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内涵丰富,是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体的环境风貌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展示着某历史时期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1.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的关系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目前各地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处于核心地位的历史街区被誉为“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和“城市名片”,引领城市品位和地位的提升。
2.历史文化街区的周边环境
历史街区的形成并发展总是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地方性环境会对历史街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必然会促使其形成相应的特征和面貌。因此不同地域的历史街区总会呈现出深深的地方性烙印,如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等(图11-2、图11-3)。
2)人工环境
街区周边建筑情况、用地性质、道路系统、开敞空间等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上海新天地广场就拥有位于淮海路及太平桥地区旁边的优势区位,通过对旧式里弄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不仅促进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而且还取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3.民俗、文化内涵
图11-2 北京四合院
图11-3 陕西窑洞
历史街区中一般都蕴含着民间艺术、民俗精华等无形的文化内容,在保护有形物质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蕴含的民俗文化遗产,如饮食文化、雕刻文化、客栈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等。
4.历史文化街区本身(www.xing528.com)
1)空间肌理
空间肌理是历史街区的规模和呈现出的组织规律。从建筑密度的角度来说,历史街区的图底关系直接反映了其空间肌理;从空间尺度上来说,空间各要素组成的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是空间肌理的表现。
空间肌理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路网和水网、建筑实体结构、公共空间等物质及人文地貌、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精神层面内容。其中,路网和水网作为重要骨架,是空间肌理的关键元素之一,影响街区的整体格局、建筑肌理,也是人们对一个街区意象感知的直接来源。保留街区内特殊的路网肌理,不仅能保护和延续城市空间肌理,同时还能表达一种特殊的文化蕴涵。例如上海老城厢的路网正是典型例子(图11-4),它拥有数百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蕴藏着各个城市发展时期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遗存,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国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文化。
图11-4 上海老城厢路网
2)景观界面
就视觉景观形象而言,景观界面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实体,因此景观界面对于历史街区环境形象有重要作用。景观界面包括主要景观视线所及的建筑、自然界面以及街道界面和开放空间周围的界面。它展示着历史街区的文化,是体现街区风貌特征的重要部分,也是组成街区文脉的重要要素。
3)街巷空间
街巷作为一种基本的城市线形开放空间,既承担了交通运输任务,同时又为居民提供了生活的场所,是旧时人们生活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北方平原地区,街巷仍是突出的城市骨架,一般表现为一种规整的几何形态,体现了理性秩序的原则;南方广大地区则是以自由形态的街巷为主要特征。
传统小尺度街巷的空间,与街巷宽度和围合它的建筑或围墙也有着直接联系。芦原义信认为,当街道的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5~2时,是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空间尺度比较亲切。同时,他进一步提出:D/H=1是空间性质的转折点。随着D/H>1时,空间会产生扩大远离之感;随着D/H<1时,空间则越来越产生紧迫感;当D/H=1时,构成空间的实体的高度与间距呈现协调匀称之感(图11-5)。
图11-5 街巷尺度对心理的影响
4)其他
除包含历史建筑本身需要分析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历史街区内部的构筑物种类、数量、分布及状况:如古井、桥、古树等,以及对街区土地利用、道路街巷系统、管网管线、绿化、社会经济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