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春,县政府决定,小学可借用或租用寺庙、祠堂或其他公房办学。1950年底,全县306所小学复学。1951年夏秋,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开展学习和自我改造运动。1952年,将永业、文德两间私立中学改为国家公办中学,并分别改名为岑溪第一中学和岑溪第二中学;同时所有小学改为公办,实行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初小四年、高小两年的学制改革和秋季招生制度。1953年,全县中小学在校生36795人,比1949年增加1倍多。1951年冬到1952年底,全县设立夜校、业余民校300多所,共有2万多名工农群众参加识字学习,基本扫除文盲。
从1951年起,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1952年,县财政拨给教育事业经费53.24亿元(旧版人民币),占财政总支出的49.6%。1954年,制订教育发展五年计划。为贯彻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决定成立教研室,加强教学研究工作。1956年,为满足广大青少年学习文化和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需要,分别在大隆、新圩、三堡3个区增设第三、第四、第五初级中学;在县直机关和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幼儿园。1956年,对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实行工资改革,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工资额比1950年提高3倍多。1956年底,全县有中学6所,在校学生2726人;小学361所,35876人。1956年,财政拨给教育事业经费70.2万元(新版人民币),占财政总支出的41.6%。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51年夏,成立岑溪县防疫委员会。1952年6月,改名岑溪县卫生委员会。全县各区乡同时成立卫生委员会,在水汶、大隆、大湴、筋竹等区建立第一批卫生所。1952年1月,县人民医院迁至县城北山现址重建,并复名为县人民卫生院。1952年夏秋开始,开展全民灭“五毒”(鼠、雀、蚊、蝇、虱)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底,县卫生院有医生、医技、医务人员31人,各区卫生所有医生、医务人员45人。县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有所更新。1953年5月,疟疾在岑溪流行,全县共组织中西医生630人深入各区乡村开展防治工作,仅2个月就把疫病消除。(www.xing528.com)
1953年至1956年,在南渡、新圩、糯垌、三堡等区建立第二批区级卫生所,同时建立农村医疗站和防疫网络。1955年,全县基本上消灭天花病,控制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流行。1953年至1956年,先后从县财政拨款22万元,新建县人民卫生院的门诊部和留医部。1956年底,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县、区卫生院和乡卫生所)10间,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350人。全县医疗卫生整体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得到提高。
(三)群众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1950年下半年,先后成立县文化馆和图书馆。1951年冬,成立县业余剧团和各区乡秧歌队、舞狮队、山歌演唱队、牛娘剧队等文艺团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密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1953年,广西省新华书店岑溪支店成立。同时,各区文化宣传站成立,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尤其在节假日期间,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体育竞赛和舞狮、舞龙、演牛娘戏、唱山歌等文娱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
1954年,容县专区举办第一届全专区运动会,岑溪县的机关运动队和农民运动队参加比赛,在篮球、拔河、田径等项目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1955年起,随着广播体操在学校的推广,也逐步在机关干部、厂矿企业职工中普及。1956年,随着群众文化活动的日益活跃,党提出文化创作要“写中心、唱中心”和“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县文化馆专业和业余作者创作了许多歌颂共产党和人民当家做主的作品,包括牛娘剧、山歌、采茶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深受群众欢迎。为增强人民体质,县里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不仅各中小学修建篮球、乒乓球场,而且县直各机关及各区公所,也纷纷修建篮球、乒乓球场,并组织干部职工和农民参加各种业余比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