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士人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他们在诸侯国自由流动,寻找展现才华,谋取功名利禄的机会。每一场战争、外交或国内政治纷争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士人活动的身影。如果不停留在印象层面,试着对士人流动的原因、流向以及这种人才流向对诸侯盛衰兴亡的影响做一点深入的量化分析,也许有助于我们有效地解读历史。
本文是一种尝试,是跨越两千年时空的一次社会调查。
关于这次社会调查需做如下说明: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为《史记》列传中记载的先秦人物。明知这样会使我们的调查受到司马迁眼光的局限,不够全面、客观、公正,但也无可奈何。因为我们无法回到两千年前去作一次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二、调查时段
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样一来,列传第一篇《伯夷列传》中的伯夷、叔齐就被划出去了,因为他们是西周初年人。这个范围包括了《管晏列传》到《蒙恬列传》共计二十七篇列传中的主要人物。
三、取舍原则
凡各篇列传的传主,全部作为选取对象。
附带提及的代表性人物也酌情选入,如《孟子荀卿列传》中提及的稷下学派代表人物田骈、接子、环渊等。《仲尼弟子列传》因提及的孔门弟子人数太多,只选择了在后世影响较大的颜渊、子路、子贡三人。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孔子虽被司马迁列为世家,但我觉得他是一个典型的士人,所以也作为调查的对象之一。
按照以上原则,我们共选取了六十个士人,作为分析的对象。
甲:我们先看这六十个士人的原住国及排位:
1.齐国 14人
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武、孙膑、邹忌、邹衍、邹奭、田单、田骈、接子、淳于髡、孟尝君、鲁仲连
2、赵国 9人
3.楚国 8人
4.魏国 5人
李悝、张仪、范雎、犀首、信陵君
5.秦国 5人
魏冉、樗里子、白起、王翦、蒙恬
6.卫国 5人
7.鲁国 4人
8.东周 3人
苏秦、苏代、苏厉
9.宋国 1人
10.中山国 1人
11.郑国 1人
12.邹国 1人
孟子
13.韩国 1人
14.燕国 1人
蔡译
原住国不明者,1人,陈轸
乙:再看60人的流入国及实际效力人数的排位:
(1)秦国:本土5人,流入12人,共计17人。
本土为魏冉、樗里子、白起、王翦、蒙恬。
流入者为老子、甘茂、甘罗、李斯(楚)、张仪、范雎、犀首(魏)、韩非(韩)、商鞅、吕不韦(卫)、蔡泽(燕)、陈轸(不明)。
(2)齐国:本土12人,流入3人,共计15人。
本土为管仲、晏婴、司马穰苴、孙膑、邹忌、邹衍、邹奭、田单、田骈、接子、淳于髡、孟尝君。
流入者为慎到、荀况(赵)、环渊(楚)。
(3)赵国:本土7人,流入2人,共计9人。(www.xing528.com)
本土为廉颇、赵奢、李牧、蔺相如、平原君、虞卿、公孙龙。
流入者为鲁仲连(齐)、苏秦(东周)。
(4)燕国:流入4人,共4人。
乐毅(中山),苏代、苏厉(东周)、荆轲(卫)。
(5)鲁国:本土3人,流入1人,共计4人。
本土为孔子、颜回、墨子。
流入者为子贡(卫)。
(6)楚国:本土2人,流入1人,共计3人。
本土为屈原、春申君。
流入者为吴起(卫)。
(7)魏国:本土2人,共2人。
本土为李悝、信陵君。
(8)吴国:流入2人,共2人。
流入者为孙武(齐)、伍子胥(楚)。
(9)韩国:流入1人,共1人。
流入者为申不害(郑)。
(10)宋国:本土1人,共1人。
庄子。
(11)邹国:本土1人,共1人。
孟子。
(12)卫国:流入1人,共1人。
流入者为子路(鲁)。
丙:比较一下主要诸侯国的人才流入率和流失率,是件饶有兴味的事情。
秦国:流入12人,流入率为71%;本土人才无外流,流出率为零。
齐国:流入3人,流入率为20%;流出2人,流出率为14%。
赵国:流入2人,流入率为22%;流出2人,流出率亦为22%。
吴国:流入2人,流入率为100%;无流出,流出率为零。
燕国:流入4人,流入率为100%;流出1人,流出率100%。
楚国:流入1人,流入率为33%;流出6人,流出率为75%。
魏国:无流入者,流入率为零;流出3人,流出率为60%。
韩国:流入1人,流入率为100%;流出1人,流出率为100%。
鲁国:流入1人,流入率为25%;流出1人,流出率为25%。
卫国;流入1人,流入率为100%;流出5人,流出率为100%。
从甲、乙、丙三组数字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印象:
(1)人才产出大国是齐、赵、楚、秦、魏、卫、鲁。
(2)人才流入大国是秦、燕、齐、赵、吴。
(3)人才流出大国是楚、卫、魏、赵、齐。
