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首千年: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娘墓题材

回首千年: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娘墓题材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许多知名作家都留有关于真娘墓的诗作。这首诗发出了“世间尤物难留连”的感叹,带有普遍意义。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何事世人偏重色”是个老问题,孔子当年就再三感叹“无未闻好德如好色者矣!”男人好女色,女人好男色,自古而然。所以她必然引人注目,成为难得的创作题材。

回首千年: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娘墓题材

到了苏州,不能不去虎丘,因为这里的故事太多。剑池之西有真娘墓,四方亭中的石碑上有“古真娘墓”四字。据李绅《真娘墓》诗序:真娘,“吴之妓人,歌舞有名者,死葬于吴武丘寺前,吴中少年从其志也。墓多花草,以满其上”。到这里的文人墨客纷纷在墓前题诗,成了一景。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许多知名作家都留有关于真娘墓的诗作。白居易的《真娘墓》诗曰:

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这首诗发出了“世间尤物难留连”的感叹,带有普遍意义。

刘禹锡说:“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李商隐说:“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李绅说:“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怜香惜玉是文人的特点,但也有人看不惯。苏州才子谭铢就在真娘墓前题了一首讽刺诗:(www.xing528.com)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萧条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

据说从此以后,就很少有人在真娘墓上题诗了。“何事世人偏重色”是个老问题,孔子当年就再三感叹“无未闻好德如好色者矣!”男人好女色,女人好男色,自古而然。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可以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方面加以研究,写出许多论文来。但别忘了,那是一个男人们的时代。

文人喜欢美女,尤其喜欢懂点琴棋书画、能歌善舞的美女,那叫“色艺俱佳”。如果能写诗,就更招人喜欢,如唐的薛涛,宋的严蕊。这样出色的美女加才女如果不幸早亡,就更容易激发起文人的创作欲望,因为红颜薄命是最引人同情的。真娘恰巧符合这种种条件,她漂亮、聪明、能歌善舞,又从小遭遇坎坷,沦入青楼,年纪轻轻就自杀身亡。所以她必然引人注目,成为难得的创作题材。在真娘墓上题诗,既可以满足人的审美创作欲望,又可以表现道德同情心,真善美兼具,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