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主要的革命遗址有18处,烈士故居4处,纪念碑、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9处。这些革命遗址、烈士故居、纪念设施,铭刻着老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风雨历程,闪耀着老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不怕牺牲革命精神的光辉。这些遗址遗迹,是重要的历史见证,是对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不可再生的红色文化资源。把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岑溪县农民运动宣讲所遗址位于县城(今市区)汉丁孝子祠。1926年8月,广西农民运动东路办事处成立后,省农民部增派广州农讲所第六届毕业学员苏骏、覃咸彰作为省农民部特派员到岑溪,与李植华一起开展岑溪的农民运动。苏、覃到岑溪后与李植华及县内进步人士欧鸣鹤、陈星朝等人以附城为重点,在县城汉丁孝子祠组织成立岑溪县农民运动宣讲所,开展宣传发动工作。1926年11月,古静乡农民协会正式成立。1926年冬,为迎接新的农民运动高潮的到来,李植华等决定全面铺开岑溪县农民运动宣讲工作,先以县城为中心,在樟木街(铺号无考)成立农民运动宣讲所,由李植华、苏骏、覃咸彰担任主讲,培养农民运动新骨干。然后向城厢、马路、新圩、大湴、筋竹、诚谏等地全面铺开。从此,岑溪的农民运动已成燎原之势,成为广西农民运动发展较快的县份之一。
丁孝子祠(关大荣 摄)
岑溪县农民协会办事处遗址
岑溪县农民协会办事处设在县城黄家祠县党部内,现为市委干部宿舍。1927年2月,根据国民党岑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正式成立岑溪县农民协会办事处。办事处主任由李植华担任。委员有苏骏、覃咸彰、廖芝祥、欧鸣鹤、叶华清、李晖、林传材(任秘书)、黎文菊等。
岑溪县农民协会办事处遗址(邱达三 摄)
望闾暴动策源地遗址
望闾暴动策源地遗址位于永业乡(今筋竹镇)望闾村。1927年4月17日,与岑溪相邻的广东省罗定县农民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中共罗定特支书记李芳春领导的横岗起义失败。4月20日,李芳春决定借道岑溪前往梧州寻找广东特委领导,并秘密转移至岑溪县永业乡望闾村,与该村农协会代理负责人李超铨和先前转移至此地的罗定籍中共党员、望闾村农民自卫军手枪队负责人李灿英联系,计划举行望闾暴动,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武装斗争。5月初,由于叛徒告密,李芳春被国民党岑溪第八区反动团兵逮捕。5月3日,李超铨、李灿英率望闾村农民自卫军80余人分两路营救,战斗约半小时,李灿英等3人负伤,但李芳春已被敌人从另一道路押走。至此,望闾暴动计划夭折,营救李芳春的计划亦遭失败,李芳春于押回罗定途中被国民党郁南县第九区警兵杀害。
望闾暴动策源地遗址(邱达三 摄)
中共岑溪县特别支部遗址
中共岑溪县特别支部遗址位于岑溪市北山路3号。北山原是岑溪县城一个松林葱郁、风景秀丽的小山丘,现为岑溪科技局等单位院子,松林风景不复存在。
1936年9月中旬,中共郁江特委筹委委员黄彰到岑溪检查指导工作,传达特委筹委同意建立中共岑溪县特别支部的意见。唐敬中通知中共党员黄经柱、吴精华、罗杰昌、李健祥、玉贝珍、韦家骥到县城北山的一处松林下开会。会上,唐敬中向黄彰汇报岑溪建党工作情况,黄彰代表郁江特委筹委宣布中共岑溪县特别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任唐敬中为中共岑溪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书记兼组织委员。
中共岑溪县特别支部遗址(邱达三 摄)
岑溪新文化书社遗址
岑溪新文化书社遗址(邱达三 摄)
岑溪新文化书社设在县府前面黄家祠,今市委干部宿舍楼。1936年10月,为了传播党的革命理论知识和进步思想,岑溪特支在县城设立岑溪新文化书社,由特支书记唐敬中兼任经理,苏德森任副经理,经销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宣传教育群众。书社开业后,县内各地学校师生、知识界人士、社会公职人员等争相到书社阅读或购买进步书刊。
岑溪各界抗日救国会遗址
岑溪各界抗日救国会遗址位于县城大操场,今市中医院院子。1936年10月中旬,在中共岑溪县特支的策划下,岑溪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县长胡思尧出任救国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由唐敬中和国民党岑溪县党部干事长曾旭鑫担任。岑溪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时,在县城大操场举行有各界民众、学校师生近千人参加的岑溪县抗日救国大会,举行游行示威活动。10月下旬,各区抗日救国分会成立,并在县抗日救国会的指导下,发动民众开展抵制、禁售、销毁日货和募捐抗日款项等工作。
