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6年到1965年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历经挫折,遭遇严重困难,但岑溪在艰辛的探索中,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各项事业也取得较大成就。1965年,全县生产总值1.5亿多元(不变价,下同),比1955年的1.2亿多元增加3087万元。全县基本建设投资总额30.04万元,比1962年增加63.88%。交通邮电、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建设事业也开始稳步发展。但十年建设的历程也是坎坷艰辛的,其中受“左”倾错误思想指导而造成的损失也是惨重的。
(一)中共岑溪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与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全面发展
1962年12月11日至17日,中共岑溪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强调必须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为全面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争取国民经济继续好转,夺取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指明正确的方向。
1962年12月28日,县委讨论通过《关于全面地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各项政策的方案》。10月,县委召开多种经营三级干部大会,提出人民公社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的多种经营方针。1963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为1.2639亿元,比1960年增加3610万元。1964年与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连续增产丰收,分别为101760吨和111829吨,全县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分别为1.3879亿元和1.5149亿元。1965年,全县工业企业产值达252.38万元,比1963年增加71.84万元。全县基本建设投资总额30多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817.9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0.64万元,分别比1962年增加63.88%、41.07%和20%。在此期间,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建设稳步发展。(www.xing528.com)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中共岑溪县委召开会议,部署全县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会上,县、区干部首先对照政策,对“四不清”即账目、仓库、财物、工分四个方面的不清问题进行自我检查和批评。6月10日至20日,各区召开会议,参照县三级干部大会的方式,通过学习政策,由公社、大队干部在会上先进行自我检查和批评与赔退。
1965年1月中下旬,中央“二十三条”下达后,县委立刻召开县、区、公社三级训干会议,学习“二十三条”。1964年,没有开展“四清”运动的县直机关、厂矿企业单位,也按“二十三条”规定,开展“四清”运动。1965年1月后的“四清”运动,岑溪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错误思想,混淆人民内部和敌我矛盾,扩大打击对象,不仅把大多数基层干部列为“四不清”对象,还把一些原已遵纪守法积极参加集体劳动的“地、富、反、坏、右”五种人甚至其子女都作为斗争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