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时期朋友交往丰富多彩,友情无国界

先秦时期朋友交往丰富多彩,友情无国界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朋友成为五伦之一。到了先秦时期,朋友关系已很受重视。这说明当时人们把交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先秦时期的朋友交往丰富而多彩,留下了许多佳话。在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奉公子纠之命,追杀堵截小白。管仲与鲍叔各辅佐一位公子,在争位时处于政治上对立的双方。但这种政治上敌对的立场并没有影响二人的友情。作为伍子胥的朋友,申包胥理解他的心情,并勉励他好自为之。

先秦时期朋友交往丰富多彩,友情无国界

朋友关系始于何时,难于考证。按孟子的说法,至少在商的始祖契的时代,就有了朋友这种非血缘的人际关系。契受圣人之托,教给人们处理五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朋友成为五伦之一。

到了先秦时期,朋友关系已很受重视。各种典籍中都有关于交友的论述和记事。例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周易·系辞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庄子·山木》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战国策·燕策二》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诗经·小雅·伐木》

从交友的必要性,交友的原则,到交友的快乐,以至绝交时应注意的问题,都谈到了。这说明当时人们把交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从士阶层出现并日益活跃以后,人才的流动在春秋战国时达到高潮。这些士人为求名利和实现自身价值,常常远离本土,远离父母兄弟,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寻找知音、知心或互利互帮的人。于是朋友成了一种重要的人伦关系,也逐渐形成了处理朋友关系的道德原则。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远离故乡、四海奔波的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行动上的支持,还需要精神上的理解、关心和同情。

先秦时期的朋友交往丰富而多彩,留下了许多佳话。伯牙与子期即为生动一例: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志在山;钟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乎如太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与鼓琴也。

《绎史》

这是千古称颂的知音之交。这种朋友关系超越了功利,也超越了道德,进入到高雅的审美层面。它与一切利害无关,是纯粹的精神和心灵的交流。这种朋友非常难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齐国管仲鲍叔牙,可以说是知心之交的经典范例。管仲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担任齐相四十年,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鲍叔才能虽不及管仲,但有知人之明。他们从小是朋友,相知一生。在管仲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鲍叔毫不犹豫地给以帮助。他们二人商定,各追随辅佐一位齐国公子。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辅佐公子小白。在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奉公子纠之命,追杀堵截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衣带钩,差点要了他的命。小白继位为齐桓公,对管仲恨之入骨,必欲杀之而后快。鲍叔牙说服齐桓公,不仅不杀管仲,还任命为相。《史记·管晏列传》记载了管仲的一段感人的话: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为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史记·管晏列传》

交友的基本原则是“信”。这里的“信”,不仅指诚实守信,还包括相互的理解和信任。人之相知,贵相知心。鲍叔对管仲的理解和信任远远超过常人和常情的水平,那是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鲍叔相信管仲有非凡的才能,生来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而且相信他一定会成功。这种信任极其坚定,不论管仲遭遇过多少失败和挫折,鲍叔都不失望、不动摇、不放弃。对管仲的许多常人看来很不道德的行为,他都能理解、宽容。在管仲贪财、当逃兵、不尽忠死难的现象后面,鲍叔看到的是落难英雄的一时无奈。而管仲也坚信老朋友鲍叔能理解自己,所以在鲍叔面前他无拘无束、无所顾忌,去掉了一切装模作样的道德虚饰,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www.xing528.com)

管仲与鲍叔各辅佐一位公子,在争位时处于政治上对立的双方。但这种政治上敌对的立场并没有影响二人的友情。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殉主,管仲成了囚犯。作为胜利者的鲍叔,想的却是千方百计从鲁国把管仲救回来,并说服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鲍叔一片赤诚待朋友,既成全了管仲,也成全了齐桓公的霸业,并使齐国百姓过了四十年和平繁荣的日子。这份友情带来的结果是皆大欢喜,鲍叔本人也安享荣华、名垂青史。管仲对鲍叔由衷感激,鲍叔去世时,管仲以子对父、臣对君的礼节祭吊,泣下如雨。

还有一种朋友。是各行其道却相互理解宽容。伍子胥与申包胥就是朋友兼对手,在他们两人之间演出了一场亡楚存楚的大戏。史书记载:

子胥将之吴,辞其友申包胥曰:“后三年,楚不亡,吾不见子矣。”申包胥曰:“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虽然,子亡之,我存之。”于是乎观楚一存一亡也。后三年,吴师伐楚,昭王出走。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急。”哀公曰:“诺,固将图之。”申包胥不罢朝,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声。哀公曰:“有臣如此,可不救乎?”兴师救楚,吴人闻之,引兵而还。昭王反复,欲封申包胥,申包胥辞曰:“救亡,非为名也,功成受赐,是卖勇也。”辞不受,遂退隐,终身不见。

《说苑疏证》

可以说,这一对朋友的立场截然相反,伍子胥发誓要灭掉楚国,申包胥则要保卫楚国。申包胥的态度是公私分明、理解朋友。作为朋友,他对伍子胥逃离楚国,立志灭楚的选择表示理解。因为伍子胥不是坏人,他们父子皆是忠臣良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身为太傅,衷心辅佐楚平王的儿子太子建。楚平王听信奸佞费无忌的谗言,欲杀太子,先囚伍奢,并让伍奢召其子伍尚、伍员回来,欲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伍子胥之兄伍尚明知回去是死路一条,却毅然选择归死,让伍子胥逃亡,以求将来报杀父之仇。申包胥明白,楚平王是昏君,伍奢、伍尚是被冤杀的忠义之士,伍子胥选择为家族复仇也属正义行为。但伍子胥的复仇对象不是普通人,是楚国的国君,所以他复仇的途径是灭掉楚国。作为伍子胥的朋友,申包胥理解他的心情,并勉励他好自为之。但申包胥作为一个楚国人,又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绝不能对自己国家的危难袖手旁观。所以他明确告诉伍子胥,作为朋友,我不能劝阻你灭楚,但作为一个楚国的臣民,我会全力保存楚国的江山社稷。