岑溪各界抗日救国会遗址(邱达三 摄)
《岑溪日报》遗址
《岑溪日报》遗址(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岑溪日报》报社遗址位于市区南门旧街。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经广西学生军第三大队部与岑溪县政府、县党部联席会议,决定创办《岑溪日报》,并由县长兼任报社社长,学生军大队部派出黄汝纲、黄镇芬等任编辑,高天萌、宋军、甘国富等负责出版发行。1939年5月,出版创刊号,用八开白纸印刷,一期四版,主要内容有新闻、评论及抗战文艺诗画等。每期发行200多份,各乡村公所及学校均订阅。报纸的时政新闻内容主要是通过县邮政局电话总机录听《梧州日报》发来的新闻电话而取得,县内新闻则靠学生军在乡村采访的汇报整理。办报工作人员均不领任何津贴,有时还需亲人或朋友资助。1940年5月,驻岑学生军奉命调隆安县的下颜圩整编,《岑溪日报》交由国民党岑溪县党部主办,不久停办。
抗日军队驻扎陈三吉祠遗址
陈三吉祠位于岑溪市筋竹镇筋竹社区。抗日战争时期,曾有抗日学生军在陈三吉祠里驻扎,教附近的农民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爱国主义精神。抗日自卫队、抗日特编队也曾在陈三吉祠里驻扎,抗日特编队还组织民兵进行训练。现列入岑溪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军队驻扎的陈三吉祠遗址(邱达三 摄)
筋竹榃堡寨阻击战遗址
榃堡寨是筋竹乡政府驻地筋竹街东面约1千米的一个村寨。1944年9月25日,筋竹乡自卫队侦探人员得知,日本鬼子即将入侵筋竹,筋竹乡乡长陈华汉立刻制订伏击敌人的计划。9月26日傍晚,探知日军次日早上开拔。27日晨,自卫队紧急集合,按各组分工进入埋伏地点。中午时分,日军一支先头部队200多人出现在榃堡寨猫儿坑伏击圈内,自卫队开枪射击,敌人以六○炮猛轰。此役前后作战2个小时,自卫队击毙日军1人,击伤4人,打死战马1匹,缴获战马1匹,枪支2支,夺得日军的地图及兵员册籍物资1担。
筋竹榃堡寨阻击战遗址(邱达三 摄)
1944年9月29日下午,归义上乡乡长黎浩荣得知占领筋竹的日本兵即将入侵归义,于是带领联防队、村自卫队约30人,在思塘河西岸桥头两侧山坡槽状地带埋伏。30日下午4时,日军先头部队200多人和10多匹战马来到思塘桥中间,联防队开枪射击。整个阻击战约1小时,共打伤日本兵2人,打死日军战马1匹。
1944年10月1日上午,一支50多人的日本军队,从新圩街向罗平自然村(今归义社区罗平自然村)进犯抢掠。以李树英为首的自卫队员20多人,埋伏在村口路旁,先是用鸟枪、步枪向日军开火,并在木桶、水缸内燃放鞭炮。日军仓忙退走,此战夺回鬼子抢去的耕牛1头,缴获子弹1箱。
思塘桥头阻击日军遗址(邱达三 摄)
下化乡马路北村、水坪、伏鹿阻击战遗址
1944年10月7日下午5时,日军约500人从县城方向到达马路北村口,埋伏在北村垌尾竹挞岭和黎永滩两边山的自卫队静伏等候。待日军进入伏击区大路时,自卫队开枪射击。战斗持续约3小时,天黑后自卫队撤出阵地,此战打死日军3人,缴获步枪3支、子弹一批。10月8日,自卫队、保安团转移到马路木洪、六妹界处两次伏击日军。10月9日,日本侵略军大部队约1000人进入下化乡水坪村,埋伏在水口的自卫队待日军进入伏击圈时开枪射击,战斗约3小时,日军急于过境,丢下三四具日军尸体和1匹战马后向藤县波塘(今岑溪市波塘镇)进犯。10月10日,日军从岑溪撤离后续部队到达下化乡与波塘相邻的伏鹿村时,已转移到伏鹿木洪和六妹界的自卫队和保安连,紧后尾追,打死日军五六人,打死战马2匹。
马路伏击战持续3天,战斗共约6小时,击毙日军13人,打伤日军人数没有统计,打死战马3匹,缴获日军机枪2挺,步枪4支,还有子弹及日军抛弃的物品一批,夺回日军沿途抢走的耕牛2头。此为岑溪人民抗击日军入侵战果最丰硕之役。
马路水坪村伏击日军战场遗址(邱达三 摄)
筋竹地下党交通站旧址
1948年四五月间,中共三罗地区工委再次委派郁南四中教导主任、中共党员孔令淦及其助手卓家彬,到达筋竹乡的云龙、中围、筋竹街等处,找到原先派出的共产党员在筋竹调查时认识的陈坚生、莫曰旭、莫曰文、莫仲卿,确定他们四人为地下交通员,以筋竹沙街泰兴号客栈为联络点,成立中共筋竹地下交通站,负责筋竹、陀村(今属诚谏镇)、北大新(今大业镇)、上下归义(今归义镇)等乡村和县城的情报收集与群众发动工作。北梨地下党交通站旧址
筋竹地下党交通站旧址(邱达三 摄)
1948年6月初,孔令淦、卓家彬以梨木小学为联络点,建立中共北梨乡地下交通站,李演球、赖其寿为联络员,李家荣、陈辉廷为情报员。北梨交通站负责北梨(今梨木镇)、车滩(今属大隆镇)、大隆、水汶等乡村的情报收集与群众串联发动工作。
北梨地下党交通站旧址(岑溪市档案馆供图)
北梨武工组成立遗址
北梨武工组成立遗址位于梨木街尾廖家禾仓。1948年8月,李炯球、李耀球、李演球、赖其寿根据中共粤桂郁罗岑边区中心支部的指示,召集北梨、大隆、新圩(今归义镇)、筋竹等地的有志青年30余人,在梨木街尾廖家禾仓秘密集合,由地下交通员赖其寿传达中共三罗地区工委和郁南地下党组织关于成立北梨武工组的决定。中共党员、三罗总队特派员王永尧宣布任命李炯球为北梨武工组组长,赵鸿为副组长,莫曰旭、莫曰文为情报员。武工组成立后,立即开展北梨游击区的创建工作。
