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句名言: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许多现在时髦的理论,其实古人早已说过。比如价值目标多元化就是个老话题。庄子在《刻意》篇引用了这样几句俗语:
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普通人注重实利,廉洁的人看重名声,贤人崇尚志节,圣人贵重悟道”。庄子虽然主张清心寡欲、恬淡无为、回归自然,但他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目标既不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也不是唯一的。古人从实际生活中发现,人生的价值目标是多元的、多层次的,虽然没有明确概括为一种理论。庄子引用的俗语中,明显给四种价值目标排列了层级,普通人追求的“利”是最低层次,“名”次之,“志”较高,“精”为最高。但对普通人来说,最高的目标未必是最重要的、最急需的。
人类的第一需要是生存。为了生存,就得谋取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从人类出现到当今文明社会,许多人一直没有摆脱对基本生活需要的担心,温饱是他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事。“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这句俗语反映了在贫困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基本需要。以清高的态度和鄙视的眼光来看待普通人对衣食这类物质利益的追求,这大约与贵族的心理有关。(www.xing528.com)
当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就会产生爱和尊重的需要,对名誉逐渐看重起来。再发展下去,人就愈来愈重视个人的志向、爱好,追求个性和才能的自由发展。但即使到了庄子所说的圣人境界,只要他还是人,有肉身凡躯,不是神或仙,那么他仍有最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还得言利。不管多么伟大的头脑和高尚的灵魂都要有一个肉体来承载,而这个肉体则不能离开吃和穿。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重心和比例会发生变化,但绝不会导致价值目标的单一化。因为被长期压抑和束缚的个性一旦得到自由发展,必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的思想更加活跃,创造能力大大增强,可供选择的价值目标和生活方式也更为多样。不过,现实永远让人感到遗憾。不论什么时代,总有某种价值目标会成为主导或时尚,裹挟大众朝着某个方向狂奔。门第、职业、权势、出身、种族、金钱都先后做过人的价值尺度,对人起过支配作用。现在出身等级的观念有所淡化,而金钱的地位却不断上升,几乎成了许多人唯一的价值目标。发财致富的欲望固然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也带着深沉的悲剧因素。
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宽容的态度。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不该追求什么;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目标时,不贸然否认贬低别人的价值目标,只要合理合法,就有存在的权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