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子解读:中国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孟子解读:中国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从牛山的自然景色由美变丑,想到人心的由善变恶,悟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孟子根据人们的直观经验,认定自然山水在未遭人为破坏前,是美丽的。孟子指出的滥伐林木和过度放牧,至今仍是我国和世界不发达地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将绿荫遮蔽的牛山和光秃秃的牛山作为对立的两极,判定前者为美,后者为丑。孟子熟读孔子著作,是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在《梁惠王》一篇中孟子还说过:“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解读:中国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孟子·告子章句上》有这样一段话: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孟子在这里主要是讲人应当保持和维护自己天生的善性或良心,才能成为有美徳的人。一旦失去善性,就与禽兽差不多了。为了作比喻,他间接谈到了生态美问题。仔细品味这段话,可以领悟他关于生态美的基本思想。

首先,孟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两千多年前发生的生态破坏的事实。位于当时齐国都城临淄近郊的牛山,本来林木茂盛,自然景色非常漂亮。但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滥砍滥伐和放牧牛羊,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美丽的牛山变成了一座光禿禿的荒山。正是作为对立面的生态丑的出现,才引发了对曾经有过的生态美的回忆、留恋和对尚存的生态美的重视。可以说,生态环境遭人为破坏的事实,使人把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一分为二,即划为美的和丑的。这也是自然在人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两种后果。孟子从牛山的自然景色由美变丑,想到人心的由善变恶,悟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孟子把性善说扩展到自然界,就在生态美问题上表现出这样一些思想:

第一,生态美是天生的自然界的本来面目,生态丑是人为破坏的结果。孟子根据人们的直观经验,认定自然山水在未遭人为破坏前,是美丽的。牛山由树木葱茏的苍山变为荒凉的秃山,完全是人滥伐和过度放牧的结果。相比之下,那些尚未被人破坏,保持着原始风貌的地区,则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当人和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主客不分的时候,那个自然是质朴的,纯天然的,没有美丑的区分。只有当人有意识地从那个统一完整的自然中脱离出来,实现主客两分,把自然界当作人类改造、利用、征服的对象后,自然界的事物才开始被划分为有用的和无用的、美的和丑的。自然的悲剧也就开始了。普列汉诺夫曾经说过,人首先是用功利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然后才用审美的观点看待它们。人们常常为了跟前的功利需要而毀灭性地开采利用自然资源,没有想到正是自己亲手破坏了生态美,制造出生态丑。当孟子用姗姗来迟的审美观点去看光秃秃的牛山时,大错已经铸成,只能徒叹奈何。(www.xing528.com)

说山之性美和人之性善,都是孟子在部分事实基础上作出的推论与假设,严格说来并不科学。破坏生态美的罪过也不能完全由人来承担。在没有人类之前和人类诞生之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都曾由于宇宙以及地球自身的气象变化、地质灾变等原因多次受到破坏,造成大批生物灭绝(如恐龙等)。但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确实成了破坏生态的重要原因。孟子指出的滥伐林木和过度放牧,至今仍是我国和世界不发达地区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孟子对生态美的关注,表现了两千多年前先哲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指出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产生的负效应,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生态美的特征是绿色,生态美的本质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牛山之木尝美矣”,为什么孟子认为它美?就是因为牛山有茂密的森林和绿色植被,那一片浓浓的生意盎然的绿色给人们以赏心悦目之感。生态美使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这种愉悦从表面上看是超功利的,与物质利益无关。作为生态美特征的绿色,不能等同于康德所说的纯粹美(或自由美),它不是涂在画布或墙壁上的单纯颜色,而是以森林、草地等形式呈现在自然界的绿色。它蕴涵着生命,显示出勃勃生机,给人以希望和活力。因此,绿色是人的对象世界中自然生命的象征。

孟子将绿荫遮蔽的牛山和光秃秃的牛山作为对立的两极,判定前者为美,后者为丑。这种定性的根据是什么?显然不能从前后两个牛山的外在形式上找原因。这个审美判断的根据要在功利层面去找。人生活在自然界,要靠其他生物的存在来提供必须的各种生活资料,因此人本能地喜欢一个丰富多样的生命世界。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回答仁者何以乐山时他又说道:“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孔子喜欢山,是因为山可以合阴阳,调节气候,成为草木、鸟兽的生存繁衍之地,给人带来不尽的财源,使老百姓能吃饱肚子。这都是以功利的观点来看的。孟子熟读孔子著作,是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他在对林木茂盛的牛山作出美的判断时,正是以孔子赞美山的功利价值为基础的。追溯生态美的深层本质,并不玄妙,就是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讲生态环境保护,喜欢绿色,都为了使人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的环境。这一点古人已经意识到了,只是没有特别强调。今天把生态问题和生态美提上议事日程,是生态出现危机、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结果。

第三,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孟子并不反对人从自然界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也从未把审美需要置于生存需要之上。他反对的是过度的砍伐和放牧。实际上,孟子保护生态美的目的,是维护人类长远的利益,和今天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要兼顾保护生态美和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关键在于掌握好度。人对自然的利用、索取应当保持在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孟子认识到自然生态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草木会不断萌发生长,弥补因人砍伐造成的缺损。但这种自我修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旦旦而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小树还没长大就被人砍掉或被牛羊啃死,那被损坏的生态就无法自我修复,只能变成荒山秃岭。在《梁惠王》一篇中孟子还说过:“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古代典籍中还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等记载。孟子意识到,对森林有限制地采伐,才能保持自然的生机和生态美,才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人们提供必需的木材和其他资源。

孟子以求善之心求美,心灵之美和生态之美是他在这段话中追寻的两个目标。尽管他的论述重心在性善,不经意间涉及生态美,其见解却深刻而富于启发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