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岑溪市革命老区的斗争与解放

岑溪市革命老区的斗争与解放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罗地区中的罗定、郁南两县的西、南部与岑溪东北、东南部紧密相连,同属横亘于桂东粤西的云开大山之麓。4月19日,中共三罗工委将原地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起义部队会合进行整编,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三罗总队,由李镇靖任队长。北梨武工组成立后,按照中共三罗工委的指示,即开展北梨游击区的创建工作。

岑溪市革命老区的斗争与解放

(一)中共三罗地区工委及岑溪筋竹、北梨地下党交通站的建立

1.中共三罗工委的成立及其任务

广东的罗定郁南云浮三县,历史上称之为三罗地区。解放前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管辖。三罗地区中的罗定、郁南两县的西、南部与岑溪东北、东南部紧密相连,同属横亘于桂东粤西的云开大山之麓。1946年7月,谭丕桓(广西玉林人)到三罗任中共特派员,并负责组织三罗地区武装队伍,建立三罗游击区和组建中共三罗工委工作。1947年秋,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批准成立粤桂边三罗总队(武装组织)和中共三罗工委。工委书记由唐章担任,委员有李镇靖、吴桐、谭丕桓、龙世雄等,实行地(方)、武(装)合一,工委仍辖罗、郁、云三县。中共三罗工委成立后,其主要任务一是组织策划郁南起义,以扩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二是建立郁罗岑边游击区,以武装力量打击郁罗岑地方国民党反动武装;三是发动群众,反对国民党的“三征”(即征兵、征粮、征税),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1948年4月18日,在中共三罗工委的策动下,郁南县参议长、县自卫大队副队长李汉光在桂圩起义(又称“四一八”起义)。当晚,起义部队包围郁南桂圩警察所,敌警全部被缴械,起义队伍迅速占领郁南县城,起义取得成功。4月19日,中共三罗工委将原地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起义部队会合进行整编,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三罗总队,由李镇靖任队长。6月,改为人民解放军广东三罗支队,李镇靖任司令员,唐章、吴桐分别任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谭丕桓任政治部主任。三罗支队建立后,即集中力量开辟粤桂边游击根据地工作,派出党员和军队骨干进入与之相邻的岑溪筋竹(与郁南通门交界地)、北梨(今梨木镇,与时属郁南、今属罗定的加益交界地)进行秘密串联发动,建立党的地下交通站,发现和培养革命骨干力量,伺机建立岑溪革命武装组织。

2.筋竹、北梨地下党交通站的建立及其活动

岑溪县的筋竹、北梨(今梨木镇)与广东郁南、罗定相邻,两乡许多村寨与郁南、罗定的村寨山水相连,乡村相望,甚至田地交叉耕作,人缘、地缘关系密切。1947年冬,中共三罗工委成立不久,谭丕桓就派遣党员到筋竹的云龙、中围、筋竹街和北梨的平田、泗祥、双元、白护、南蛇(今南沙村)等村寨调查,了解附近地形地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及岑溪国民党军事力量部署情况,为创建粤桂边游击区做准备工作。1948年四五月间,中共三罗工委委派郁南第四中学教导主任、中共地下党员孔令淦及其助手卓家彬,由通门到达筋竹乡的云龙、中围、筋竹街等地,找到原先派出的共产党员在筋竹调查时认识的农民陈坚生、莫曰旭、莫曰文兄弟和莫仲卿4人,经考察后认为可靠,就发展他们为筋竹乡地下党交通站交通员,成立筋竹乡地下党交通站,以筋竹沙街某客栈为联络点,由陈坚生、莫仲卿负责收集岑溪国民党党政军情报,并及时通报交换。6月初,孔卓2人又经过泗纶到扶合,然后到合江,找到与北梨白护村程姓有亲戚的人,再联系到白护村可靠农民程万炳,商议在北梨乡建立地下党交通站之事。程推介时在梨木小学任教的李演球、赖其寿为联络员。此后,李演球和赖其寿又发展教师李家荣、陈辉廷,以梨木小学为联络点,建立北梨乡地下党交通站。

