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的野外调查和矿点概略检查,较全面地完成了项目的各项野外工作,踏勘检查了全区37处矿点、矿化点,其中24处为新发现点;共圈定成矿远景区4处,预测找矿靶区17处。查明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成矿规律。其成果和进展简要归纳如下。
1.新发现矿(化)点24处
新发现矿(化)点24处,它们是石台县肖坑银锌矿、石台县元坑口多金属矿、石台县杨坑多金属矿、祁门县童儿山多金属矿、祁门县山坑坞锰矿、石台县下村多金属矿、黟县外坑南多金属矿、黟县青山铋铅锌多金属矿、黟县五溪山铋金银多金属矿、黟县杨河银锌多金属矿、黟县小岭头银铜铅多金属矿、黟县打鼓岭银铜铅多金属矿、宏潭沿岭多金属矿、祁门县隐将原铜矿、祁门县柯村多金属矿、祁门县叶家多金属矿、祁门县杨田山多金属矿、祁门县琅田村铜矿、石台县横培多金属矿、石台县瓦屋店多金属矿、石台县里坞多金属矿、池州市大岭头多金属矿、石台县方家山银锌矿、黟县莲花坑铜多金属矿。
2.对区内多金属矿产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长江中下游铜、金、铁、铅、锌(锡、钨、钼、锑)、硫、石膏成矿带以及调查区南侧属江南隆起带东端金、银、铅、锌、钨、锰、钒、萤石成矿带,前者又可划分为两个成矿亚带,从北西向南东分别为:宣州贵池铜、钼、金、银、铅、锌成矿亚带,牯牛降-泾县铅、锌、锡、钨、铌、钽、萤石成矿亚带;后者处于九岭-鄣公山隆起铜、铅、锌、钨、锡、金成矿亚带。
调查区以江南隆起带基底北侧为界,划分两大成矿带,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江南隆起带东端成矿带,两带成矿特点有较大差异;前者又以江南断裂为界,两侧成矿特点有较大差异。
江南断裂北西区钨-钼-锑-铅锌-铜矿产与岩浆-构造关系密切,铜矿产于侵入岩中,钨钼矿产于围岩的内接触带部位,为岩浆同期成矿。铅锌矿受构造控制明显,距侵入岩体稍远(一般几百米到1km),为岩浆活动中晚期的构造-热液充填成矿;锑矿则分布更远,一般分布于脉岩侵入寒武纪第二世、第三世灰岩层位接触带处或脉岩为含矿体。(www.xing528.com)
江南断裂南东区,主要控矿因素为层位-构造-岩浆作用。成矿时间应与岩浆活动同步。由于有沉积期Sb、Bi、Cu、Ag、Au、Mo元素富集(蓝田组、荷塘组黑色岩系以及铺岭组、邓家组、南沱组、皮园村组上段、宁国组及胡乐组黑色岩系)为成矿提供物源,燕山期岩浆活动为元素富集成矿提供运移条件,形成高-中-低温矿床。
江南隆起带东端北侧区主要沉积-热液叠改型铜、铅、锌、金、银、铋、钼矿带以及斑岩型钨、锡、钼矿带(南侧东源式)。
空间上可以隐将原—雷湖—打鼓岭—郭村一线为界,南东侧主要发育与层控型以及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有关的矿产,前者受历口群休宁组、邓家组、铺岭组以及南华纪休宁组、南沱组,震旦纪蓝田组、皮园村组上段,寒武纪荷塘组等地层层位控制,矿体与上述层位有密切关系;后者为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有关的矿产,矿体一般发育在岩体边缘或岩体内,主要有钨、钼、金、银等矿化。北西侧主要为近东西向的裂隙控矿,以铅锌矿伴生金银矿化为主。
3.划分了成矿远景区,进一步圈定了找矿靶区
全区划分两大成矿带、3个成矿亚带,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因素、地层含矿性特点、矿(化)点分布,物探、化探异常等圈出了4处成矿远景区、17处找矿靶区。进一步对预测靶区划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确定Ⅰ级靶区4处,有多元素综合异常、单元素异常彼此套合较好且已有矿床(点)支撑,进行过预查或普查工作,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为最好;Ⅱ级靶区有多元素综合异常、单元素异常彼此套合较好、已有矿化(点)支撑,是下一步工作的优选地区,可优先安排预查和物探、化探工作,共6处;Ⅲ级靶区为多元素综合异常、单元素异常彼此套合较好、目前仅有矿化线索的地区,共7处,宜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异常查证和物探、化探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