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勿以成败论英雄。所以,有的历史人物就被称为失败的英雄,如项羽。这是对成王败寇标准的排斥或补充。
笔者这里说的“难以道德论英雄”,有三层意思。第一,英雄人物也要接受道德的评判;第二,道德不是评价人的唯一标准;第三,对英雄的道德评价是件复杂而困难的事,不能简单地作出好坏、善恶的笼统结论。
战国时期的吴起,就是一个杰出的成功人士,又是一个复杂的英雄。
吴起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把吴起与孙武、孙膑并列,而记述吴起的事迹最详。吴起初出茅庐,就率鲁国军队打败了来势汹汹的齐国入侵者。在魏国担任西河守,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获全胜六十四次,其余打成平手。他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而且还是个军事理论家,著有《吴起兵法》(又称《吴子》)。
其次,吴起还是一个政治家。在担任魏国西河守和楚国令尹时,以法家的治国理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变法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终因触犯贵族利益而被害。
再次,据钱穆考证,吴起是《左氏春秋》(即《左传》)的真正编撰者和传授人。据此,他也可以说是个历史学家。
总之,吴起是个懂政治、懂军事、懂学术的文武全才。同时,他又是背着许多道德污名的恶人。鲁国人说他是败家子,冷酷无情,杀妻求将,母丧不归。魏国名臣李克说他“贪而好色”。司马迁说他言行不一,“刻暴少恩”。曹操说,“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长久以来,儒家把吴起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使国人普遍认为吴起乃是个有才无德之人。直到近年,还有人在报刊上发文批评吴起不讲道德。
这种看法不能说全错,但至少是简单化、不全面的。
我们承认,道德确实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价值尺度之一,是评价人和事的重要标准,但道德绝不是唯一的价值尺度。与道德同时存在的还有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以及不同国家、民族、社会群体的多种价值尺度,而且道德评价不能完全脱离时代和地域的大背景。
吴起的政治军事成就历史上少有争议,我们且不去说。下面就说吴起的道德评价问题。
吴起是不是不讲道德呢?笔者有不同的认识。
先看大节。吴起不论是在鲁为将,在魏任西河守,还是任楚国令尹,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非常尽职尽责,且政绩突出。在魏守西河二十多年,秦人不敢东向,保了一方平安,这对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肯定有利。作为大臣,他忠君、敬业、保民,这既是功,也是德。吴起曾陪同魏武侯视察黄河,魏武侯认为黄河天险是魏国之宝,吴起马上说“在德不在险。”举例说夏桀、商纣所居之处,四周亦有天险,却因为不行仁政而亡国。所以,执政者必须以德治国、实施仁义,才能保国安民。这些都说明吴起很讲政治道德。(www.xing528.com)
吴起作为将军,他和士兵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服,行军不骑马,和士兵一样背着口粮步行。有的士兵害了脓疮,吴起甚至亲自用口吸脓水。正因为他关心士兵生活,深得士心,所以士兵上了战场都奋勇作战,不怕牺牲。这说明他有官兵平等、爱护士兵的军人道德。
因此,从大节看,吴起是个讲道德的人。
我们再看吴起的那些道德恶名实质如何。
其一,冷酷无情,杀妻求将。据史书上讲,吴起确实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即俗语的“无毒不丈夫”。他有才华,志向高远,个性好强,不屑于务农经商,仗着家境富裕,拿着银子四处奔波,想谋一官半职。结果花光家产,失败而归,引起同乡邻人的嘲笑,说他是败家子。吴起一怒之下,居然杀了讥笑他的三十多人,离家出走。这件事不仅不道德,而且严重违法。只是当时诸侯国林立,各自为政,吴起逃离卫国,投奔鲁国,他的杀人罪行居然不了了之,无人追究。在鲁国,他拜孔子的高徒、著名孝子曾参的儿子曾申为师,学习《春秋》。同时又苦学兵法。这时鲁国受到齐国进犯,急需选拔御敌的将领,吴起是个很有希望的人选。