筋竹、北梨地下党交通站建立后,根据三罗工委和中共郁南县支部的指示,筋竹交通站负责筋竹、陀村(今诚谏镇辖)、北大新(今大业镇辖)、上下归义(今归义镇辖)等乡村和县城的情报收集与群众串联发动工作;北梨交通站则负责北梨、车滩(今大隆镇辖)、大隆、水汶等乡村的情报收集和群众串联发动工作。1948年七八月间,北梨交通站联络员赖其寿、李演球先后由孔令淦培养和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编入郁南县四中支部(因岑溪只有共产党员2名,三罗工委没有同意在岑溪建立党支部)。赖、李2人入党后,活动范围、工作任务均在北梨,负责领导、组织北梨群众反“三征”(即征兵、征粮、征税)斗争和扩大革命武装队伍等工作。

(二)北梨武工队的成立与北梨游击区的形成与发展

1947年6月至8月,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从9月开始,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中中原华北、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接着又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场战略性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势不可挡。1948年2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发出《粉碎蒋宋进攻计划,迎接南征大军的指示信》,要求各地党组织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群众,猛烈开展群众斗争和游击战争,创造广大农村据点和武装组织,以配合解放军的大反攻。

郁南“四一八”起义后,中共三罗工委为创建粤桂郁罗岑边游击区,壮大三罗总队的武装力量,即向郁南、罗定的西、南方向发展。1948年5月,三罗总队政委唐章、副司令吴桐率部队到达茅针坪时,遭国民党广西苍梧县自卫队袭击,幸三罗总队占领有利地势,击退敌人进攻。唐章、吴桐此时则感到必须在广西边界建立武装组织,以对抗西部敌人进攻与袭击。6月初,吴桐派出地下党联络员王成森、王永尧通过筋竹、北梨2个地下党联络站,串联发动岑溪进步青年群众,建立武装组织,并物色北梨的李炯球、赵鸿、李耀球等为骨干。8月,李炯球在其叔父李保之(时任岑溪县副参议长)支持下,搞到一些枪支弹药,随即串联北梨、筋竹等乡进步青年30多人,秘密在梨木街尾廖家祠禾仓开会,组织成立北梨武工组。会上,由共产党员赖其寿传达中共郁南县委关于成立北梨武工组的决定,中共党员、三罗总队特派员王永尧宣布任命李炯球为北梨武工组组长,赵鸿任副组长。

北梨武工组成立后,按照中共三罗工委的指示,即开展北梨游击区的创建工作。武工组按来自不同的乡村进行分工,发动和串联群众,从发动群众反“三征”入手,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抗粮、抗税、拒征兵。同时在群众基础较好的乡村,做好乡、村、甲长的统战工作,建立游击区的“两面”政权,与土豪地主作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减轻农民负担。到1948年底,北梨乡的梨木村、双元村、平田村、泗祥村、河木村、白护村、里汉村等山区村的村长先后宣布支持并秘密参加武工组,建立起游击区的“两面政权”,并为武工组筹集枪支、弹药和钱粮等物品。平田村长李树(武工队员)还在平田设立武器修械厂,维修收缴上来的旧枪支,翻制子弹。1949年初,北梨乡乡长陈楷、筋竹乡乡长卢国楷及水汶、新圩、大湴等乡的乡长或村长都支持武工组的斗争,使游击区扩大至岑溪东南部乡村并向县城中心地带发展。游击区的不少青年纷纷报名加入武工组。2月初,北梨武工组发展到130多人。3月初,按照中共郁南县委孔令淦的指示,武工组成员在加益乡王成森家集中,改编为北梨武工队,设1个连3个排,由李炯球任队长,李耀球任连长,赵鸿、覃建勋任副连长,黄汉、陈诚、曾华分别任3个排的排长。4月下旬,武工队开赴时属郁南县管辖的合江蓝家祠待命,听候上级点收。

