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典型示例

新时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典型示例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联合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局出台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要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改革并创新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比较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种。

新时代大学教学改革的典型示例

教育部联合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局出台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要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分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实质是为了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至于人才培养的结果,则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对其做出评价,找出不足,从而启动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各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改革并创新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比较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即“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通过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三个学期统一学习基础课,之后进行专业分流。该模式最早源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是为了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施专业教育。目前,已经有50%以上的“211工程”高等院校开始试点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这种新型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力图打破传统的专业和学科壁垒,在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科网络体系。[6]

大类招生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考生填报专业的盲目性,为学生入校后深入了解学校和专业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展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类培养是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低年级时按照学科培养要求,在学科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性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学分;高年级时对学生个人意愿、学业成绩、教学资源、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专业分流和培养。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素质教育,培养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创新人才。[7]新时代大学要继续推进大类招生和创新培养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科学选择实施“1.5+2.5”或“2+2”的分段式培养模式,按照“拓宽专业基础,整合教学资源,注重交叉融合”的原则,实施大类培养,构建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大学还可以试点推进学部制改革,实施按学部或学院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部或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决策等职能,进一步拓宽口径,强化学生的学科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钱学森之问”在高等教育界引起了强烈震动,引发了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无数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联合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该培养模式旨在从学术上探究基础学科的人才成长规律,制定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为创新能力较强、学科基础扎实的拔尖创新人才搭建良好的成长成才平台。实施该计划的高等学校也充分结合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紧密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力争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全国首批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高等学校都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如吉林大学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国际化培养模式,结合自身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浙江大学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中选拔优秀中学生进入预科班学习,贯通本硕博培养,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塔尖培养”;北京师范大学通过保送生、自主考试等方式挑选出一批“尖子生”进入“基础理科和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学习。[8](www.xing528.com)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具体安排,明确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在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0的基础上,通过拓围、增量、提质、创新,扩大了各个计划的实施范围,增强了各项改革举措的力度,提升了改革发展的质量内涵。[9]新时代大学应根据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精神,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发展特色与优势,健全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探索构建更为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推行“本硕、本硕博连读”“2+2联合培养”等模式,形成课程、专业、学科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是企业和教育单位围绕相同使命,通过相互协作和支撑手段,实现双赢局面而构成的交叉融合。其理论结构是一套“三螺旋”分析工具模型[10],即学校、政府和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创新,发挥其本能和实现互助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从整体上呈现出“三螺旋”式的上升状态。许多学校把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岗位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运用于企业的工程实践,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检验以及对当前市场需求动态的准确把握。另外,通过共建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或聘请专家走进校园与学生展开交流,帮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适应职场,为学生创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方法支持。[11]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当前人才培养的一种基本模式。对大学而言,因经费和场地所限,在学生实践操作、企业实训平台上缺乏客观条件,推进产教融合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大学生,完善现代教育制度的关键。对企业而言,因生产任务所限,在人才基础知识储备、多样素质培养和科研创新能力上缺少提升的契机与基础,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为其提供人才储备、技术革新等企业立足、发展的条件。高等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这赋予了新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使命,大学应主动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拓展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机制,加快校企合作,推进“引企入教”和“引企入研”。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特色和学科优势,一方面,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推进面向企业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促进生产任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培养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协同科技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拓展校企协同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