北梨武工组成立遗址(邱达三 摄)
太白队发源地遗址
太白队发源地遗址位于北梨李家大院。1949年2月底,北梨武工组成员发展到130多人。3月初,按照中共三罗地区工委和郁南县委的指示,武工组集中郁南县加益乡王成森家开会,改编为北梨武工队。4月下旬,北梨武工队在广东泗纶合江蓝家祠接受解放军的收编,并命名为太白队,隶属于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为连级建制,队长为李炯球。太白队随第十一团第三营在郁罗岑边区活动,开展游击斗争。5月初,第四支队司令员李镇靖亲自为太白队授旗。至1949年底,太白队发展至181人。(www.xing528.com)
太白队发源地遗址(邱达三 摄)
太白队战斗遗址——杂木冲
杂木冲位于郁南县与岑溪交界。1949年5月初,广东省保安警察罗国璋部会同云、罗、郁三县自卫队800余人,妄图“围剿”我第四支队。第四支队司令部部署第十一、十四团对反动武装进行反击,太白队奉命参加战斗,在郁岑交界杂木冲大败罗国璋部。
猪儿岭战斗遗址
猪儿岭位于北梨乡,今梨木镇境内。1949年9月12日,梧州保安队300多人与岑溪县自卫队100多人,企图“围剿”太白队。考虑到敌强我弱,太白队迅速转移到猪儿岭进行游击战,后武工总队三营一个排赶来支援,击毙自卫队及保安队员数人,我军大获全胜。
猪儿岭战斗遗址(邱达三 摄)
七块田剿匪战斗遗址
七块田是南渡镇吉太社区的一个小山村,1950年4月30日,解放军一三五师四○五团二营两个连围剿高振伍匪部盘踞的天险七块田。经激烈战斗,解放军击毙匪徒38人,俘获50多人,缴获机枪4挺,其他长短枪数十支。解放军战士牺牲7人,重伤的1人在回师途中牺牲,岑溪剿匪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林培斌烈士故居
林培斌烈士故居位于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福传自然村,建于1875年8月。林培斌烈士故居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系瓦木结构房屋,林培斌烈士生前曾长期在此居住。林培斌烈士故居属其孙林庆水、林庆枝所有,保存较为完整,但因多年闲置不住,故居局部有些损坏。
林培斌烈士故居(林庆水 摄)
李植华烈士纪念馆
李植华烈士纪念馆位于岑溪市归义镇金鸡村,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原为李植华烈士故居,李植华烈士生前曾长期居住。2014年将李植华故居改建为李植华纪念馆,列为全市党员教育基地。
李植华烈士纪念馆(邱达三 摄)
李爱群烈士故居
李爱群烈士故居位于岑溪市岑城镇南街6号,系瓦木结构房屋,李爱群烈士生前曾长期居住此屋。已于1957年被洪水冲毁。现保留部分残墙。陈济桓烈士故居
李爱群烈士故居遗址(邱达三 摄)
抗日将领陈济桓的故居位于岑溪市筋竹镇政府院子内,建于1935年,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该楼为三层西式拱窗走廊建筑。每层楼设一厅四室,前面为拱窗走廊。一楼正中为推笼式大门,楼梯扶手采用名贵木材做成,雕刻着各种图案。楼顶上有石质走道,并设有防护栏杆,部分为瓦面。当地人都把它叫作“将军楼”。1998年被定为岑溪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济桓烈士故居(岑溪市档案馆供图)
高致嵩烈士故居
抗日将领高致嵩的故居位于岑溪市归义镇谢村古城。因多年闲置不住,故居局部损坏。目前尚未确定保护级别和利用级别。高致嵩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高致嵩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86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和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分别树立着高致嵩的铜像和雕像。李植华烈士纪念碑
高致嵩烈士故居(高志远 摄)
李植华烈士纪念碑位于岑溪市归义镇金鸡村,占地面积350平方米。李植华牺牲后,当地人民将其葬于巴马盘阳屯。1964年,巴马民政局将李植华烈士遗骨移葬到巴马烈士纪念碑。1983年,其家乡金鸡村乡亲将李植华烈士的部分遗骨从巴马移回岑溪归义镇金鸡村安葬,建造李植华烈士墓。1985年,归义镇政府募集社会各界捐款修建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同年7月24日,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建成。1990年12月15日,岑溪县人民政府公布李植华烈士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植华烈士纪念碑(关大荣 摄)