(三)太白队的革命斗争

1949年1月中旬,广东粤中军分委主席冯燊、副主席吴有桓率粤中主力部队挺进三罗地区,与三罗支队会师。1月24日,粤中军分委主席冯燊代表中共粤中分委、军分委宣布将三罗支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第四支队(后改为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李镇靖任司令员,唐章任政治委员,吴桐任副司令员,谭丕桓任政治部主任。同时宣布组建粤中第四支队第三团,由麦长龙任团长兼政治委员。三团成立后,先是组建2个营(后扩编第三营),并作为第四支队的主力部队,与粤中部队一起进军三罗地区云浮一带。2月中旬,粤中第四支队分别在郁南桂圩、罗定罗镜一带,成立第十一团和第十四团,配合主力部队活动于三罗地区的郁罗岑边区。4月下旬,粤中第四支队集中罗定泗纶整训。为进一步扩充队伍,支队政治部主任谭丕桓及第十一团政治处副主任陈家志、卓家斌及第十一团三营营长黄鼎元、教导员孔令淦等到达合江蓝家祠,宣布收编已在那里等候的岑溪北梨武工队,并命名为太白队,隶属于粤中第四支队第十一团,为连级建制,队长仍为李炯球,连排长任命也按原来不变。太白队随第十一团第三营在郁罗岑边区活动。5月初,第四支队司令员李镇靖亲自到太白队为其授旗,并向队员讲解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性质、纪律,鼓励太白队员努力战斗,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

1949年5月初,在北梨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十一团太白队队员代表大会(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太白队成立后,原北梨武工队中的共产党员赖其寿、李演球和各乡村地下党交通联络站的联络员,继续留在岑溪各地下党交通联络站开展情报收集和串联发动工作,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和迎接解放的斗争。太白队主力队员在罗定泗纶整训后,即随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第三营黄鼎元部在郁罗岑边区的加益、合江、榃宾和北梨、筋竹边界山区活动,利用有利地形地势和战机,打击郁罗岑地区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力量,保卫并扩大郁罗岑游击区,为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解放粤桂边各县扫清碍阻。

1.杂木坑伏击战(www.xing528.com)

1949年5月初,在北梨召开太白队队员代表大会时代表合影(岑溪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郁罗岑边界游击区和粤中第四支队的成立,很快就成为粤桂边邻近几县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的心病。1949年5月初,罗定、云浮2县国民党政权在广东十二区专员兼罗定县长谭启秀(原十九路军某补充师师长,后投靠蒋介石)的策动下,请调广东省保安警察罗国璋部,会同云罗郁3县自卫队800余人,分两路围剿第四支队第十一团和第十四团,其中一路开往郁南新乐、里龙、鸡林一带,妄图围剿第十一团;一路开往罗定罗镜、太平一带,妄图围剿第十四团。6月初,第四支队司令部部署第十一团和第十四团对国民党反动武装力量进行反击战斗,首先打响新乐战役。太白队奉命随三营从加益赶往通门与第十一团主力会合。行至榃滨时,遭罗国璋部300多人袭击。双方开战3个多小时,罗国璋部溃退,太白队与三营即转移到冬瓜顶、鸡暴坑、二坪一带,罗国璋部随尾追来。为迅速摆脱敌人追击,三营与太白队商定,在郁岑交界群山中的杂木坑伏击敌人。此时,罗国璋部已尾追两天一夜,到杂木坑时已疲乏不堪。三营与太白队伏击战士看准时机,对罗部发起猛烈攻击。罗部抛下10余具尸体逃至榃滨。太白队与三营绕道顺利到达通门,与十一团主力会师后投入新乐反围剿战斗。

2.佯攻罗定县城与袭击榃滨、攻克新铺敌营营部

1949年7月下旬,国民党罗定县李冠伦保安营,由太平进攻罗镜,企图“围剿”留在罗镜的第四支队司令部的直属连(此之前第四支队主力部队与第十四团均按部署撤出罗镜),情况十分危急。第十一团陈家志与三营营长黄鼎元接唐章政委命令,迅速率领三营与太白队配合主力作战。

