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三国鼎立
曹操在赤壁之战战败以后,被迫回到了北方,没有力量再去统一全国。孙权在江东的政权更加稳固,刘备也以荆州为跳板夺取益州,天下三分之势初定。后来,曹操把防线撤到襄阳,专心治理西北。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又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并命关羽在荆州向曹操发动猛攻,震动许昌,蜀汉势力发展到了顶峰。孙权招抚了交州和广州,平定了岭南;在曹操的挑拨下,孙权袭杀了关羽,夺取荆州,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全部地区。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事实上已经形成了。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他的长子曹丕继承王位,掌握了朝廷的大权。不久,他废掉了汉献帝,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魏朝。曹丕就是魏文帝。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了蜀汉以后,蜀国人都以为汉献帝刘协已被杀害。刘备觉得自己是汉朝皇室的后代,理应接替皇位。于是,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即位,就是汉昭烈皇帝。因为他以兴复汉室为口号,所以国号仍为汉。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正式形成。(www.xing528.com)
此后,魏、蜀、吴三国积极加强对本国的治理。魏国继续实行大规模屯田,安定农民,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对地方豪强进行抑制,并采用“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加强对人才的选拔。蜀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致力于农田水利事业,派人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保障了成都平原的农田灌溉;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七次捉拿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迫使三国鼎立图其臣服,此后又采取“合”、“抚”政策,巩固了蜀汉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吴国则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同步发展,海上贸易发达;孙权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山越,多次派使者出使南亚各国,并于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等巡视夷洲(今台湾)一年。
三个国家在各自的治理下,出现了势均力衡的局面。他们虽然力图打破均衡的局面,但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能力。因此,三国战争不断,就这样维持了将近6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