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测区(安远县幅、澄江圩幅、孔田镇幅、寻乌县幅)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及部分1∶1万磁法剖面测量,取得以下成果。
1.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
(1)Ⅰ号中寨-寨仔脑-野湖磁异常远景区。该区为正、负相间的中等强度磁异常区,异常特征明显,异常值大多在-200~400n T之间,极大值900n T,极小值-700n T,高于调查区的背景值(-100~100n T)。异常总体在100~300n T之间,个别点极大值达500n T。该区异常梯度变化总体较大,少数梯度变化较陡的磁异常规模较小、零散,呈正、负伴生异常展布,走向与构造一致。从地质图上看,该区主要出露鸡笼嶂组、菖蒲组,及较大规模的燕山早期和海西中期花岗岩岩体,偶见有规模较小的基性岩脉产出,结合已有资料发现,该异常区小规模的正、负伴生强磁异常与铜、铅、锌多金属矿体关系密切。
(2)Ⅱ号老墓磁异常远景区。该区为正、负相间的中等强度磁异常区,异常特征明显,异常值大多在-200~400n T之间,极大值600n T,极小值-500n T,高于调查区的背景值(-100~100n T)。异常总体在100~300n T之间,个别点极大值达500n T。该区异常梯度变化总体较大,少数梯度变化较陡的磁异常规模较小、零散,呈正、负伴生异常展布,走向与构造一致。从地质图上看,该区主要出露鸡笼嶂组、菖蒲组,及较大规模的燕山早期和海西中期花岗岩岩体,偶见有规模较小的基性岩脉产出,结合已有资料发现,该异常区小规模的正、负伴生强磁异常与铁、钨、铜、铅、锌多金属矿体关系密切。
(3)Ⅲ号河岭-草磊坑磁异常远景区。该区为正、负伴生强磁异常区,异常较为集中,极值在-1 200~1 200n T之间,高于调查区的背景值(-100~100n T),磁异常梯度变化较陡,为2~10n T/m,特征明显。异常区总体位于早白垩世鸡笼嶂组流纹质碎屑熔岩和英安岩中,北部见有震旦纪坝里组板岩、燕山早期少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出露,东部为富含稀土矿的燕山早期花岗斑岩体,河岭稀土矿即位于此处;异常区处于围岩与鸡笼嶂组的接触带上,附近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沿着构造带两侧,发现大量绿泥石化和硅化;经比较可知,区内磁异常与水系沉积物(W、Sn、Mo、Bi、Ag、Pb、Zn、Au、Zr、La)异常吻合良好,结合物性分析结果,推断该处的强磁异常由地表广泛分布的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及深部磁性体引起。
圈定出43处局部磁异常,其中,异常编号CCC20、C2C35见磁铁矿,异常编号C2C23见磁黄铁矿,异常编号C42见透镜状镜铁矿及浸染状磁铁矿。此外,异常编号C1C42异常范围大,异常正、负极值高,反映其下有规则的较大的强磁性体。(www.xing528.com)
2.异常检查
为确定调查区磁性体产状及埋深等信息,从而对异常区成矿规律、矿质来源有定量依据,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在寻乌县幅、澄江圩幅布设了5条精测剖面,剖面点距40m,走向315°~135°和0°。根据工作区地质特征,结合最新的物性资料可知,相比其他岩体,异常下方广泛分布的含角砾晶屑凝灰岩是引起调查区大规模磁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为更加详细了解剖面下异常的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项目组对剖面进行2.5D反演,本次反演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发软件(重磁电处理解释系统RGIS软件)的2.5D重磁反演模块。
通过对异常编号为C42局部磁异常进行1∶1万磁法剖面测量,反演认为该异常由多个埋深较浅的隐伏磁性体引起。同时开展了1∶5万地质矿产测量,项目组对该磁异常进行踏勘性检查时,在寻乌县下河岭地区采石场陡壁上发现少量镜铁矿呈椭圆状、细脉状产出,围岩为早白垩世鸡笼嶂组上段浅灰色含角砾碎斑熔岩,见少量磁铁矿化、绿帘石化、硅化、钾化等,规模较小。
河岭-草磊坑碎斑熔岩区存在147.99km2磁法异常,异常强度ΔT极值±1 300n T。地表碎斑熔岩中存在磁铁矿化的角砾,磁法剖面反演表明深部存在层状磁性体,同时碎斑熔岩发现镜铁矿与石英共生,指示深部不仅有存在磁铁矿的可能,还可能伴有金、银、铜等矿化,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及较好的找矿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