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2年国务院文件
1982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文件,指出“专门人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中专以上学历,二是技术员以上职称。二十多年来,学历和职称一直成为我们对人才进行界定的两个主要条件,并被各行各业运用在人才选拔、使用等不同方面,成为对人才界定的绝对权威和唯一的标准。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的这个标准认定逐渐显露出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过分注重学历和职称,忽略了人的能力因素;不能反映人才成长的多样化途径;评价人才时过于强调学历,而使得不少人急功近利等,所有的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才是在环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人都能成才,无法用统一的硬性标准界定。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越来越需要凝聚广泛的智慧力量。
2.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赋予人才新的涵义:(1)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2)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3)做出积极贡献。人才既包括“显现”人才,还包括“潜在”人才;不仅要涵盖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也要涵盖没有学历、没有职称,但有专门技能的人才。
3.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4.201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秉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人才的定义,指出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经过多年努力,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逐渐提高。
白皮书提出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历来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2001年,中国政府将实施人才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2006年以来,中国加强对人才资源开发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先后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三个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统筹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促进人人平等享受人才政策和平等参与人才开发,努力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中国政府实施国家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国家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大力培养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等农村发展急需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流动。(www.xing528.com)
5.习主席上任以来的人才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人才使命:实现中国梦。
——人才制度:国际竞争力。
——人才规律:科学用人观。
6.学界对人才的定义
我国人才学者们也试图通过对人才的定义揭示人才概念的本质。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者们对人才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根据其定义角度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类是对人才的本质界定。我国人才学创始人王通讯把人才定义为“人才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王通讯(2001)[1]、叶忠海(1983)[2]、罗洪铁(2002)[3]等人认为,人才是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通过不断地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钟祖荣(1989)[4]讨论了人才学界关于人才本质的几种意见,认为人才的本质特征是杰出性。罗洪铁(2000)[5]通过对人才本质的分析,指出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人。
一类是在对人才定义的传统基础上,摒除以学历和职称定人才的标准,而提出的新的人才衡量标准。温志兴(2005)[6]概括出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六个评价标准,分别是“以出身作为人才的衡量标准、以资历作为人才的衡量标准、以身份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以学历作为人才的衡量标准、以年薪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以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和美国耶鲁大学合作得出了人力资源能力“三分法”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人的资源能力可以细分为能级依次递进的三个部分,即人的能力可以一分为三,它是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者的有机统一体。三者之间存在着两组简单的等比级数规则:对于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社会需要支付的成本分别为l∶3∶9;而人的体能、技能与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则分别为1∶10∶100。一个人,只有成为同时具备体能、技能和智能的人,才能被称之为人才。
一类是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出人才定义应有时代性。韩金远(2002)[7]及王志田(2003)[8]等对人才进行了定义,认为人才首先具有链条化的特点,当人才处于知识离子度高的环境中,通过接触和相互渗透,低水平就会向高水平靠拢。其次具有优势累积化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量猛增,信息大量产生。人才掌握的知识越多,发挥作用的基础就越牢固,起点就越高,产生的成果就越多、越先进。再次是人才能力素质化。最后是人才学习终身化,终身学习是对人才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胡鞍钢认为,按照政府制定的人才目标,到2020年,中国的人才总量有可能增长80%,由2007年的1.04亿增加到2020年的1.8亿;全国主要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从事研究职业人员都将翻一番,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指全社会教育、卫生、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例明显提高,人才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他认为中国正在酝酿的是一个大战略,由“战略三角”组成,包括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