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台州东部重点区调查评价及专题研究成果

台州东部重点区调查评价及专题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1∶5万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成果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全面厘定了台州东部重点区第四纪地层结构,分析了第四系沉积演化特征。全面查明了台州东部重点区水文地质结构和地下水含水系统特征。全面完成了台州东部重点区标准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台州东部浅滩及金清镇东部局部地区为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椒江农场—金清镇一带以及路北街道—路南街道一带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

台州东部重点区调查评价及专题研究成果

(一)1∶5万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成果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调查

(1)全面厘定了台州东部重点区第四纪地层结构,分析了第四系沉积演化特征。区内第四纪地层发育较齐全,受构造运动、古地理环境和海平面波动的控制影响,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变化较大。台州市城市规划区主要平原区第四系厚100~180m,温黄平原第四系厚度最深处位于温岭东部胜盐一带,达217.45m。规划区乃至整个温黄平原区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受以气候波动为主的海进海退的影响控制,各时期古地理环境的变迁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3)全面完成了台州东部重点区标准工程地质层的划分。区内工程地质岩体可划分为软硬不均的沉积岩组、坚硬—较坚硬熔岩组、较坚硬似层状凝灰岩岩组和坚硬块状侵入岩组4个岩组。平原区土体可划分为山麓沟谷堆积类土和平原沉积类土两大类,其中平原区沉积类土共可划分成22个工程地质层。平原区22个工程地质层中有②1层、③2层、④2层3层软土层,不宜作为持力层,②2层、③3层、④3层、⑤2层、⑥2层5层粉砂或粉质黏土,因厚度小,分布不均,桩侧阻力特征值小,不宜作为桩基持力层。

2.地质环境专题评价

1)地下水环境及应急水源地评价

(1)由于深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温黄平原存在区域性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开展地下水禁限采工作,地下水水位呈逐步回升趋势。受海相沉积原生环境的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水质优良和良好的河谷潜水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区,主要作为饮用水。

(2)对台州城市规划区进行应急地下水水源地评价,沙埠镇、院桥镇、章安街道陈宅村等河谷孔隙潜水允许开采资源量为455.53×104m3/a,平原区第Ⅰ孔隙承压水补给量约为312.3×104m3/a,第Ⅱ孔隙承压水补给量约为160×104m3/a,总计承压含水层补给总量约为472.3×104m3/a。在极端条件下(红色预警,日供水量50 000~80 000m3),孔隙潜水占整体疏干含水层的4/5,并联合孔隙承压水日开采量5×104m3,可以满足规划区应急供水需求,且不会造成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

(3)截至2014年,温黄平原原有各类地下水动态监测井38个,其中水位监测井33个,包括11个水位、水温自动化监测井;水质监测井5个。本项目新实施17眼地下水监测井,全部作为地下水自动化水位、水温监测井,完善了温黄平原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2)地质灾害及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1)台州城市规划区位于地质灾害不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区内现状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共24处,其中滑坡14处,崩塌10处,泥石流1处,规模均为小型。现状稳定(不易发)8处,基本稳定9处,稳定性较差7处。新发现台州城市总体规划红线范围内8处人工边坡现状稳定性为较差级别,规模均为小型。

(2)目前温黄平原地面沉降仍存在四大中心,分别为路桥区路南街道、路桥区金清镇东部、温岭城区、温岭东部松门淋川。最大累计沉降量位于金清镇东部,达1 000mm,其他3个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也分别达到700~800mm。截至2014年,地面沉降速率≥10mm/a、≥30mm/a区域面积分别为143.82km2、7.67km2,占温黄平原区总面积的12.41%、2.39%。地面沉降速率总体控制在5mm/a的范围内,滨海地区主要由于工程性沉降原因,年沉降幅度甚至大于50mm。截至2014年,温黄平原已经建成了以地面沉降一等水准测量为主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共计有GPS一级点7个,水准点99个,水准路线长度约375km。

(3)对规划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F、H、M区块内规划道路隧道开挖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G、I、M、N区块内规划道路边坡开挖引发崩塌地质灾害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A、C、D、E、F、M、O区块内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或不稳定斜坡单元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台州东部浅滩及金清镇东部局部地区为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椒江农场—金清镇一带以及路北街道—路南街道一带可能遭受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在以上区域的规划区内开展工程建设用地基本适宜,其他规划范围适宜。

3)工程地质问题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

(1)台州城市规划区范围内②2层、③3层和④3层,对特别重大工程或揭露砂层的基坑和地下工程,应注意砂土液化。区内软土层(②1层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和③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普遍发育,工程建设时应注意地基变形、岸坡失稳等问题。台州地区可能产生水土突涌的土层主要为砂性土和粉性土,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内可能产生突涌的层次为②③3层和④3层,在地下空间开发时应特别重视。

(2)对台州城市规划区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适宜性好区面积192.9km2,适宜性较好区面积282.5km2,适宜性较差区面积230.1km2,适宜性差区面积53.3km2。三甲街道-洪家街道-下陈街道-新桥镇-蓬街镇-金清镇以及椒江东部区块,成陆时间较短,软土层厚,地面沉降大,地基承载力低,地下水腐蚀性较强,对工程建设而言为适宜性较差和差。并根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结果,对0~3m、0~15m、0~30m和0~60m四个不同层次进行了地下空间利用分析,对城市总体规划中3条地铁路线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重点规划发展区地质环境专题研究成果

