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文化地理学分析方法,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进行系统的分析。主要从点、线、面三方面分析其内在资源。
1.点状资源标识性
点状资源主要包括相对独立、具备某些功能或特征、具有明确意义的“点状”物质要素,如公共建筑和一些代表性的晋商大院等。
1)公共建筑主要包含县衙、寺庙、县学、牌坊。
(1)县衙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等级制度森严,统治者基于“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是三者常相为用也”的认识,对衙署的设置都十分重视,不同的级别都要严格的按照不同的规格建设,不得逾越,包括建筑结构、规模和油漆彩绘等。祁县古城的县衙建筑群体中轴对称的庭院式布局,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重要程度、用途等,形成有节奏的空间形式与建筑格局,体现了封建社会礼制的思想。
(2)寺庙
封建社会当县城城墙建设完成时,要按照礼制的标准及时建设五大庙宇,即城隍庙、孔子庙(文庙)、关公庙(武庙)、火神庙、财神庙。古城的文庙位于桂林巷中段偏北,于清乾隆二十四年修建。根据现有的史料及街巷名称,可推断出其余庙宇的位置。虽然部分庙宇由于历史上的战火等原因被毁,但是可以看出祁县古城当初是完全按照传统建城方法来建设古城及各公共建筑。
(3)县学
清代,祁县县学设在文庙东侧,与文庙及学署连在一起,俗称学庙或庙学,属于祁县官办的最高学府。自1909年在县城东门外创办了县立女子小学后,各类学校相继成立。如竞新学校、商业专科学校、女子师范学校等。
2)晋商大院主要包含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何家大院。由于明清时期祁县城商业繁荣,富商大贾云集。业成之后,商人荣归故里,倾尽财力在其家乡修建宅院,因此祁县古城中留存下来了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一些民居大院。这些建筑大多墙高院深、造型华丽、做工精良,是民居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也是祁县点状资源标志性体现之处。
(1)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有三十多个剧组在此拍摄。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更是使乔家大院俨然成为晋商大院的代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更扩大了其知名度。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图11-17)。
(2)渠家大院
渠家大院为少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形式各异。各院落间隔有牌楼、过厅、明楼遥相呼应。主院的前方是戏台院,戏台面阔五间位于院南,这也是山西省唯一建在宅院内的戏台(图11-18)。
图11-17 乔家大院
图11-18 梁家大院
2.线状资源展示性
线状资源主要指祁县古城街道、巷道、圪道。街巷是古城整体空间的骨架,它的组织方式与古城的结构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城的街巷系统以十字大街交叉口为中心展幵组织,其街巷空间尺度递减,街巷气氛宜人。
1)街道
祁县古城内街道贯穿整个古城区域,布局统一中富有变化,井然有序却又灵活多样。古城主要街道承担着交通、生活、商业的核心作用。主要街道两侧为商业店铺,店铺后有几进住宅院落,构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的三级空间结构,形成清晰的街区社会组织的基本模式。
2)巷道
古城街巷结构的第二个层次是巷道,如正廉巷、桂林巷等。这些巷道是联系着大面积的院落群的道路,主要服务于古城内居民的日常交通。这类巷道的宽度比古城的街道稍窄,在巷道的交叉口常会形成小的节点空间,人们往往在这些节点聚集,是古城居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古城的主要街道,其私密性也较高。
3)圪道
古城内还分布有一些名称为“圪道”的交通道路,如高园圪道、长泰川圪道等,这类道路常联系前两级道路或者联系宅院与宅院间的巷子,通常比较狭窄,居民的活动性也相对较为私密,圪道经常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丰富了的空间感受。(www.xing528.com)
3.面状资源整体性
面状资源是指祁县古城的民居建筑,其大范围的存在于古城中,是城市肌理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1)民居特点
由于受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的影响,祁县古城全城共有院落1000余处,明清建筑风格的房屋20 000余间。祁县民居建筑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民居外墙普遍较高,从外观看多类似于城堡。
(2)民居建筑多为单坡顶,不论是正房还是厢房,双坡顶的很少。
(3)民居院落多坐北朝南,东西窄,南北长,近似长方形的四合院。
2)群体布局
古城的宅院多沿街就巷,布局方式可分为如下三种。
(1)沿街道布置:集中于东西南北大街,一般为前店后寝式,临街厢房多双坡或卷棚的店铺。
(2)沿巷道布置:为宅院布置的最常见方式,沿巷立面较为封闭,仅入口处有门楼,雕琢精致。这样的群体布局形式通行居住尺度适宜,给人以安静舒适的空间感受。
(3)沿讫道布置:讫道是尽端式的窄巷,由于空间不足,在讫道尽端的宅院往往需要调整其院落的入口位置。虽然较窄的讫道与较高的院墙布局会形成稍显压抑的空间感受,但与此同时也给古城的面状空间带来更加多样化的群体布局(图11-19)。
图11-19 民居群体布局示意图
3)院落形式
祁县宅院格局不一,形式各异,但综而观之均是在晋中四合院这一基本形式基础上的变更和演绎。
(1)整体格局
有多进院落格局,套院之间以矮墙或垂花门连接,也可以过厅连接。古城内的何家院就是二进院,两院之间以过厅连接;另一种院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院落平行接合,称其横向并联式。平行相接的两个院落中间墙体打通,设门相连;串并复合式是深宅大院的典型布局形式,基本院落经过纵横双向的连接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院落群(图11-20)。
图11-20 院落整体格局形式
(2)局部变异
古城中通过对基本四合院形式的局部变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院落布局形式。例如各个宅院会因入口门楼的差异、各房层数不同、屋顶造型的多样等方式,产生不尽相同的形象观感与空间感受,这些差异成就了古城宅院风格统一之中的多样性(图11-21)。
图11-21 院落入口形式
祁县民居虽各有特点,但在布局特点、院落形式、细部处理上保持和谐的统一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