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素养培养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自我培养。
(一)培养职业意识
雷恩·吉尔森说:“一个人花在影响自己未来命运的工作选择上的精力,竟比花在购买穿了一年就会扔掉的衣服上的心思要少得多,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当他未来的幸福和富足要全部依赖于这份工作时。”很多高中毕业生在跨进大学校门之时就认为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在大学里尽情地“享受”了。这正是他们在就业时感到压力的根源。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中国有69%~80%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就业时容易感到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完成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培养职业意识就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因此,大学期间,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着重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个性倾向,包括兴趣、动机、需要、价值观等。据此来确定自己的个性是否与理想的职业相符。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比较客观的认识,结合环境如市场需要、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二)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比较容易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定的,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图书馆等获得知识和技能,作为将来职业需要的储备。
(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核心职业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事实表明,很多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有记者调查发现,缺乏独立性、爱抢风头、不愿下基层吃苦等行为表现容易断送大学生的前程。而喜欢抢风头的人被认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用人单位也不喜欢。如今,很多大学生生长在“6+1”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在独立性、承担责任、与人分享等方面都不够好,相反他们爱出风头、容易受伤。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培养独立性、学会分享感恩、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错误和责任都归咎于他人。自己摔倒了,不能怪路不好,要先检讨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思想、情操、意志、体魄等方面进行自我锻炼。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www.xing528.com)
北京职教试点“隐性能力”培养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职成处获悉,由北京市教委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合作推出的胡格教育模式改革试验班实验正在进行。再过两个学期,北京将培养出首批按照德国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的高端职业人才,职业态度、团队合作等“隐性能力”强,将是这些新型职业人才的特色。
发源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胡格教育模式,将职业教育中的非专业能力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内容。这些被称为职业“隐性能力”的非专业能力,包括职业态度、沟通展示、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阅读书写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含若干个能力指标,包括爱国、敬业、独立性、团队、合作、沟通、友善、阅读、理解、表达、倾听、书写、时间管理、成本控制、规范性、环保等。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王东江说,多年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都是重“显性能力”,而胡格教育模式把人格塑造、职业素养这些决定职业人才职业生涯的“隐性能力”放到了首要位置,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技能的传授,而是职业素养的养成。
记者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了解到,进入胡格教育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不同节点,将接受学校和中德职业教育创新学习联盟联合进行的综合职业能力测评。北京市教科院职成所自主开发编制测评任务题库,学生完成测评后将对应生成个人职业行动过程分析报告和综合职业能力诊断报告,报告将作为个性化培养的参考。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1-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