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重祸东江,再次对广东革命政府造成威胁。1925年9月间,陈军的林虎、洪兆麟、叶举等各部驱逐了驻汕头的许崇智部,占领了汕头及其周围各县。随后,分三路入侵海丰、陆丰、紫金、老隆等,逼许崇智部退守平山、淡水一线。9月16日,陈炯明由沪抵港,筹划进犯广州事宜。他指派刘志陆为总指挥,李易标为前敌指挥,并约同南路邓本殷一致行动,分头并进,企图一举攻下广州。面对这种形势,国民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下,特别是在共产党人的促进和帮助下,作出了出兵东江的决定。
第二次东征打击的目标和进军地点虽然和第一次东征相同,但敌我阵势已发生很大变化。从革命军方面看,由于国民政府统一军政、组建了国民革命军,初步实现军事上的统一指挥,从而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由于在国民革命军中政治工作地位的确认,使共产党人在军队中能发挥重大作用。当时国民革命军中约有1000名共产党员,其中70%在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这对国民革命军的发展和第二次东征的胜利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消灭了杨、刘叛军,整肃了不轨军队,各部门、各部队加强了合作,从而能够团结战斗去争取胜利。同时,由于这次东征是同保卫省港大罢工、保卫东江农民运动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的,因而它更广泛地得到工、农和各界人民群众的支援。总之,同第一次东征相比,革命军的实力以及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大大发展了。而陈炯明方面,经过革命军第一次东征的打击,精锐已丧失殆尽,虽然得到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扶植,但新败之余,元气未复,士气与实力都远远不如往昔。这时,陈军内部又矛盾重重,各军不相统属。林虎、洪兆麟对陈炯明怀有异志;而陈炯明为防备林、洪势力强大,难以指挥,改任刘志陆为总指挥。这就自然使陈军实力受到削弱。加之人民群众对陈军重祸东江恨之入骨,这就注定他必然再次失败。
东征军由蒋介石任总指挥,周恩来任总政治部主任。总指挥部下辖三路纵队:第一纵队以何应钦为纵队长,兵力1.5万人,任中路,是这次东征的主力;第二纵队以李济深为纵队长,兵力约1.2万人,任右路;第三纵队以程潜为纵队长,兵力约6000人,任左路。苏联顾问罗加觉夫、切列潘诺夫等分别随总指挥部和各纵队出发。这次东征吸取第一次东征的经验,进一步加强政治工作。出征前夕,总政治部组织强大的政治宣传队,人数共200余人,以随军出发。在周恩来领导下,总政治部制定了《战事宣传大纲》,拟定了《政治设施方案》。还成立了社会运动科,以大力扶助工农运动,并提出发展党务工作的规划。
东征前夕,中共广东区委指定杨石魂等共产党人率领岭东革命同志会部分人士进入潮汕地区,与当地党团组织一起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斗争,以策应、援助东征军。共产党员古大存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五华县组织群众武装配合革命军东征。
10月1日起,东征军各部相继出发,预计1个月内完成战事。10月初,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广东省政府分别发布宣言、布告,宣布东征目的、革命军纪律和政府的政策法令,宣告第二次东征开始。(www.xing528.com)
