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与传统学徒制操作技能训练和学校教育传授学术知识不同,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并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确定职业资格标准,以确保职业的稳定性,并为建立职业的认同感和发展职业承诺奠定基础。
(二)探索“三段互渗交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机制
第一至三学期: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定期委派工程师或技术骨干到校承担企业文化教育和岗位能力解读等教学任务。学生到企业体验企业文化,认识职业岗位。
第四至五学期:企业培养为主。企业落实学徒制的工作岗位,并委派技术骨干作为学徒导师,以师带徒方式实施在岗培养,按企业岗位考核标准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针对企业岗位核心技术需要的知识和原理,派教师到企业(或学生返校)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技术研讨。学生在岗培养期间享受一定的福利待遇。
第六学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享受企业员工待遇。在实施“三段互渗交融”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共同开发课程、选用教材,共同设计、分段实施教学,共同制定和实施考核标准,同时满足企业投入与产出效益平衡的功利性要求
(三)探索学生身份的双重性促进其自身发展策略(www.xing528.com)
作为现代学徒制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在其中拥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学徒身份首先就将学生界定为企业中的人,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将自身定位为企业中的员工,加强自我的归属感,从而保证自身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徒的另一身份即学生的存在,又使得其不同于企业的正式员工,这主要体现在学徒在企业里所享有的薪酬及未来的发展。
(四)探索现代学徒制下实施促使教师身份的变化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促使教师既是教育者(传授知识)又是受教育者(融入企业改革),共同育人。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让教师了解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熟悉岗位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在今后专业教学中更贴近生产实际,实现真正的教学要求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接轨,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现代学徒制助推学校内涵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它要求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承担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责任,将学校本位的知识或理论学习与企业本位的技能学习相整合。现代学徒制将学校教育与校外工作有机结合,体现企业参与主导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走出一条真正形成“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共同育人”的深化校企合作新路子,为国家层面出台现代学徒制政策探索方式和途径,发挥国家改革示范校应有的作用。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造意识的培养,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从而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融入企业文化,服从企业管理,热爱工作岗位,引导学生向优秀员工的方向发展。
学校通过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研究,企业与职业学校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优势。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对与企业、师傅合作,破解了以往校企合作中难以深入、缺少抓手、难以长久的困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