但有人在鲁君面前说,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怕不可靠。鲁君犹豫不决。吴起急于求名,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狠心杀了妻子,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决心。这一招果然灵验,消除了鲁君的疑心,立即任命吴起为将。吴起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军队迎击来犯之敌,大败齐军。不管结果如何辉煌,以杀妻为手段来谋取将军的职位,毕竟太过残忍。在古代,这种行为违背了关爱生命的基本道德准则。在现在,更为人道主义原则所不容。所以,这是吴起的一个严重的、不可原谅的道德错误。
其二,母丧不归,是吴起的一个严重罪名。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世为礼仪之邦,又是孔子的家乡和讲学之地,儒学的大本营,所以忠孝仁义的氛围很浓。吴起拜曾申为师,曾申继承了其父曾参的传统,把孝作为立身之本,百善之先。吴起听到母亲的死讯,不回去守灵送葬,违背了儒家尽孝的道德准则,他被曾申逐出师门。这事在当时成了鲁国轰动性的新闻,成为士大夫笑骂的对象。母丧不归,的确不近人情,也不合孝道,是吴起的又一个道德错误。但我们推测,吴起肯定有自己的为难之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离开卫国时曾对母亲发誓:“不为卿相,不复入卫。”也就是说,孩儿不干出一番大事业,绝不回来见你,母亲去世时,吴起功名未就,如果回去,有何面目见父老乡亲,再说违背誓言非大丈夫所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吴起一生把守信看得很重,在尽孝与守信难以两全时,他选择了守信。二是因为他当时杀了那么多人,现在无权无势,只身回去,难免会遭仇家报复,安全难以保障。吴起是准备干大事的人,不愿轻易拿生命去冒险。后来事实证明吴起终生再未回过卫国。
其三,贪而好色。史书上对此未作具体描述,似乎显得证据不足。如果贪财和好色都属实,应该算是个道德上的缺点。
其四,散金求官,败家子,这也是吴起被人指责的道德恶名。吴起不是个安守本分、勤俭持家的普通人。他是野心勃勃、极不安分的人。他的目标是飞黄腾达、出将入相、位极人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得拿着银子四处打点,寻找机会。这是官场的惯例,也是从政的必要投资,如同经商要投入本钱一样。人各有志,吴起有这方面的才能,选择这种入仕的人生道路不是错。他只要花的不是公家的钱,他人的钱,是自家的钱,那也不算错。问题出在他花钱太多,没花在点子上,打了水漂,毫无收获,就成了受人耻笑的败家子。从以后的发展看,吴起当初的求官失败只是个小挫折,不足为怪。许多大人物都经历过挫折、失败甚至磨难,这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财富,促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吴起后半生担任高官,权势显赫,积累的金钱一定不少,家产超过祖上,获得远远大于当初的付出。因此,败家子的说法不能成立,散金求官也不能算作道德污点。
其五,言行不一,刻暴少恩。这是司马迁的看法。在《孙子吴起列传》结尾处,司马迁感慨道:“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口头上对魏武侯说地势再有利也不如为政以德,但他在楚国担任令尹时,却不搞德政,大搞法家严刑峻法那一套,缺乏仁爱之心,以致树敌太多,不得善终。其实这不属于道德问题,而是执政理念的差异。司马迁信奉儒家的治国理念,认为以德治国才是正道。而吴起信奉的则是法家的治国理念,以耕战为本,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法治国。他用严刑峻法强化君权,打击削弱贵族公卿的势力。这就引起贵族的仇视。支持变法的楚悼王一死,宗室大臣作乱,吴起被乱箭射死在悼王尸旁。吴起为了君王和国家的利益,不惜开罪宗室贵戚,毫不留情地以法律手段打击反对变法的大臣,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不能用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考量。因此,言行不一,刻暴少恩这个道德罪名不能成立。
吴起的五条道德恶名,能成立者三条,不能成立者两条。我们可以说他是个道德上有严重缺点的英雄,但不能说他是个不讲道德的人。
2011.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