太白队烈士纪念碑
太白队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岑溪市梨木镇梨木社区,建筑面积40平方米。太白队成立后,随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活动于桂粤边界的岑溪、郁南、罗定、信宜等县,参加消灭国民党广东、广西两省的反动武装的战斗,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1998年8月,梨木镇党委、政府为纪念为岑溪解放英勇牺牲的19名太白队烈士,决定修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太白队烈士纪念碑。1999年清明节,纪念碑落成。
太白队烈士纪念碑(关大荣 摄)
七雄烈士纪念碑
七雄烈士纪念碑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吉太社区。1962年9月21日,岑溪县吉太公社人民为纪念1950年5月1日在吉太七块田围剿土匪战斗中壮烈牺牲的7名解放军战士,将英雄的遗骸安葬在吉太三江坡下坪,以七雄烈士墓命名。1980年7月,吉太人民又将烈士移葬到船地山顶峰,建立纪念碑称七雄烈士纪念碑。七雄烈士纪念碑建筑占地面积300平方米。1990年12月15日,岑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吉太七雄烈士纪念碑(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筋竹烈士陵园
筋竹烈士陵园位于岑溪市筋竹镇筋竹社区。为纪念1950年4月21日壮烈牺牲的李超琨等9位筋竹区中队战士和征粮工作队队员,1988年10月1日,筋竹乡人民政府募集社会各界捐款14000余元,在筋竹村昙旺顶二级坪李超琨等烈士墓地处开工建造筋竹烈士陵园,陵园建筑面积为400多平方米。1998年5月26日,岑溪市人民政府公布筋竹烈士陵园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筋竹烈士陵园(邱达三 摄)
水汶革命烈士纪念碑
水汶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岑溪市水汶镇水汶社区。为纪念1950年4月17日在北梨乡塘坎村遭到高振伍匪部伏击被俘,后被杀害的4位水汶区征粮工作队员,1978年10月,水汶公社人民将4名烈士从水汶圩背山坡移葬到水汶大桥河西桥头对面的山头上,并修建水汶革命烈士纪念碑。水汶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筑占地面积30平方米。
水汶革命烈士纪念碑(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诚谏天堂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为纪念1950年5月在围剿天堂顶国民党土匪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六六团一营一连战士肖高明,2013年岑溪市人民政府拨款,在诚谏镇天堂村建造革命烈士纪念碑。
诚谏烈士纪念碑(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园
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市区西郊之岑城镇思英社区蓬冲深湴塘,占地面积8.52公顷,系广西近年新建的5个烈士陵园之一。经中共岑溪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2014年按照民政部、自治区民政厅要求,将200座岑溪籍零散烈士墓迁入陵园烈士墓区集中安葬保护。2015年开始烈士陵园大门牌坊、纪念广场、英雄道、纪念碑和纪念馆等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的全面建设工作。2018年8月,烈士陵园竣工。2018年9月30日,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岑溪市委、市人民政府举行祭奠烈士暨开园仪式。
岑山永秀,溪水长清,丰碑高矗,青史流芳,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并激励岑溪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岑溪市革命烈士陵园(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大隆镇三雄烈士纪念碑
位于大隆镇。为纪念1950年5月20日围剿大隆西门村残匪牺牲的3位解放军战士,部队撤离后,当地群众把烈士葬于大隆中学后山。由于烈士姓名不详,立碑曰三雄烈士纪念碑。2013年10月,重建。
大隆镇三雄烈士纪念碑(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