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按学科和专业进行的分科教学,与中小学教学不同。因而,大学教学改革要更加凸显大学教学的学术性、民主性、自主性和卓越性特征,其中学术性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特征。
(一)学术性
大学教学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本科教育更多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生教育则更多的是一种专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科上有所研究和创新,要有独立的学科研究能力。学科不仅仅是知识的分门别类,同时也给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方式、框架和界限,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色眼镜”。如果本科教育主要是认识这个工具,那么研究生教育就是在戴上这副“有色眼镜”认识这个世界,包括认识学科本身。在英国著名学者麦克·扬(Michael Young)看来,学科规定着这个世界不同的独立方面的界限,并经过了时间的检验,不仅提供了分析世界和对世界提问的基础,而且提供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一系列自我认同的社会基础。他在观察与参与英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强有力的知识”的概念,认为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应该尤其重视学术性特征,并提出了知识的三个学术性标准:第一,理论性,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常识不同;第二,体系化,由一系列系统的、相互关联的概念构成学科;第三,专门化,由明显有区别的学科或科目的科学共同体定义清晰的探究焦点,并划定相对固定的探究边界,拥有稳定的研究范式。[28]基于此,大学教学改革要体现学术性特征,就要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在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和展示本课程所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向学生介绍和点评相关领域的不同理论流派和不同学术观点,并表明教师对这些观点和流派的独特看法;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等。
(二)民主性
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追求,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密不可分。新时代大学在追求学术自由的同时,要严格学术规范,要区分一般学术问题和严肃的政治问题,要做到研究有规范、言论守规则、讲授有纪律。大学教学的民主性一方面体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两者处于一个学术共同体中,通过教学与学习完成知识的传承与创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尊重、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师生间要建立和谐、民主和平等的关系,要有更多交流和互动。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就不同观点展开辩论。另一方面,教学的民主性体现为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培养学生探查、研究、探讨、记录、生产、创造、讲演以及写作等能力;学生也要有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大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体系,制订富有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在选课前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www.xing528.com)
(三)自主性
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大学生的学习更多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求知过程,通过课程学习,锻炼自主学习、搜集信息和进行学科探究的能力。通过自主性教与学,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开展案例式、参与式、研讨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课程作业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消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治学精神,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卓越性
大学教学的卓越性主要是指在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结为学习共同体,经过教师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性、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开阔的科学研究视野。严格来说,大学教学的卓越性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文化,它囊括了崇高性、自由性、超越性、学术性等特性。“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教学应该是大师的教学、学术的传承、培养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应体现卓越性和崇高性。大学教学一定要有别于基础教育的教学,追求卓越性应有特色,更要出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