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下旬,县委批转宣传部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八大精神的通知。11月中旬,在党内外普遍学习、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县委召开有300多人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八大精神,进一步部署全县学习贯彻党的八大路线,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956年12月1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有600多人参加的三级干部大会,县委副书记、县长作《贯彻八大路线,提高思想,坚定信心,为搞好冬季生产,巩固农业社而奋斗》的报告,要求全县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在党的八大精神指引下,按照县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运用集体的力量,在巩固农业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冬修水利、发展副业生产和积肥、改土等生产运动。1957年2月初,全县各农业社掀起备耕、春耕的生产高潮。据2月下旬统计,全县积肥800多万担,犁耙秧田133.33公顷,浸谷种5000多千克。
农业生产方面,粮食生产全年播种面积(复种)4.90万公顷,全县粮食总产量(稻谷)仍达88898吨,比1955年略有增产。南渡区古太农业生产合作社68公顷水稻,1956年全年亩产达550千克,成为县内及至省内罕有的亩产超千斤的农业合作社。1956年,全县花生(油料)种植面积0.11万公顷,油料产量达573吨,其他旱地作物如木薯、红薯、甘蔗等的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副业生产如养猪、养鸡鸭等也比上年增加30%。全县75%以上农户实现增产增收。农田水利建设速度加快。全县共修建大小水利工程7285处,其中中型水利6处,可灌面积达1.13万公顷,比1955年扩大灌溉面积0.33万公顷。
林业方面,全县造林育苗1.19万公顷,生产木材9998立方米,林业收入1852万元。
工商业和财贸建设得到快速发展。1956年,地方工业完成生产计划的102.6%。全县工业总产值281.86万元,其中手工业(轻工业)产值243万多元。195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万元,比1955年增加76万元。国营和合作社完成购进计划的105.3%;国家税收任务完成年计划的101.34%。金融部门发放农贷829341元;供销合作社为支援农业生产,借给农业社资金4万多元,赊销化肥10多万千克。(www.xing528.com)
公路交通建设方面,1956年下半年完成糯(垌)三(堡)公路修建,开始岑罗公路岑溪至筋竹路段的修建工作。
邮电与通信建设方面实现“乡乡通邮路,乡乡设信箱”和“乡乡架通电话线路”的目标,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也得到较快较好地发展。
1957年7月16日,岑溪接连10多个小时下特大暴雨,气象记载降雨量350毫米,为清代嘉庆年间以来的最高降雨量记录。7月17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紧急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号召全县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起来,抢救受灾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1957年7月20日至21日,暴雨再度袭击岑溪。7月21日,县委紧急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同时在县直机关抽调300多名干部组成生产救灾工作队,深入各区乡指导救灾重建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岑溪人民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