争增添了一支有生力量。

1931年1月1日,敌军集中力量开始对江北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即第一次“围剿”)。第一路为敌四十八师一四三旅及一四四旅一部,自潜江沿东荆河两岸由北向南进攻,各地反动团防互为纠结,血洗苏区,占领浩口、熊口、龙湾、总口、拖船埠等处,各地苏维埃政权遭到严重破坏,干部、群众以及红军家属惨遭屠戮。潜江县赤色游击大队在广大群众配合下,充分利用水网、湖泊、堤岸、柴林等有利地形,采取夜袭、伏击、破坏等刀刃战术,在浩口、左家场、刘家场、总口等地英勇阻击敌人,后转至白鹭湖实施外线作战。区、乡赤色武装就地坚持斗争,破坏敌人交通,扰乱敌人后方,有力地配合了段德昌的新六军在江陵胡家场的歼敌斗争。

红军二团部、红三军军部旧址内景局部(红军街上)

2月1日,敌人发动了以石首为重点的第二次“围剿”,苏区的兵工厂、医院、民房大量被焚毁,苏区遭到严重破坏。2月10日,敌人开始进攻江陵地区,企图先消灭江陵地区的武装,然后移兵向江南进攻。敌一四三旅及补充第一、第二团先后占领了资福寺、岭河口、郝穴、普济观,并封锁长江口;敌一四四旅自浩口向龙湾进逼;敌新二旅自监利城、太马河、观音寺向西压迫。至2月底,汪桥、堤头、沙岗、胡家场等地相继被敌人占领。这时候,江陵、潜江县委领导地方武装在龙湾、竺家场、新场等地进行了20多天的顽强战斗,袭击了新场,歼灭敌人补充第一团一部,然后转入白露湖、三湖等地坚持斗争。

1931年5月,蒋介石与桂系矛盾加剧,徐源泉所属各师相继撤出洪湖地区。红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和各县武装进行全面反击,共歼敌2000余人,缴枪千余支,洪湖苏区的江北根据地除监利、沔阳、潜江等县城外全部恢复。洪湖苏区的军民终于取得了反一、二次“围剿”的重大胜利。(www.xing528.com)

1931年7月,敌军发动第三次“围剿”。此时,红军主力七、八师依然远在均县、房县一带,洪湖苏区的红军只有九师二十五团、二十六团,湘鄂西警卫团和教导营,加上各县的地方武装,总计不过五六个团的兵力。要战胜数倍于己的敌军,有很大困难。加上7月份以来,洪湖苏区发生严重的水灾,苏区群众流离失所,红军的给养十分匮乏。

8月10日,段德昌率红九师师部、二十六团和教导营向潜江、天门挺进。在潜江军民的大力支援下,部队由熊口出发,13日占领周家矶,守敌退往潜江县城。当晚,红军又乘胜追击,占领了黄家场,获得不少军用品。14日清晨,留守的二十五团占领直路河,夺敌枪百余支,俘虏敌军数十名。当晚又攻占了莲花寺,敌军向潜江溃退。15日,二十五团在潜江城南的杨家场,与敌新三旅之薛汝平残部激战,消灭敌人一个营,剩余的敌人逃往潜江城。留守洪湖的二十五团于14日占领直路河、莲花寺,15日在潜江城南面的杨家场歼敌新三旅之薛汝平部一个营,县城敌军弃城逃向张截港和泽口。红军兵不血刃占领潜江城。至此,潜江苏区全部恢复,潜江县革命委员会在县城重新建立。

24日,敌四十三师两个团与薛汝平残部向潜江城猛扑,二十五团避其锋芒,主动退出潜江城,待敌骑兵进攻县城时,二十五团左右伏击,大败敌军,俘敌300多人,缴获武器、马匹等千余,并乘胜收复竹根滩、泽口。

仅半个月的时间,国民党军队围剿洪湖苏区的前锋部队即已大部丧失,被迫停止了进攻。红九师军事上的胜利,不仅充实了二十五团、二十六团,还装备了新成立的二十七团。监利、沔阳、汉川苏区得以巩固,潜江政权得到恢复,并占领了天门的一部分地区,发展了荆、天一带的武装斗争。

与第一、二次反“围剿”一样,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潜江军民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苏区的过程中为革命再次付出了重大牺牲。特别是被敌人占领的苏区损失尤为惨重,竹根滩区苏维埃政府各乡、村在1931年下半年被杀害工作人员90余人,沙街乡政府工作人员全部被杀害,黄家场区在几个月时间亦被杀害40余名干部。

在连续三次反“围剿”中,潜江苏区的军民在极端恶劣艰苦的环境里,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以芦林为房,船板为床,菱角为粮,断绝敌人的交通,扰乱敌人的后方,动摇和瓦解敌军,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经过半年殊死搏斗,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围剿”,并在斗争中壮大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