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

江苏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GIS 的矢量叠加相对于传统的栅格叠加具有定位精确和保持景观要素完整性等优点。

江苏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

1.研究区概况

以江苏省吴江市东部的芦墟和黎里两个镇为研究区,总面积约为256.29km2,人口约为14.22万,该区属快速城市化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很高。研究区地处太湖下游,河网密布,湖荡众多,水面面积占49.50%;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7℃,年平均降水量为1094mm;属平原地区,平均海拔为2.11m(上海吴淞高程),地势由东北向西南略微倾斜;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植被类型较单一,除少量原生植被芦苇外,绝大部分为农田等人工植被。

2.生态敏感性影响因子

结合研究区水域面积大、海拔与坡度小等实际情况,以区域特殊性、综合性、代表性与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对区域开发建设影响较大的水域、海拔与堤防、植被、耕地地力4个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

3.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各因子中不同要素对生态敏感度重要性程度的不同,对其分别赋予不同的等级值:非、低、中、高和极高,并转换成生态敏感性指数,建立等级评价体系(表4-7),较高的等级指数值表示该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具有较高的影响程度。

表4-7 生态因子及其类别与等级体系

续表

4.单因子评价

在GIS软件平台ARC/IN-FO 的支持下,将水域、海拔与堤防、植被、耕地地力内的各类景观斑块分别赋予相应的等级指数值,制作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图(图4-10—图4-13)。

图4-10 水域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图4-11 海拔与堤防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www.xing528.com)

图4-12 植被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图4-13 耕地地力生态敏感性分析

5.综合评价

由于研究区水域面积大,采用因子加权叠置方法将会削弱水域斑块的敏感性程度,且4个因子对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来说均为限制性影响因子,因而文章选用因子叠加求取最大值法,采用GIS矢量叠加技术得到生态敏感性总结果图(图4-14)及各级敏感度所占面积比(表4-8),并按生态敏感性指数大小将研究区分为5级: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基于GIS 的矢量叠加相对于传统的栅格叠加具有定位精确和保持景观要素完整性等优点。计算公式为:

图4-14 生态敏感性分析总结果

ESI=max(ESi

式中,ESI为生态敏感性总指数,ESi 为第i 生态因子的得分值。

表4-8 生态敏感性分析总结果

6.结果分析

根据图4-14、表4-8可知: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整体上较高,总的分布规律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极高和高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48.63%,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和北部,大部分是面积较大的湖荡及3等地以上的耕地;中敏感区占研究区的24.47%,主要分布西部、南部和北部,大部分是鱼塘、水系及4等地;低敏感区仅占研究区的2.87%,主要是大湖荡的3类缓冲区及5等地以下耕地;非敏感区占研究区的24.03%,主要为现有的建设用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