申包胥理解伍子胥的复仇之举,但对他过分的行为仍直言批评,毫不留情。楚昭王十年,伍子胥帅吴国军队大败楚军,攻入郢都。这时楚平王死去已十年,伍子胥为了发泄怨恨,把平王墓挖开,搬出尸体,鞭尸三百。逃亡山中的申包胥听到这个消息,派人去对伍子胥说:

“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史记·伍子胥列传》

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尸的行为太过分,伍子胥也对朋友表示道歉,承认自己的行为确实违背了常理,是倒行逆施。接下来,申包胥为求秦国出兵援救楚国,在秦廷哭了七日七夜,可谓惊天地而泣鬼神,终于感动了秦哀公,出兵救楚。事后申包胥辞封归隐,远离俗世。

伍子胥和申包胥的人生志向不同,一个要建功立业,一个则淡泊名利;一个要报仇灭楚,一个要竭力存楚。但他们在朋友关系上都遵循互相理解、坦诚相待的原则。在政治上产生分歧对立时,有一种包容精神超越了价值观的差异。当然,包容并不意味着混淆是非、不辨善恶,对不道德行为听之任之。朋友间的包容,建立在相互信任道德人格的基础上。申包胥和伍子胥能成为朋友,说明他们都相信对方是君子,不是小人。君子之间的关系是和而不同,有基本价值观的相同,也有具体问题上的差异分歧。虽然伍子胥与申包胥的人生道路不同,但都是名垂青史的大丈夫。申包胥哭秦廷的悲壮之举和功成不居的潇洒态度,说明他是一个道德境界很高的人。伍子胥忍辱负重,报仇雪耻,也名垂后世。司马迁写完伍子胥传,发感慨说: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史记·伍子胥列传》

他对伍子胥深表钦佩,称之为“烈丈夫”。

战国时期苏秦和张仪也是朋友,在他们身上主要表现了朋友间相互帮助的道义原则。苏秦与张仪都出自鬼谷先生门下,既是同学,也是朋友。他们都是游说诸侯的纵横家,也都经历过失败与挫折。苏秦以合纵的主张游说赵国成功,地位显赫。而张仪在楚国却因怀疑偷了楚相的玉璧,被痛打一顿,处境极为狼狈。无奈之下,张仪去赵国投靠苏秦。苏秦对张仪采取了激将法,故意冷落他,不让门人通报。最后见面时,让张仪坐堂下,用仆人的饭菜招待他,还当众训斥了一番,说以你张仪的才能混到这等地步实在丢人,我完全有能力让你得到富贵,但你不值得我收留。张仪受到朋友如此羞辱,非常气愤,决心投奔秦国,与赵国为敌。苏秦暗中派舍人以车马金钱资助张仪,使他得见秦惠王,惠王任之为客卿。

苏秦深知张仪之才,他对手下人说: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

《史记·张仪列传》

当张仪后来得知苏秦的一片苦心和内幕之后,非常感激,并自愧不如。“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无不及苏君明矣!”

苏秦对待朋友是道义感和功利心相结合,已不是纯粹的知音、知心之交。他在张仪最困难的时候出手相助,而且巧妙地激发了张仪内在的力量,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张仪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表现了热心助友的道义感。另一方面,他在六国推行合纵策略,需要在秦国有个配合的人。这个人既要有能力说服秦王,掌握大权,还要能理解自己的意图。无疑,张仪是最合适的人选。苏秦帮助张仪,也是帮助自己。下棋总要有个对手。苏秦搞合纵,需要个搞连横的人来过招。而且他帮了张仪,作为互换的条件,要求张仪不能动他的根据地,即秦国不能攻打赵国。在苏秦心目中,当时的中国是个大棋盘,战国七雄是棋子,他和张仪是棋手,两人要在对弈中充分展示各自的才能。

友情发展到一定深度,可以使人将生死置之度外。西周的左儒即为典型。

左儒友于杜伯,皆臣周宣王。宣王将杀杜伯,而非其罪也。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弗许也。王曰:“别君而党友,斯汝也。”左儒对曰:“臣闻之,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率友以违君。”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而言则死。”左儒对曰:“臣闻古之士,不枉义以从邪,不易言以求生。故臣能明君之过,以死杜伯之无罪。”王杀杜伯,左儒死之。

《说苑疏证》

左儒在好友杜伯将要被周宣王枉杀时,挺身而出,为杜伯辩解。周宣王以死威胁,他毫不畏惧,据理力争,最终为了维护道义和友情而慷慨赴死。左儒不是无原则地袒护朋友。他首先确认杜伯无罪无错,周宣王杀杜伯才是错。正义在朋友这边,所以他死而无憾。可惜左儒这样的豪侠之士实在太少,生活中太多的朋友都是利益之交。廉颇和孟尝君失势时,故客尽去,得势后,客又复至,二人皆大为感慨。有人为他们点破其中道理,廉颇的门客说:

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怒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冯驩对孟尝君说:

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趋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

《史记·孟尝君列传》

“夫天下以市道交”,“富贵多士,贫贱寡友”。这些话虽然有点刺耳,但确实说出了交友的常态和世情。曾子尚且时时反省自己“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那么常人恐怕更难以完全做到与朋友交而有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