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1212011220252
承担单位: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宗开红
工作周期:2012—2014年
档案号:823
主要成果:
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三维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较强的调查与研究项目,同时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非常必要的工作,该项工作的实施与完成提高了长江三角洲重点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尤其是提高了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的研究程度,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的勘探与调查奠定了地质基础,起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重点城市区国民经济建设基础地质资料支撑的作用。(www.xing528.com)
(1)本项目成果全面叙述了本地区地貌、基岩地质、地壳稳定性、第四纪地质结构、地表软土体及长江古河道的演变规律,建设了全区第四系钻孔数据库及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总结了平原区三维地质调查方法,为三维地质调查后续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2)依据长江三角洲(主体)江苏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物源差异、沉积环境随着地表水动力条件的差异及地壳运动的差异升降而变化,分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第四纪时期气候条件的变化规律,运用基准孔古地磁、生物种群的变化、沉积物氧化物及微量元素在不同岩性中的演变特点,结合本次施工钻孔的第四系物性测量,运用“年代地层为主,结合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化学地层、物性地层、气候地层”的综合地层划分方法,对第四纪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划分。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划分为山丘区与平原区两大沉积类型,平原区细分为黄淮平原堆积区——里下河湖沼积低洼平原区、新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常州-无锡高亢平原区、太湖东岸湖沼积平原区及东部沿海低平原区5个第四系沉积区;山丘区细分为浦口-大仪低山丘陵区、南京-宜兴低山丘陵区、江阴南部环太湖丘陵区及典型区——镇江城市规划区4个亚区。平原区第四纪地层划分为更新世海门组、启东组、昆山组、滆湖组及全新世如东组5个岩石地层单位,并细分为13个岩性段,山麓区第四系划分为更新世柏山组、下蜀组及全新统3个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统一的第四纪地层结构序列。
(3)首次将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一个地质调查的主体,分析研究了本地区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地震发育特征,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出发,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壳稳定性划分为宁镇-里下河稳定区(Ⅰ)、苏锡相对稳定区(Ⅱ)、南通-如皋稳定区(Ⅲ)、东部沿海次稳定区(Ⅳ)、长江口次稳定区(Ⅴ)五个大区,其中将宁镇-里下河稳定区细分为南京-溧阳次稳定区(Ⅰ1)、扬州-溧阳次稳定区(Ⅰ2)、里下河稳定区(Ⅰ3),苏锡相对稳定区细分为苏锡稳定区(Ⅱ1)、苏锡东部次稳定区(Ⅱ2)。对其划分依据、可能的主要灾种、分布发育特征、预防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4)运用“年代地层为主、结合多重地层划分,分区块、不同精度结合沉积相”的第四系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研究不同沉积区第四纪沉积物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较好地刻画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时期海陆变迁、沉积物迁移、古长江的演化特征。古长江在更新世初,受全球气候影响,本区气候亦由新近纪暖热湿润转变为温和略显干凉、寒冷,草原植被景观,气候温凉偏干。随着西部山地的抬升,水系切割强烈,贯穿一系列盆地后向东流入海,长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演化阶段。本区除江都-扬中-靖江以西为山地外,河水淹没全区。中更新世早期,在世界各地气温普遍回暖影响下,长三角地区气温逐渐回升,导致雨量的骤然增多和海平面的上升,河流径流发育,河流侧向侵蚀增强,河道加宽,北部岸线与前期大致相当,南界大致位于现长江以南,水面宽阔。晚更新世时期,全球性气候转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大陆冰川退缩,大气降水增加,植被复苏,植物茂盛。随着地壳的持续下降,中国东部平原再次受到海水侵淹,此时,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及海平面的作用,长江古河床从北侧的扬州—江都—泰兴—泰县—海岸—拼茶—如东一线向南迁移,到达如今的镇江—大桥—黄桥—石庄—南通—四甲—启东一线。全新世时期,长江古河道在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次迁移,往返摆动,温暖期河道扩张,多汊,沉积物粒度变细,以侧向侵蚀堆积为主,边滩沉积发育;寒冷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变窄,阶地发育,沉积物粒度变粗。长江古河道虽频繁迁移,但其北界从未越过姜堰—安峰—曹镇一线。末次冰期以来,长江河道总体上在不断南移。晚更新世末,古长江在泰州—泰兴之间,向东经黄桥、如皋、三余一带入海,全新世早期,海面上升,使晚更新世时还处在现代沙脊群东部的古长江河口后退至仪征附近。在以后的数千年中,长江河道逐渐拉长,岸线一直持续着逐步向南移动的趋势。之后,古长江河口淤积强盛,使长江河口三角洲迅速发展,同时受地壳的掀斜作用、河口的淤积作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迫使长江古河道自北向南逐渐移至现在位置。
(5)首次较完整地建立了长江三角洲第四系钻孔数据库(包括地球物理数据库),建立了前第四系顶面(第四系底界)起伏模型,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三维地质结构数据库及模型建设平台。
(6)系统总结了平原区三维地质调查方法,重点阐述了运用地质综合技术方法对基岩面之上松散覆盖层的三维空间展布、岩性、沉积环境、主要工程持力层和不良工程地质体、主要含水层组特征,建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突出重点地区,关注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地质问题,并开展单项重点调查研究。从技术方法、精度要求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后续开展的平原区三维地质调查奠定了技术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