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57年,2006年迁入育才中学,成为一所融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和社区教育为一体的新型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7年承担省综改办“现代学徒制探索实施”项目验收通过,2018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2474人,教职员工169人,开设专业12个,本年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顺利通过省级示范专业中期督导检查工作。
大英中职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第二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开设有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工艺等八个重点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100余人。
自2015年7月我校承担第二批四川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教职成〔2014〕9号)、《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2015〕2号)文件精神,以《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任务书》为指南,以《四川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为导向,与遂宁英创力电子有限公司一道潜心探索现代学徒制机制体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省政府《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紧密结合四川“5+1”、遂宁“5+2+1”和大英“3+1+1”产业战略规划,以探索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契机,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职高做强”的发展策略,设置“对口高职”“中高职衔接”“技能就业”三条人才培训路径。育才中学与大英中职校以“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籍互转”为重点,转变育人方式,探索普职融通办学模式。与成都工职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实施“3+2”贯通培养。每年通过对口高职升入本科近70人,通过中高职衔接升入专科300余人,通过技能学习实现就业200人,真正兑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人民满意”教育承诺。
学校先后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藏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遂宁市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等多项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57291平方米,建筑面积43491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25862平方米,校内实训用房面积13994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315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7.5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5.32平方米;教学实训设备总价值2986.91万元,固定资产达到7933.06万元。校园分布规整,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土地利用率高;校园环境清幽典雅、文化氛围浓郁,是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理想园地。
学校现开设有淡水养殖、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石油炼制、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会计、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物联网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幼儿保育12个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9人,在编教职工165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4名,专任教师93人,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任教师44人,专业课专任教师49人;双师型教师24人,占专业课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8.9%,生师比为26.6∶1,略高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标准要求。学校9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教师90人,占比达到96.8%,本科以下学历教师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28人,中级职称教师35人,初级职称教师22人,未评职称教师8人。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分布详见表1-1。
表1-1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分布汇总表
(www.xing528.com)
学校专任教师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师发展梯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师资保障。其中35岁以下教师20人,36~45岁教师25人,46~55岁教师41人,56岁以上教师7人;男教师58人,女教师35人。本年度学校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变化情况见图1-3。
图1-3 教师年龄结构分布示意图
学校坚持“普高做精,职高做强”的发展策略,坚持“差异教育、特色发展、多元成长”的办学追求,设置“对口高职”“中高职衔接”“技能就业”三条人才培训路径。育才中学与大英中职校以“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籍互转”为重点,转变育人方式,探索普职融通办学模式。以“立身有信度,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基础,创业有能力”为培养目标,确定了“文化升学、艺体升学、高职升学”三条特色渠道,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就业质量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按照“一专一企”校企合作思路,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不断搭建学生成才就业立交桥。汽修、机械专业引入南方宝和入校办厂,共建“校中厂”产教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四川盛马化工合作,开设石油炼制专业,组建订单培养班,培养石油炼制的技能型人才;与四川环球丝旅奇幻城合作,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旅游服务技能型人才;与遂宁品信汽贸合作,校企双方人员互聘共用,订单培养汽修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并完善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的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办学条件更加完善。
学校把中高职衔接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中高职衔接教育,现已通过2020年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申报工作,获得“五年贯通培养”资格,开启了院校合作中高职衔接新模式。与成都工职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实施“3+2”贯通培养。每年通过对口高职升入本科近70人,通过中高职衔接升入专科300余人,2020年学校就业各项指标数据与上年对比情况见表1-2。
表1-2 2019-2020学年学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围绕“教育观念要有新跨越,学校管理要有新举措,校园建设要有新变化,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坚持“以质量为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逐步提升”的工作方针,落实学校办学主体责任,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多元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创新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了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强化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完善多方参与的可信度高的育人绩效评价制度。目前,学校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课程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管理等,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开展督导评课、系部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等进行质量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式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情况、毕业生及家长满意度进行跟踪测评。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进行自我评价,基本构建了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学校五层面周期性诊断与改进工作正逐步成为常态;一页纸计划管理的完整“两链”正在逐步完善;初步构建依托数据平台的质量预警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