秦国的人才总数和流入率均居首位,而流出率为零,说明秦国的人才吸引力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是最强的。秦由西部的一个小诸侯国发展成七雄之一,并最终统一中国,就是因为它注重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秦穆公千方百计从外地引进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优秀人才,助其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后来入秦的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等人,都对秦国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秦国用人的特点是唯才是举。张仪和范雎都是身负恶名来到秦国,张仪被怀疑是小偷,范雎则有里通外国之嫌,秦王照样信任和倚重。郑国已查明是韩国派来的间谍,秦王仍然欣赏他的水利才能,让他继续完成修渠工程。甘罗十二岁为上卿,更是不拘一格用人的著名范例。经过四百多年努力,秦国逐渐成了聚集一流人才的高地。人往高处走,一旦人才高地效应彰显,国力也随之强大,战胜六国,统一天下也就成为必然。秦的成功说明,得人才者得天下。
有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其实不然。历史上常见的事实是“得天下者得人心”,先不择手段抢得天下,再回过头来收拾人心,安抚百姓。古人把这叫做“逆取而顺守”。但要抢得天下,必须靠人才。刘邦打败项羽,就因为他有张良、萧何、韩信这些优秀人才,而项羽却把仅有的一个有才能的谋士范增都抛弃了。
同为人才大国,为什么统一天下的是秦而不是齐?这在于两国的用人情况不一样。秦国重功利,重用的是政治、外交、军事人才,如商鞅、张仪、李斯等。这些政治家所实施的改革措施及建立的政治体制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因人亡而废弃,即人亡而政存,如商鞅变法的结果就并未因鞅的处死而中断。秦国流入的人才中只有老子、韩非是思想家、学者,占流入人才的六分之一。韩非的法家思想很合秦王的口味,本以为入秦后可以大展宏图,不料遭老同学李斯嫉妒而死于非命。老子西入函谷关,进入秦地,其目的不是为求名利,而是远离中原纷争寻一个适合隐居之处。他最终的去向始终是个谜。
齐虽为人才大国,但多为“不治而议论”的学者,只进行纯学术的研究、讨论,著书立说,不涉政事,对国家的治理不起直接作用。田齐的几位君主喜文学之士,建立稷下学宫,给学者以优厚的待遇和学术研究的自由,包容百家,吸引了赵国的慎到、荀况,楚国的环渊及邹衍、四骈、接子等本土学人,聚集稷下,成为战国时期的一件文化盛事。这对齐国乃至当时各诸侯国的文化发展,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的形成居功甚伟,而这并未能改变齐国衰亡的命运。齐国也出过管仲、晏婴等杰出的政治家,但往往是人亡政息。管仲生前助齐桓公富国强兵,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管仲一死,齐国马上大乱。后来江山易主,姜氏之齐被田氏之齐取代。
楚国也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且人才辈出,但楚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一直比较严重。春秋时就有楚材晋用的说法,“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伍子胥就因被迫害逃到吴国。战国时老子、甘茂、甘罗、李斯去了秦国,环渊去了齐国,人才流失率达75%,流入的只有一个吴起,还未能善终,楚国的衰亡,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之一。
卫国是个夹在齐、赵、魏、韩中间的小诸侯国,却出了几个响当当的人物:在秦、楚搞变法的商鞅,吴起;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吕不韦;古代最出名的刺客荆轲;孔门弟子,出色的外交家和商人子贡。卫国太小,太弱,没有这些大英雄的用武之地,所以人才全部流失,卫的灭亡也不可避免。
两千多年前中国大地上演出的人才流向决定国家盛衰的这一幕,今日仍在重演。从当今世界人才的流向,不难判断出哪国强哪国弱。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唐代诗人李九龄的《读三国志》云: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此话点破国家兴亡的要害,值得人们深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