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金课建设计划推出3000门线上课程

加强金课建设计划推出3000门线上课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提出要建设五大类型的“金课”,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计划推出 3000门国家级线上“金课”。因此,新时代大学要加快建设线上“金课”,充分利用自身师资队伍和平台优势建设线上“金课”,基础薄弱的大学要多引进优质线上“金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加强金课建设计划推出3000门线上课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提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上提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扭转当前存在的“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堂课上。2018年8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中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至此,“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被正式写入教育部文件。2018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金课”建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提出要建设五大类型的“金课”,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金课”的标准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了“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所谓“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是指课程内容要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具有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要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对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学习、交流、作业、考试等都有较高要求。在教学方式上,“金课”倡导“课堂革命”,重视师生互动交流,深入开展师生问答、质疑、辩论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上,“金课”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教学内容上,“金课”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逐步加大课程难度和深度,提倡学术性探究和创新;在教学效果上,“金课”强调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收获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为培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金课”的类型[31]

新时代大学要下大力气建设五大类型的“金课”,包括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

1.线下“金课”

课堂教学是“金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大学课堂教学有五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叫“silence”,课堂上很安静,老师拼命讲,学生拼命睡、拼命吃、拼命玩,就是没有拼命跟老师学习,师生互不干扰,一片祥和。第二重境界叫“answer”,老师提出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比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yes or no ?这种互动跟没有互动差不多。第三重境界叫“dialogue”,师生间有情感和内容的交流,这种课是好课。第四重境界叫“critical”,课堂上有批评、质疑的声音,学生不仅和老师有互动,还能针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能跟老师产生小争论。最高一重境界是“debate”,有争论、争辩,甚至还有争吵,老师的观点学生可以不同意,学生可以讲自己的看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校长说,如果把资质相同的学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silence”的课堂上,另一部分在“critical”或者“debate”的课堂上。四年过后,前一部分学生可能是被动的、只会循规蹈矩的、只掌握已有知识的人;后一部分学生则会成为独立思考、敢于批评、敢于质疑、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大学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花钱,加快“dialogue”“critical”“debate”类型的课程建设,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金课”。

2.线上“金课”

互联网+教育”催生的一种新课——慕课,是有生命力、有前途、有未来的课,是有可能通过网络改变教育的课。教育部计划推出 3000门国家级线上“金课”。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变轨超车”的关键举措。变轨超车不是弯道超车,是另辟蹊径实现超车。截至2018年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达到 8000余门,高等学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用人数突破1.4 亿人次,获得慕课学分的大学生已经超过了 4300万余人次,可供西部高等学校选用的慕课超过65000 门次。我国不仅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还在建设学习型国家。为此,中宣部主管的立足全体中共党员、面向全社会的“学习强国”平台专门设立“学习慕课”专栏,从大学慕课中精选了170余门课程。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的大学慕课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时代大学要加快建设线上“金课”,充分利用自身师资队伍和平台优势建设线上“金课”,基础薄弱的大学要多引进优质线上“金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3.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线上的课线下的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模糊了分界的混合课,如翻转课堂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式,它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新时代大学要大力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每个学校都可以建、可以用、可以学,充分应用线上“金课”进行本地化改造,探索线上“金课”的多种应用模式,打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金课”。新时代大学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线上“金课”,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教学特色,打造越来越多的翻转课堂、混合式“金课”,如此,才能促使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4.虚拟仿真“金课”

虚拟仿真是“互联网+教育”之后的“智能+教育”。如果说“互联网+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教育,那么“智能+教育”有可能开启教育的未来。新时代大学一方面要做“互联网+教育”,另一方面要紧紧跟踪、探索、创新“智能+教育”。未来“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将有可能成为新的教育形态。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破解了高等学校实验、实习、实训中的问题,解决了原先“做不到”“做不好”“做不了”“做不上”的问题。比如,部分实验项目,实景教学不可能让油田真正井喷,也不可能让原子弹真正爆炸,更不可能让学生坐火箭上天、坐潜艇入海,但是虚拟仿真可以解决。因此,新时代大学要加快建设虚拟仿真“金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www.xing528.com)

5.社会实践“金课”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赛推出了两堂中国最大的课。一堂课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让学生走进中国边远的山村,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了解国情民情,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另一堂课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年有265万人同上这门课,产生64 万个项目,成为全球最大最好的双创路演平台、中国最大的创新创业课。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载体,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新时代大学要不断探索创新创业大赛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路径,打造德育大平台、智育大平台、体育大平台、美育大平台、劳动教育大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金课”的作用,使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有惊艳非凡的体验,有海阔天空的未来。

(三)“金课”的建设路径

“金课”的建设不是另搞一套,而是与时俱进,回归初心,提升质量。其建设应将专业标准、专业认证、职业需求、学生发展整合起来考虑,建设的重点应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挑战性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度。新时代大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金课”。

1.转变教学观念

新时代大学建设“金课”,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新理念。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摒弃过去将教学看成定向“授”与“受”的过程、以教为中心、以老师为主体、“以教论教”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论教”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课程目标应明确具体,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能支撑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内容,聚焦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教学过程,提升课程质量。

2.优化课程内容

新时代大学的“金课”建设应优化课程内容,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改革。课程内容选择与设计应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的原则,契合课程目标的要求,能支撑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内容。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紧密结合。建立课程内容选择和更新制度,健全课程内容动态调整机制,注重将学科前沿知识、研究最新成果、行业实践经验和教改教研成果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金课”内容改革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学术视野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更新教学方法

新时代大学的“金课”建设应改革教学方法,致力于从“怎么教”向“怎么学”转变,即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和控制者,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学习者、自主建构者、积极发现者和执着探索者,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迫切的学习愿望、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昂的学习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结构、兴趣爱好、主观需要出发,能动地吸收新的知识,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将其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中,从而充实、改造、发展、完善已有的认识结构;让学生自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活动,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因此,“金课”建设要实现教学方法从“怎么教”向“怎么学”转变,坚持以学为中心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4.改革教学评价

新时代大学的“金课”建设应致力于教学评价改革,从“教得怎么样”向“学得怎么样”转变,开展“产出导向”的评价。“产出导向”的评价指向学生的学,遵循“以学论教”原则,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即发展性评价)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重视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更加重视质性评价方式。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特别强调形成性评价,评价的主体是学生,主张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强调学生通过对自我学习的适当监控和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学与评价的良性循环。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学习策略、合作精神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金课”建设要实现教学评价从“教得怎么样”向“学得怎么样”转变,立足于发展性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