第二次东征经历的主要战事是:(1)惠州之役。这次东征采取中间突破,直捣惠州的作战方针。因此,惠州是东征军攻击的第一个目标。惠州是陈炯明的老巢,地势险要、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惠州守军杨坤如部是第一次东征时唯一未受损失的部队,他们企图利用天险将革命军阻于惠州城下,然后反守为攻,歼灭革命军。能否攻下惠州,成为第二次东征胜败关键。10月11日,东征军抵惠州城郊,形成对惠州的包围。13日上午开始攻城,重点攻击北门,以第一纵队第二师刘尧宸的第四团担任主攻,多次冲锋皆未成功,团长不幸牺牲,全军伤亡过半。次日,东征军调整兵力后,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攻破北门进入城内。此时,以蒋先云为团长的第七团也攻破西门。经过激烈的战斗,革命军攻占天险惠州。杨坤如负伤败逃,所部来不及逃走的尽被俘获。革命军能在两天内攻破素称“南方第一坚城”的惠州,是由于军队与人民的团结,以及共产党员为革命而战的献身精神起了主要作用。据统计,第一军有27名连党代表参加的攻城先锋队,其中21名牺牲,6名负伤。亲自经历这一战役的苏联顾问切列潘诺夫说:“惠州要塞实际上是共产党人拿下的,他们的意志比攻不破的围墙还要坚硬”此役胜利为第二次东征胜利奠定了基础。(2)占领海丰、陆丰、紫金、老隆。惠州克复后,东征军军威大振,从此长驱直入:第一纵队于10月22日占领海丰,26日占领陆丰;第二纵队20日占领三多祝,后经过各师配合战斗于26日进克紫金。第三纵队22日克河源,25在蓝口击败敌军,26日占领老隆。(3)华阳、河婆之役。当东征军从惠州分途进军时,东征军总指挥部与谭曙卿所率第三师与陈军林虎部遭遇,由于三师轻敌冒进和蒋介石判断失误,使敌有机可乘,致使三师全线崩溃,仓惶败退。这时组织抵抗为时已晚。在这极端危急的时候,陈赓指挥警卫连掩护蒋介石渡河,脱离险境。华阳之役失利后,五华县有组织的农民积极帮助东征军脱险。何应钦、周恩来率第一帅于26日占领河婆,后又在当地人民支援下与三纵队所部以及第三师配合在华阳、罗甘坝一带经过激烈战斗,大破林虎和洪兆麟部,使其精锐尽失,终于扭转了蒋介石等轻敌冒进造成的失败。经华阳、河婆之役,“逆敌势潜”,这对取得第二次东征的最后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4)占领潮梅,歼敌闽边。当右、中两路激战于华阳、河婆时,左翼第三纵队于10月28日不战而取五华县城。31日攻克兴宁城。11月3日进驻梅县县城。至此兴梅之敌被肃清。第一纵队第一师在河婆取得胜利后,于11月2日攻占普宁,3日克揭阳,4日进攻潮汕,下午周恩来率政治部人员进入汕头。6日东征军总指挥部进驻汕头。第二纵队张发奎部攻占紫金后,奉命开赴南路参加讨伐邓本殷之战。陈济棠师继续东征,于11刀7日攻占饶平。11月中旬,何应钦、谭曙卿、程潜三路入闽,追歼残敌,分别在永定、平和等地全歼逃敌刘志陆部。至此,第二次东征取得完全胜利。
在东征中共产党人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共产党人主持的政治工作收到显著效果。据统计,东征中散发的各种政治宣传品共达179万多份。宣传队各支队沿途不断向群众发表演讲,其中第一支队就达878次。蒋介石对政治宣传工作的成绩颇为赞赏。他说:“此次行师,各军中有党代表政治人员,则官兵咸有顾忌。演讲使明主义,方能勇敢摧敌。住行一地,开军兵联欢会,宣言、标语播扬革命宗旨,故民众愿与合作。有连夜砻谷宰豕拔蔬菜相饷,沿途设坐备茶以供。此得力于宣传,及严肃军纪,不拉夫,与购物公道之效果也。”总政治部积极支持、帮助各地工农运动,不但拨发枪械武装各地农会、农军,并派出人员加以指导,从而推动了东江各地的革命运动很快复兴并迅猛发展。各地区普遍组织农会,新学生社、妇女解放协会、教职员联合会、商民协会等团体,也纷纷建立起来。总政治部在东征中大力开展党务工作,周恩来担任国民党东江党务组织主任。东征军每到一处,政治部即派员宣传党义,登记党员,恢复和整顿或建立国民党地方组织。12月8日成立了以彭湃、邓颖超、赖先声等为委员的国民党潮梅特别委员会。1926年4月,成立了以肖鹏魂、冯明光等为委员的国民党惠属特别委员会。经过一系列工作,东江地区的国民党组织重整旗鼓,朝气勃勃,一度成为先进的国民党地方党部之一。周恩来和革命军中的共产党人,还为建立和发展共产党、青年团的地方组织做了大量工作。1925年10月20日,中共海陆丰特支改组为海陆丰地委,由彭湃任书记。10月下旬成立了中共惠州地委,由肖鹏魂(隽英)任书记。11月成立了汕头地委,由赖先声任书记。
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国民政府消除了来自东面的威胁。广东的局势大为改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