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学专业大多是从原有的建筑学专业中分离出来的,城市规划只负责城市建设的某些物质和工程方面,而基础设施规划、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则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彼此分离。在北美和(现在也包括)英国,毕业于大的规划院校的规划者,都受过城市发展四个方面:空间、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的教育,因而规划师可以从不同专业视角对城市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对城市经济、环境、城市形态、交通形势、能源利用、基础设施提出综合解决方案。
国内外关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多集中在通过建立融入城市系统的行业科学模型,包括水利模型、交通模型、能源模型、风环境模型,整合土地形态后得出科学方案,多应用于新兴城市需求领域。
案例一:2013年,笔者主持水利部牵头的《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传统上,这一课题的完成多由水利设计院完成,侧重于水资源量的核算、水系连通工程及水利工程措施的设计。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法则和要求建立的,满足城市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的建设涉及水利、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和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因此,笔者发挥高校的研究基础,融合了水利、水生态和城市规划学科的专长,从城市规划师的视角分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和愿景,提出了基于水利、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与景观技术方案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规划体系。课题主要解决四个问题:①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方案;②中心城区水系连通方案;③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系统保护;④水文化与水景观。针对每一个问题,首先,应用水资源计算理论和方法核查许昌市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根据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预测水资源需求,合理配置和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通过建立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三次水资源配置,多次供需反馈、协调平衡,确定规划年新增水源、水利工程和供水量,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再次,评价许昌市分区域的水资源量,根据供水来源、水利设施等条件,评估水动力循环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MIKE 11软件分析的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河流、湖泊的生态需水量,结合重要水利设施的水量控制需求,评价水系连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水系连通方案进行比选,并对水系连通工程进行论证,最终确定水系连通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查明许昌市域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环境的主要特征、分布规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阐明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的过程与机理,制定水环境生态修复对策,为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系连通工程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进而制定区域水环境退化修复方案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在水利和水环境建设框架基础上,完成城市水文化和水景观体系规划,并将其作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空间发展的引擎,对水系周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做出控制和引导,构建了许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最终,课题基于多学科融合特色和优势,不仅解决了水利部门关心的水资源、水利工程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从城市的视角为解决城水和谐发展的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做出示范。(www.xing528.com)
案例二:上海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导则制定。本课题做了两年,中间经历过很多挫折,由于行政条块分割的原因,各专业融合非常困难。课题以建交委规划处为牵头单位,联合交通、建筑、消防、环保、绿化、民防、卫生和市政等部门共同推进,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共同进行。课题以为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创造一种都市型复合空间为目标,横向上实现通过平台联系市政体系、建筑群及其空间环境,纵向上要求立体化组织板上、板下不同权属的立体化城市空间,这就要求在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规划部门要协调多个部门制定出既符合自身行业规范要求又与其他部门技术规范不相冲突的管理导则。因在具体的开发建设中涉及不同部门的专项规划与控规不为同时编制,且编制主体不同,这就要求控规与专项规划在具体的指标控制和条款设置上应具有一定包容性。通过该课题的实践,在战术层面,未来城市的建设需要突破多专业融合的技术和管理瓶颈,规划部门或规划专业在多行业融合过程中,更应体现其引导和背景地位,充分发挥协调各专业的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