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战车概述-汽车文化

中国古代战车概述-汽车文化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战车一般用两匹或四匹马,车体为独辕,辕长近3 m,或直或曲,辕前端有衡口,衡长约1 m,上附有木轭用于驾马。战车兴起于我国商代,鼎盛于西周、春秋,没落于战国至汉初。图6.1冲车图6.2巢车流马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图6.3流马图6.4洞屋车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装有甲板。

中国古代战车概述-汽车文化

我国古代战车适于在平原上冲击追逐,行军时可运载粮饷、军需,扎营时可用于防卫,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兵器。我国使用战车作战始于商代(据现代考证似乎夏代即有较高的制造工艺,也有可能已用于战争),鼎盛于西周、春秋,在其后的年代中也一直是一种有力的辅助力量。

我国古代战车一般用两匹或四匹马,车体为独辕,辕长近3 m,或直或曲,辕前端有衡口,衡长约1 m,上附有木轭用于驾马。战车一般为双轮,轮子用木制,直径约1.4 m;车轴一般长约3 m,在两端镶有铜。车身为方舆口,车厢长约1 m,宽约0.8 m,四周设有栏杆,后方设有门以供人员上下。到西周、春秋时期,对战车结构作了进一步改进:加大了车辕的曲度,抬高了辕端,从而减轻了对马的压力,提高了车速;加宽了车厢,使车体宽度一般为1.5 m左右,有利于作战人员更灵活地在车内自由挥动兵器作战;在口、辕、轭等关键部位上大量使用铜制铸件加固或装饰,使车体更牢固、更耐用(这类车被称为“金车”“攻车”或“戎车”)。

一般的战车配备甲士三名,三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一人负责驾车称为“御者”;一名负责远距离射击,称为“射”或“多射”;一名负责近距离的短兵格斗称为“戎右”。战车的主要武器有两类:格斗兵器和远射兵器。战车的主要格斗兵器为戈,戈是一种长柄的钩状兵器,有锋利的双面刃和前锋,战车所配备的戈一般长3 m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战车交错时用于勾击或啄击。到了春秋时期,戈大量的为戟所取代,车上的甲士一般配备有青铜剑用于防身。战车上的远射兵器主要为弓或弩,这些远射兵器由射手负责使用,主要在战车较远距离冲击时,进行射击。战车上的人员防护主要靠皮制的甲胄和盾(也有少量的铜制防具),战车的成员主要直立战斗,所以甲士用的皮甲都有较长的甲身,并且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有不同侧重,如“戎右”需要挥动戈、戟等武器格斗,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则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腕,并连有护手。战车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数为皮制,并在盾上加缀青铜部件用于加固。到了春秋时期,开始给驾车用的马配备马甲,用于保护战马免受杀伤。除此之外,一般的战车还在不作战时运输一些辎重,载有一些修理战车所需的工具。

战车兴起于我国商代,鼎盛于西周、春秋,没落于战国至汉初。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它曾经成为战场的主宰,它的结构战术也几经变革,但是它本身造价高昂,机动性低,地形要求高(基本只适于在开阔平原作战)等缺点也使它最终为更灵活多变的步骑兵所取代,最终成为一种辅助型防御兵器。以后出名的汉代卫青所用的武刚车,晋将马隆所造成的偏箱车,所起的作用都是一种辎重的运载工具和机动防御工事。

我国古代的战争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战车,主要有:

(1)冲车

诸葛亮攻击陈仓的武器,也是历代进行攻城时使用的重要战车,在陈仓,被郝昭链球式磨盘所破(图6.1)。

(2)巢车

古代的装甲侦察车,用于窥伺城中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估计是唐代出现的(图6.2)。

图6.1 冲车

图6.2 巢车

(3)流马

源自诸葛亮的运输车,根据推测绘制(图6.3)。

(4)洞屋车

用于攻城的战车,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图6.4)。

图6.3 流马

图6.4 洞屋车(www.xing528.com)

(5)偏箱车

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装有甲板(图6.5)。

(6)正箱车

三面带有装甲,可以用于推出去进攻(图6.6)。

(7)塞门车

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图6.7)。

图6.5 偏箱车

图6.6 正箱车

(8)云梯车

云梯车可不是一般电影里那样一个简单的梯子,它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图6.8)。

图6.7 塞门车

图6.8 云梯车

(9)塞门刀车

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缘,形成活动的壁垒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图6.9)。

图6.9 塞门刀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