敌广东省保安警察大队罗国璋部在新乐战斗中败逃后,不久,罗部又盘踞榃滨,以切断第十一团三营在加益与通门的通道。1949年9月上旬,三营与十一团主力会合,决定拔掉这个据点。经侦察,获悉敌人营部及1个连驻在榃滨圩下街新铺,其他2个连驻在旧街。十一团即部署1个主力连进攻新铺敌营部,另派2个连攻击驻旧街的敌人。第三营和太白队则埋伏在外围高岗,截击逃跑之敌。9月7日拂晓,战斗打响,驻新铺敌营之敌退回到旧街。经2个多小时激战,敌军突围逃跑,遭埋伏在外围的三营和太白队战士猛烈打击,杀死杀伤敌人10多名,缴获枪弹一批。攻击榃滨战斗胜利,拔掉了敌人在榃滨的据点,从此,敌人不敢进驻榃滨,第十一团在加益与通门联络通道恢复畅通。

3.猪儿岭太白队粉碎梧、岑保安队联合“围剿”

1949年8月,太白队遵照第四支队的命令,从广东罗定转战岑溪,开辟筋竹的云龙、罗敏、黄茅、大湴的双松、同福、归义的新圩、金鸡等游击根据地。9月初,榃滨战斗结束后,太白队先后返回北梨的平田、河木等地休整,于9月10日占领梨木街(北梨乡政府所在地)。岑溪国民党当局得知消息,县长钟鼎即电请梧州专署派兵“围剿”。9月中旬,由梧州派出的保安队300多人和县自卫队100多人共400多人的反动武装赶到梨木街。太白队得到情报后,考虑到敌强我弱,为保存力量,迅速转移到猪儿岭,并设下埋伏。梧州保安队与县自卫队到梨木街得知太白队转移猪儿岭后,即紧追至猪儿岭,并利用其六○炮、轻重机枪向太白队开火。太白队当时只有100多人、1门土炮和陈旧步枪短枪。但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并利用坑畦、山洞密林作掩护,敌人炮火不能发挥其作用。随后,正在泗祥游击区活动的三营1个排的战士赶到支援,敌军抛下几具死尸,拖着10余个伤兵仓忙撤退。猪儿岭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岑溪反动政权企图消灭太白队的阴谋,太白队以无一伤亡取得胜利。

4.加益抗击战击退郁罗岑信四县“联剿”之敌

猪儿岭战斗后,太白队继续在北梨、车滩(今大隆镇)、水汶等乡村活动,并在昌均、良乃等村开辟新的游击区,扩展太白队的队伍。1949年10月上旬末,奉令驻守加益。10月14日,郁南县国民党当局垂死挣扎,纠集郁南、罗定、岑溪、信宜4县的保安警察和自卫队600多人,“会剿”加益游击区。其时第四支队第十一团主力已开往他处执行任务,仅留太白队130余人防守,力量薄弱。太白队闻知4县“联剿”消息后,一边紧急派人到扶合第四支队第十四团请求增援,一边部署利用有利的地形防守。第二天,从罗定、信宜、岑溪赶来的“联剿”之敌,也遭第四支队的截击。这次加益抗击战,伤敌10多人、俘敌20多人,缴获武器一批,保卫了加益游击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参加解放连滩的战斗

1949年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市。10月15日,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司令部率第十一团暨部分民兵进入郁南县城,国民党郁南县所属军政人员纷纷逃往都城。10月16日、17日,郁南县自卫队余镇镝与敌联防中队队长黄梓仁表示愿意向解放军投诚,并率队伍到桂河和连城接受粤中纵队改编。10月23日,第四支队司令员命令第十一团做好解放都城、连滩等地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郁南县县长曾秩平等从都城畏罪潜逃。10月25日,被南下解放军追击的国民党第二十三军溃退到都城,解放都城计划推迟。10月26日,依照第四支队司令部的部署,由陈家志、黄鼎元率第十一团三营、太白队及由陈其荣率领的南区一队协同攻打连滩。时连滩守敌自卫队队长黄绍杰、莫国英等一度叫嚣要与解放军决一死战。第十一团三营、太白队与南区一队从榃滨过大方,穿历洞大尖岭直达连滩,云罗阳郁边区人武指挥部陈云与区队指导员康星辉率领的3个中队随后也到达连滩外围。经一阵交火后,黄、莫等知大势已去,即列队前来缴械投降,连滩获得解放。11月初,南下广东的解放军部队为堵住广西梧州的国民党军队东撤,沿西江而上,解放都城,郁南县全境解放。连滩解放后,第十一团与太白队转回郁岑边界之加益、北梨、通门等一带活动,配合南下解放军的解放广西战役。

