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格局分析因具体区域、研究客体和研究者而异,但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仍有一些共性,即均涉及空间要素、分布与相互作用。
空间要素是空间分析的研究对象,不同于非空间研究对象,空间要素不仅具有诸如人口数量、产值、气温等属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空间特征,表现为由地理坐标界定的、排他性地占据一定空间的点(聚落)、线(道路河流)和面状(区域)。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对象的类型划分也会影响空间分析结果。以居民点空间格局为例,最简单的仅划分为城镇和村庄,但这种划分对空间格局提供的信息很少,若将居民点格局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等级城市、县城和不同等级乡镇、中心村和一般村庄,则其分析结果将能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
其次,分布体现了要素间的空间关系。通常以邻近性(accessibility,又称便捷性或通达性)进行度量。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但近的事物关联最密切。典型的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反映的是由城市中心向外距离增加(即邻近性衰减)时导致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邻近性通常以最简单的空间几何距离表示,但其他度量方式如出行时间距离在现实中更有意义,例如在山脉、河流等交通阻隔的情况下,出行时间距离较空间几何距离更具有实际意义。(www.xing528.com)
导致空间格局形成的最终因素是空间相互作用。要素的属性和邻近性为空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实际上的空间相互作用是否发生则受更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改革开放前的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以及当前的朝鲜和韩国,受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等因素制约,仅有地理邻近性未必能够发生空间互动,空间邻近性仅具有潜在意义而缺乏实际意义。在空间格局分析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现实中实际发生的空间相互作用,如城市间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空间,或是因流空间要素资料难以获取情况下的理论模拟(图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