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发了深刻的教育变革,使适应时代要求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依托于在线性赋予了优质的大学课程开放性、共享性等新的特点,短短几年,在线开放课程迅速成为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重点。从2012年在线开放课程“元年”开始,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始迅猛发展;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促使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始进入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我国在全世界首次以国家名义推出47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推出801门。到2020年,我国将推出3 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让“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课程真正领跑全世界。新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被视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大学只有不断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教育部提出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计划,并在未来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
新时代大学应根据“重点建设、彰显特色、突出应用、注重实效”的新思路,重点建设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高水平的在线开放课程。按照“分析已有、宜建则建、建出特色”的原则,首先对课程选题进行调研和评价,分析课程在其他高校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评价建设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要求,建设效果能否突出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能否实现在本校及高校间的推广与应用,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对选题好、具有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评价高的课程,学校要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建设好、应用好、推广好。优先加强量大面广的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类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等的建设,鼓励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聚集优质资源,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模式联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精心打造一批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满足不同大类、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培育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新时代大学要根据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要求,综合考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要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优势课程的建设和培育,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以国家和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教师和技术人员培训,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根据教师、学习者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程建设、课程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应用等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和技术人员的课程建设、技术研发及课程应用能力。引领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带动高等学校整体课程质量提升。
(三)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www.xing528.com)
新时代大学除了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外,还要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建设大学自主使用的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选用适合本校需求的其他国内平台以及小规模专业在线课程平台,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鼓励平台建设方、大学协同建设和运用在线课程大数据,为大学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方位或个性化服务。
(四)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与对外推广
新时代大学要鼓励学院和教师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线上线下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规范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引进、应用和对外推广程序,严把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关,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对外推广或引进课程应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教育服务的具体承诺,并择优推荐选择。对其他高校已经建设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如果本校的同类课程建设无法超越其建设水平,则应避免重复建设,而应鼓励学院和教师积极引进已有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结合自身课程特点,推动在线自主学习、在线测试与考核、在线质量监控、线下深度学习等广泛应用;对反映本校学科优势、彰显课程特色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要积极开展对外推广,促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在校内和校际的共享共用。
(五)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新时代大学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管理制度的创新,保障在线开放课程的推广与应用。制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将通过本校认定的在线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制订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