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今陕西西安)为都城的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南至岭南,北到河套、阴山、辽东地区。秦始皇像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秦王嬴政创建了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他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历史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以后,觉得自己的功德已经超过了三皇五帝,继续称“王”不足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就决定给自己换一个名号。他从“泰皇”和“五帝”的名称中各取一字,自称“皇帝”,并说:“我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叫始皇帝,以后我的子孙万代以世来记数,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面对刚刚统一的国家,秦始皇吸取周朝分封诸侯导致诸侯混战的教训,不再分封诸侯,而是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这种制度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若干个县;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大事,一律由皇帝决定,郡、县长官完全听命于皇帝。对于中央机构,秦始皇也进行改革,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则是奉常、廷尉、内史等,分管全国各方面事务。中央官员全部由皇帝任免,不再世袭。这样,就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为了防止六国的旧贵族们谋反,秦始皇下令收缴六国的所有兵器。他派人将这些兵器都集中到咸阳,回炉熔化,铸成了12个铜人。(www.xing528.com)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前,各国根本没有统一的度量衡,尺寸、斤两、大小、轻重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混乱的度量衡,不能适应统一国家的管理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于是,秦始皇下令,将秦国制定的度量衡作为全国统一的度量衡。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修建相同的驰道。这些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他还规定全国车辆的轮子之间的距离要相同,使车辆的轨道相同,实现了“车同轨”。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下令使用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实现了“书同文”。
通过这些措施,秦始皇巩固了他的统治,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