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道先生是一个德艺双馨的民俗学家,其实先生的古典诗文水平和中医医术亦很高超。2016年10月25日晚,先生参加完一个“花儿”的研讨会,我扶先生到柏斋楼下,先生说,“做人不能只有业务上的两把刷子,应该多方面发展”。后来当我读了一些先生的作品,听了一些先生的逸事后,对先生的教导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先生的博客上记载着一些他的诗作。先生跟随钟老在北京编写教材期间,有一次师徒携游八达岭长城,钟老作《水调歌头》一词:
久蓄再来愿,今日出庸关。峻岭崇岗争翠,林木正葱茏。九折砥平驰道,千尺山头遗堞,游客尽东西。群向高台望,入眼叹神功。
思前游,身已后,志犹雄。拄杖望京石上,云野豁心胸。落落眼前诸子,烨烨垦荒事业,相勉在奇功。俯仰先民迹,肺腑绚长虹!
先生也作《水调歌头》唱和:
我本陇头客,久盼到雄关。风云万里兴会,诗友尽欢颜。雾锁葱茏燕岭,情注蜿蜒故垒。身在图画间。更喜随藜杖,评点此江山。
望京阙,心如海,起波澜。壮丽青春仍在,跨马好扬鞭。幸有峥嵘巨擎,砥砺莘莘学子,发奋苦攀登。放眼神州路,千载数今宽。
先生在博客中还记述了当时的情景:当年钟师七十七岁,登高稳健,很少让人搀扶。老师兴致极高,有《水调歌头》咏其事。后几天,我斗胆作了一首同调作品,呈钟老阅,师曰“还不错嘛”,余心中甚喜。
而在乌丙安先生八十寿辰之际,先生也曾作贺诗一首,回忆和师兄的交情:
常忆京华初交时,吾师为友亦为师。(www.xing528.com)
深研学理启心窍,广涉新知获秒思。
有识有恒成大业,无私无畏写真诗。
耄耋喜见童心在,百岁仙翁更有期!
次日,乌丙安先生便步原韵答诗,里面有“东西两关聚首时,兄弟携手拜恩师……解疑解惑共敬业,知己知音谱新诗”之句,可见柯杨先生和乌丙安先生的交往之深。
2016年4月20日,柯先生(左)和乌丙安先生在北师大
先生喜欢写诗,游记、唱和、悼亡、随感均可入诗。据记载,先生发表古典诗词一百多首,而在其书房里,放着首届全国功勋杯诗词大赛金奖的奖杯,奖杯上贴着先生的照片,依旧慈眉善目。
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让先生可以在调研过程中张口就唱,经常一首“花儿”就拉近了专家学者和民众的距离。先生的研究除了“花儿”还有很多领域,在其他的文化调研中,先生不一定能即兴表演,但有一样手艺却是在很多地方都能用上,那就是中医。当年跟着先生做调研的学生回忆道,先生的父亲是陇上名中医,因此自幼继承家学,中医水平高超。“文革”期间,先生在酒泉地区做社教工作的时候,给当地很多人都看过病,用先生学生王登渤的话来说,先生是走到哪就行医到哪。有一次,先生有事不在,村民就去找跟着先生的学生看病,学生说不会,村民反问,你们的老师会看病,你们怎么不会呢?弄得学生哭笑不得。
不论在甘肃,还是青海、宁夏、新疆,先生调研到哪里,就义务看病到哪里。后来,先生的学生到外地去做调研,只要一说是柯杨先生的学生,当地的村民便会很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