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大学,从不同的认识维度会得出不同的理解。“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政治意义上的大学;“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是思修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的发源地”,这是思想意义上的大学;大学是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这是组织意义上的大学。《辞海》中对大学的解释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大学分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来看,大学是承担高等教育使命的高等学校的统称,一般由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构成,以高层次的知识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为主要使命,是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文化特色突出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二)大学的发展
1.中国古代大学
在我国,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意义的“大学”,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西周《礼记·王制》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自汉武帝以后,历代设立的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都属于大学。涂又光先生对中国古代“大学”概念做过较为全面的概括,简言之,大学有四义:①成人终身教育;②“大人”教育;③大学问;④大学校。而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与“大学校”。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我国的大学源远流长、让人自豪。
2.中国现代大学
现在学界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是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独有的特征是:组成了系(Faculty)和学院(College),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用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以此来判断,中国近代大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1895年盛宣怀创办天津中西学堂(今天津大学)等学堂为标志,中国近代大学萌芽。1898年,由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中国近代的学校制度确立,它主要以日本教育制度为参照,1912年《壬子学制》及1913年《癸丑学制》依然延续了这种“取法日本甚多”的大学体制。以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和1924年《国立大学条例》的颁布及经由蔡元培革新后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等第一批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出现为标志,中国大学在制度层面上,形成了以美国大学模式为主要参照的大学体制。截至1949年,中国共有205所大学。
3.当代中国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大学教育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国民党政府遗留的旧中国高教体系,包括124所公立大学(随各城市的解放被直接接管)、21所教会大学(1951年被接管)和60所私立大学(1952年改造改制成公立大学);二是延安时期解放区的大学。全国共有本专科在校学生11.7万人,研究生629人,教师1.6万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稀缺,内蒙古、青海等省份没有高校。
在对旧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接管的基础上,我国通过模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至1965年,我国共有434所大学。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明确重点大学的任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成立,民办高等教育开始复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为标志,中国大学开始了以欧美高教模式为主,参照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经验,走上自主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的道路。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系列法规颁布,国家教委召开“211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初步确定了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的建设目标和遴选原则。1995年,《“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就高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三方面进行整体建设,建设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平台,至1997年共有94所大学进入“211工程”支持计划。1998年国家启动实施“985工程”,1999年正式启动,建设任务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方面。2006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启动。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大学进入提质增效、深化内涵发展的关键期。2017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公布。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面向教育现代化对未来高校发展提出战略任务。
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大学经过了奠定摸索—调整恢复—追赶超越三个阶段,在内忧外患中重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之路。(www.xing528.com)
(三)大学的功能
透过大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人类知识体系和大学自身的发展,大学的功能在拓展,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和基础,科学研究是动力和支撑,社会服务是目的和要求,文化传承是源泉和纽带。
1.人才培养
从历史上诞生教育组织意义的“大学”开始,人才培养就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在现代大学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历来是大学建设的核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来概括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地位,大学必须明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其争论的核心都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相连。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内涵建设、制度建设、典礼活动、文化环境等建设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人才培养。
2.科学研究
从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理论后,科学研究事实上成了现代大学区别于古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具备的组织、人才、体制、环境等优势,都促使大学将自己建设成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和思想最活跃、最富创造力的学术殿堂,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策源地和发展国家科学事业的重要方面军,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在我国,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队伍。大学要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3.社会服务
大学从古代演进到现代,历经对“象牙塔”、单纯理论研究和思辨活动的批判后,现代大学普遍重视博雅教育与科学教育,使科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生活发展需要服务。事实上,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体现在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上,更体现在文化层面上,以及引导社会变革、建立社会规范和参与社会决策等方面。
4.文化传承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大学是教育组织创新的历史产物,而教育本身,则是知识增量和价值增量两个层面在不同社会个体(团体)间的转移。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就是通过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来实现的。一方面,大学通过教育使社会个体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个体通过教育来完成对已有文化的传承,从而促使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