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口的构成。主要人口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其他结合具体研究可包括户口类型、就业状况、婚姻、民族状况等。
年龄与性别构成是规划中最重要的人口构成。个体或家庭的就业、迁移、公共服务使用等诸多社会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生命周期,亦即人口的年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口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征,性别构成强调了性别差异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年龄性别结构的意义在于:规划中诸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就业岗位等规划需充分考虑性别年龄结构的影响;死亡、生育和迁移等人口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图6-2)。
图6-2 上海市“六普”常住人口(上)和户籍常住人口(下)百岁图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人口普查数据计算)(www.xing528.com)
人口年龄构成通常以与性别构成相结合的性别年龄队列(age cohort)进行描述,通常按照分性别1龄组或多龄组(通常为5龄)进行分类,由此形成人口百岁图。根据人口百岁图可将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金字塔型)、稳定型(纺锤型)和衰减型(倒金字塔型),从而可以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的潜力。在分析中也常采用粗略的分组方法,如将人口分为未成年人口(15岁以下)、劳动人口(15~60)和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
文化构成体现了区域人力资本质量,识字率和特定文化程度以上(如高中或高等教育)是国际上度量人类发展指数的常用指标,是判断区域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指标。国外常用的民族/族裔(national/ethnic)构成通常也隐含了文化差异,但并不强调价值判断。
中国的人口构成分析中值得关注的是人口户籍构成。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使得区域人口根据户籍地差异可分为多种类型,并成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社会议题。按照户籍制度,我国人口按照户籍状态被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尽管两者常被称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但两者实际上因不同划分标准而差异巨大,农业/非农业人口根据户籍状态划分,而后者根据居住地类型划分,通常而言,非农业户口享有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现了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后者按照居住地划分,反映了城镇化的数量。更为复杂的是,户籍状态依附于特定政区,即使同为非农业户口,其享有的公共服务也因所属城镇而异——典型的如民间对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的划分,非本地户籍人口在本地并不能保证享有城市相应的公共服务。因此地域与城乡户口状况组合形成了本地非农业户口、本地农业户口、外地非农业户口、外地农业户口的类型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