1.台州湾河口地区地质环境专题评价(www.xing528.com)

重点对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进行地质环境专题评价。区内累计地面沉降量普遍超过100mm,累计沉降量在500~800mm的范围在集聚区中部分布较广,最大沉降量位于金清镇东部,超过1 000mm。集聚区自西向东沉降速率逐渐增大,最大为十一塘附近,沉降速率接近50mm/a。集聚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以及围填海软土欠固结地基沉降影响。

集聚区内浅层地下水水质基本为较差和极差级,主要影响因子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氯离子、氨氮等,均为受原生海相沉积环境影响。深层第Ⅰ、Ⅱ层承压淡水广泛分布,水质较好,水量丰富,是宝贵的应急和后备饮用水源,应加强监测与保护。浅层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为二级,对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暂时风险小。浅海沉积物质量为第二类,适用于一般工业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用水。

集聚区台州市东部30m以浅基本为软土,软土层厚度在10~20m之间,工程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及机场等重要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固结和沉降,保障建筑安全。

2.滨海工业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

滨海工业区内主要分布有②2、③2、④2三个软弱土层,区内可作为桩基持力层的有第二卵(砾)石层⑤1、第四硬土层⑥1和第三卵(砾)石层⑥4,其中⑤1、⑥1适宜做高重建(构)筑物的桩基持力层,⑥4层因埋深较深,建议仅作为桥梁、高铁桥墩的持力层。

对滨海工业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北部和东南部,总面积16.8km2,工程设计时一般采用长桩基础,并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防止过量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同时提高建筑材料防腐蚀级别。适宜性较差区主要位于椒江口南岸现代大道以北科技创新服务区区块、路桥大道以南甲南大道以北远景公共服务主中心区块、蓬街服务区东区块以及机场控制区区块,面积约22.7km2,该区域进行工程设计时,应注意查明持力层的埋深与变化特征。适宜性差区主要位于甲南大道以南,规划机场东路以西的围垦区范围,面积约42.2km2,该区域开展工程规划时,一般应尽力避免重型建筑群,特殊情况时,应进行详细勘察论证,详细查明深部持力层的埋藏情况,并进行经济成本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3.滨海工业区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

滨海工业区内土体容积比热容偏大,蓄热能力较好,经现场及室内试验,热交换影响半径约为2.59m。区内平均恒温层埋深约9.5m,厚度约7.5m,恒温层温度约19.8℃,地温梯度约2.75℃/100m。

对滨海工业区进行地埋管系统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为较适宜区。较适宜区总的浅层地热容量为2.99×1016J/℃,折合标准煤为1.02×109kg。根据滨海工业区规划布局,按照主要商住区及公用建筑区进行地埋管系统设计,较适宜埋设地埋管的面积按2.5km2计算。估算夏季可开采资源量为4.2×105kW,冬季可开采资源量为4.7×105kW。取使用系数为0.6,一个制冷季(120天)可以向岩土中排放的热量为2.61×1015J,折合标准煤为3.02×108kg;一个供暖季(80天)可以向岩土中提取的热量为6.6×1015J,折合标准煤为2.24×108kg。按浙江省公建、民建建筑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负荷,区内进行地埋管系统浅层地温能开发总潜力为:夏季可供制冷面积为4.2×106m2;冬季可供取暖面积为6.7×107m2

4.废旧(金属)电子电器拆解区水土环境影响研究

对台州峰江—泽国一带废旧电子拆解区15组土壤和23组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重金属分析,查明了区域土壤和地下水质量及重金属分布特征,浅层土壤中Cd、Pb、Zn、Cu元素含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特征,浅层地下水中Hg、As、Pb、Cr元素含量影响较明显。

结合场地污染源分布特点,布设了核心拆解区山前至平原区土壤和地下水剖面,分析重金属分布特征、赋存特点、来源及污染影响因素等。结果显示,As、Cr、Zn含量,Hg水溶态,及Hg、As离子态在土壤垂向上相对易于迁移,且Hg、As元素迁移到地下水含水层的能力相对较强,在平面上重金属迁移范围主要在拆解中心区。因此,在该地区重点要防范迁移能力较弱的Cd、Cu、Pb元素对土壤的污染,以及Hg、As元素等水溶性相对较好重金属元素污染地下水。土壤岩性、颗粒大小、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及p H、Eh、CEC含量等均会影响重金属迁移,但颗粒组成、矿物成分、有机质含量及Eh值是主要因素。

5.城市地质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WebGIS技术,将台州城市地质环境调查资料及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和入库,整合与共享地质环境信息资源,建立了台州地质环境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切实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规划支持,为公众了解和保护地质环境提供服务。

平台建设包括基础地质信息管理发布子系统、水文地质信息管理发布子系统、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发布子系统、环境地质信息管理发布子系统、地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发布子系统、专题服务信息管理发布子系统和运维管理子系统。可实现城市三维地质建模、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可视化、自动化监测实时通信及地质调查成果在线服务共享等技术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