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保护产业分析方法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保护产业分析方法城市规划设计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共生”关系对物种生存所具有的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因此这一概念被应用于产业领域,以此来说明毗邻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利用对方的副产品或废弃品的排放,从而建立基于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益的合作关系。1)产业共生合作的方式对产业共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类,类型不同所建立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交换方式也应各异,进而所产生的合作模式也应对应交换方式而展开。

生态保护产业分析方法城市规划设计

1.生态产业分析法

生态产业是相对于现有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言的,是对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种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一种产业形态的中文表达,主要是为了体现其与传统基于单一经济效益的产业模式的区别。生态产业是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它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第三产业)。

1)生态产业链

生态产业链是以循环经济为指导,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物质清洁闭路流动模式,建立产业内部与产业间良性互动的关系,从而保持产业之间以及内部的良性循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投入量,强调多次利用以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限度,把废弃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再纳入生态经济系统。

例如芜湖市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建材、材料以及家电、电子等,可以结合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别构建生态汽车、生态建材以及生态电子工业链。如汽车业应继续保持自身特点,以家用、微型、低能耗为重点的环保型产品以及轻型货(客)车为主。注重清洁工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保证从制造到汽车运输过程向生态型发展;建材材料应发展新型建材,增加技术含量,实行产品升级;家电电子也应围绕一系列环保产品的生产与使用,构建完善的使用网络体系,注意废旧产品的回收与综合利用等。生态产业链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生态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体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理论体系、有着复杂网络结构的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推动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例如在日本北九州,曾被认为是日本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取得良好效果。其生态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设立针对全市26种工业生活垃圾的专用循环装置,吸引废物再利用和再制造企业进驻,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产业和妥善处理循环后残留物及其他废弃物,并用这些物质为城市提供所需电能和热量;②建设以开发环境新技术、并对所开发的技术进行实践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心;③建设以培养环境政策、环境技术方面的人才为中心的基础研究及教育基地;④实施政府和企业信息公开制度。

2.共生视角的生态产业分析法

“共生”的概念原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以对方为自己的生存环境,双方或多方通过自身代谢物质的互相交换或生存方式的互相补充,形成以某种特定模式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交互关系。由于“共生”关系对物种生存所具有的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因此这一概念被应用于产业领域,以此来说明毗邻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利用对方的副产品或废弃品的排放,从而建立基于资源效率与环境效益的合作关系。

1)产业共生合作的方式(www.xing528.com)

对产业共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类,类型不同所建立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交换方式也应各异,进而所产生的合作模式也应对应交换方式而展开。

(1)废弃品交换。废弃品的交换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企业将废弃物出售给将其作为投入品的企业,不仅双方都能获益,并且还节约了处理废弃品的费用。如在上海化工区的天原烧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盐泥,以前都是作为废料处理的。后来化工区引入了用该盐泥生产人行道板的公司。盐泥这种废弃品不但实现了再用,且产品的强度和耐磨性也都有所提高。

(2)组织内部的交换。为了保证废弃品的质量、提高利用率,降低以其作为投入品公司生产中的质量风险,通常在组织内部建立共生的关系。这个组织可以是某个公司,也可以是产业园区。目前在许多流程式的大型企业中,都建有这类的共生模式。如沱牌曲酒、贵糖等,都存在废弃品在组织内不同部门中的再用。在产业园区内部,也可以彼此间交换能量和其他资源,共享信息和物流、营销等公共服务。

(3)更广区域交换。在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中,企业会改变其产品结构并进而对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产生变更,由此会对原有的共生关系产生影响,在投入品来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向更广阔交易市场寻求废弃品,从而提高共生关系的柔性。

2)共生模式的合作关系

(1)单核心企业园区。基于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产业联系的建立,还需要在不同企业间建立传输管道等专业性传输装置,通过经营管理降低不稳定性,这种合作方式由于知识隐匿效应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会增加合作的交易风险,因此,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选择在企业内构件产业共生链,形成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链,如泸州老窖等。

(2)生态产业园区。企业自身副产品利用存在不经济,或循环不充分的情况下就需要不同企业间合作,形成资源梯次利用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过结点企业之间建立废弃物交换,形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联系,这种模式也就是生态产业园模式。需要建立彼此信任的组织系统,保证参与各方在地理位置上的毗邻,实现资源和能源循环半径的优化,并在市场与政府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产业共生与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3)虚拟型产业共生网络。在环境和资源成本的压力下,企业会主动寻找更为合适的合作企业,而这种企业不仅仅局限于园区内部,可能是区域内园外企业,这就形成了基于共同利益的区际层面的虚拟型的生态产业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