(四)岑溪解放

1949年11月初,解放军发起解放广西的战役。此前,南下大军依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争取在广西境内歼灭桂系主力的战略部署,实行远距离迂回包围的作战方针,从北、西、南对从湖南败退的桂系白崇禧部形成钳形合击态势,以全歼于广西境内。而此时的白崇禧部驻陆川博白、玉林、容县、岑溪等桂东、桂南各县,企图发起“南线攻势”,进行顽抗。国民党岑溪县县长钟鼎指令各乡加强联防组织,实施联防“会剿”政策,除派出军警自卫队“围剿”太白队,骚扰北梨游击区和郁罗岑边区外,还部署在县城、樟木圩与诚谏天堂顶及筋竹、水汶、南渡、新圩等圩镇外围构筑城寨工事,妄图阻挡解放大军的进攻。

11月初,解放军南下部队解放郁南都城后,粤中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一团命令三营黄鼎元部率太白队与南下大军1个团,从罗定泗纶转战岑溪北梨山区。11月10日,打掉北梨乡的双元、河木2个国民党自卫队据点后,连夜攻下北梨乡政府。北梨解放后,太白队留守梨木街,黄鼎元率三营回师郁南通门。11月8日至9日,国民党逃窜到郁南都城的第二十三军残部,遭遇解放军南下部队追击,放弃都城经郁南榃滨逃窜到岑溪筋竹,解放军第四十一军一二一师尾追到筋竹,在筋竹石进寨、佛高、永业中学后背山等处与第二十三军开战,打死国民党军20余人。11月10日,国民党军连夜向岑溪县城方向逃窜,人民解放军在筋竹驻扎2天后撤回广东待命。此时,地下党联络员莫仲卿与太白队员莫齐孟、莫齐韶、冯郢等人,即与驻守郁南通门的解放军粤中纵队第四支队李镇靖、黄鼎元联系。李、黄认为,这是解放筋竹的最好时机,即指令三营派1个连的兵力,由黄鼎元营长率领,从通门经木式、孔任(时属陀村乡辖)进入筋竹黄茅、云龙等村,于11月15日进入筋竹街,包围筋竹乡公所,乡长李国松在莫仲卿劝说下举白旗投降,筋竹乡得到解放。

1949年11月24日,白崇禧在桂东南发起“南线攻势”,驻扎岑溪的国民党第一二五军与从郁南逃窜到岑溪的第二十三军残部,从岑溪南渡、大隆、水汶方向攻击广东省信宜县。25日,南下解放军部署的第一次粤桂边围歼战斗打响。参加解放广东战役的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三军分别隐蔽进入广东省信宜县以西(与北流交界)、以北(与岑溪交界)地区,占领有利地形,构筑阵地,迎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并于11月27日下午进行反击,迫使敌军向陆川方向逃跑。11月27日清晨,国民党岑溪县县长钟鼎逃回北流老家;上午9时,驻守岑溪的国民党一二五军陆续撤过义昌江大桥,一边在桥头设防布阵,架起轻重机枪,摆出一副困兽犹斗的架势;一边砍倒路树,纵火焚烧大桥,然后向容县玉林方向仓皇逃窜。11月28日晨,已攻占梧州、苍梧的解放军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奉令沿容苍公路向岑溪开进。28日上午,当解放军出现在县城北部旧天主教堂附近时,高振伍为首的国民党岑溪县自卫队仅放几枪冷枪,随后解放军一一八师官兵开进岑溪县城,岑溪县城解放。同日,从广东罗定和信宜方向开来的解放军追击部队也进入岑溪境地,并解放沿途的大湴、归义、水汶、大隆等乡后进入县城。翌日,解放军由岑溪县城向西挺进,解放岑溪马路、南渡等乡后,追击逃窜至容县的国民党军队。至此,岑溪全境解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