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铨选与文学》:王勋成先生卓越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唐代铨选与文学》:王勋成先生卓越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时间:2023-10-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结王勋成先生学术生涯,最能集中体现其成果和创见的就是其著作《唐代铨选与文学》。《唐代铨选与文学》书影《唐代铨选与文学》一书是1996年先生所申请到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由中华书局于2001年出版。认为王勋成先生的著作与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都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比较而言,《唐代铨选与文学》更注重史事的辨正和史实的考订,不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进展。

《唐代铨选与文学》:王勋成先生卓越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总结王勋成先生学术生涯,最能集中体现其成果和创见的就是其著作《唐代铨选与文学》。

《唐代铨选与文学》书影

《唐代铨选与文学》一书是1996年先生所申请到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由中华书局于2001年出版。著作出版后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好评,中国唐代文学会会长、著名文学家傅璇琮先生在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说:“这十余年来,可以说还没有一部全面论述唐代士人如何通过吏部铨试而进入仕途以及在职官吏如何进行铨选的著作,王勋成先生的这部专著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唐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为唐代官制史的研究,又推进了一大步。”认为先生的著作在唐代文学研究方面起到了填补空白的重要作用,同时,“这样的研究是非常实在的,对了解唐代士人的求仕之途,特别是中唐以后的士人生活,十分有用。”对唐代铨选制度的研究为唐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切入点,“应当说,唐代吏部铨选,材料是很繁杂的,读起来有时候会感到相当枯燥乏味,其研究本身就难度很大。但王勋成先生立志于治学的求实克艰,把这一脉络理清,同时还纠正了过去史书上的不少误载,包括著名的唐代科举史代表著作清代徐松的《登科记考》,以及拙著《唐代科举与文学》。又譬如唐代举子经吏部关试后还需有一定时间的守选,这在过去是没有人提出过的。”守选制的提出是先生的首创,更是先生对唐代文学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以此为基础,唐代许多文学家的生平和经历以及作品编年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更为严谨的考证。兰州大学历史系博导陆庆夫教授在《唐代史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收获——〈唐代铨选与文学〉评介》一文中指出:“作者在书中涉及到有关唐代科举与铨选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既讲历史,又谈文学,对涉及的每个问题大都进行深入细致的考证,持之有故,言之在理,令人信服。全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读后有耳目一新之感。”“《唐代铨选与文学》一书之所以能够做到架构新、观点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新、角度新,在史学与文学的结合研究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由于作者对历史时代的准确把握,把文学作品与其产生的铨选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认识,不仅使许多费解的文学作品获得正确解释,同时也使之释放出前所未有的价值与意义。”这一评论正是看到了王勋成先生在唐代铨选方面所做的研究对于整个唐代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先生的研究兼顾史学和文学两方面,是为研究和把握唐代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导陈明光教授撰有《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的视角转换——评王勋成著〈唐代铨选与文学〉》一文,称:“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勋成先生著《唐代铨选与文学》(以下简称《铨选》)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资助课题的最终成果。……傅璇琮先生为之作序。读罢全书,我觉得不仅该书完稿梓行于世纪交替之间,在时间上具有某种寓意,而且它的视角和方法对于我们思考古代制度史研究在21世纪如何继承与创新颇有启发。”“《铨选》则更注重史事的钩沉索隐、辨误纠谬,于史实的考订和解释多有新见。这就使得《唐代铨选与文学》和《唐代科举与文学》作为类似的选题而呈现不同的学术风格。如果将傅著视为‘纯粹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研究文学的范例’(见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的罗宗强之序),强调其文化史的研究方法的话,则我以为《铨选》更多的是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并且是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视角转换的一个成功的新范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至今在古代制度史研究中仍是应该继承发扬的旨趣。《铨选》注重史实考订,并对史事阐释提出诸多新见,究其原因,固然在于作者具有相当扎实的文献学功底,读书细致,善于校勘。……不过,我更为赞赏的是作者得益于转换视角而收到的豁然开朗之效。”认为王勋成先生的著作与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都具有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比较而言,《唐代铨选与文学》更注重史事的辨正和史实的考订,不仅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进展。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杨继东先生在《唐代铨选与文学》一文中指出,“我想王著的最大特点,也是对学界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对唐代铨选制度所作的全面而生动的描述。……王著的出版在唐代铨选的研究史上是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我想,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会是许多从事同一课题研究的学者的起点和参照系。”“当然王著的贡献绝不仅限于搭了这么一个大的框架,它对唐代铨选许多具体细节的研究和结论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王著作为唐代铨选研究史上一个里程碑的地位是不能动摇的。相信在今后若干年内,我们将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王著对于改善人们对唐代文化全面理解的贡献,对于相关课题上学术研究的促进,以及对于后来学者以跨学科方法整合唐代文化的启迪。而这一切,正是一部优秀的唐研究著作所能带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南京大学凌朝东先生《透视唐代文学繁荣的新角度——读王勋成新著〈唐代铨选与文学〉》一文也认为,“王勋成先生的《唐代铨选与文学》……对以前著作没讲清楚或未讲详细的地方给予了全面的补充。不仅如此,作者还第一次把铨选制度对文学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进行了剖析,使唐代士人制度文学研究有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可以说是折射唐代文学及五代文学发展轨迹的一面镜子。”“读王勋成先生新著,深知其价值在于为唐代文学研究领域里打开了一扇窗户,使我们既感到空气清新,又顿觉视野开阔。因为从铨选这个角度来论及其对唐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星星点点地提到者有之,全面系统的论述者无,这部书的出版给学界探索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提供了新视角。”或将先生的著作评价为“唐代铨选研究史上的里程碑”,或称先生为“唐代文学研究领域打开了一扇窗户”,都强调王勋成先生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先生对于唐代铨选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描述,在以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对人们全面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提供帮助,同时,先生的著作将对后来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学者们给以启迪,为唐代文学的探索提供了新视角,这是先生著作的学术意义和影响所在。(www.xing528.com)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赖瑞和《追忆杜希德教授》中记载了杜希德教授对先生著作的看法,“大约在2004年尾,我把兰州大学中文系王勋成教授那本力作《唐代铨选与文学》寄了一本送给杜公,向他大力推荐,说是‘中国大陆过去二十年来在唐代制度,特别是在科举和铨选方面最佳的一本著作’。我之所以寄赠此书给他,是因为我知道他负责撰写《剑桥中国史》第4册隋唐制度部分唐代官僚体系专章。这跟王勋成的论述范围有很大的关系。杜公很快就有回信,也盛赞此书,并跟我说,王教授‘不单写得很清楚,想法也很清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杨宝玉先生在《2001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中介绍了先生著作:“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4月)全面论述了唐代士人如何通过吏部铨试而进入仕途以及在职官吏如何进行铨选等问题,首次提出了唐代举子经吏部关试后还需有一定时间守选的观点。”

以上评论都充分肯定了王勋成先生《唐代铨选与文学》一书的独创性和开拓性,先生对唐代铨选的研究兼涉史学、文学两大领域,是制度史研究的全新转型,也是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先生的研究和论述,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唐代文学、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角度,对全面探讨唐代的文学创作、重新界定和解读疑难文学作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更为后来学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力的辅助,可谓是唐代文学、史学研究上重要的里程碑。除上述评论外,有三十余篇(部)论文、论著引用《唐代铨选与文学》书中观点及论述,先生著作之影响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